<p class="ql-block"> 9月25日 星期三</p> <p class="ql-block">丁青—孜珠寺—昌都市</p> <p class="ql-block"> 丁青的清晨</p> <p class="ql-block">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上山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市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孜珠寺海拔4400多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据说孜珠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二、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倡导,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萨东大师创建并传承,已是第四十三世。住持喇嘛被尊称为“孜珠活佛”,现任住持为丁真祖普俄色活佛。</p> <p class="ql-block"> 孜珠意为六座山峰,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祠叠叠。这座寺庙已经成为研究藏族古老雍仲苯教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首先转山,这是山后的景色。在西藏,所有的转山转水转寺庙,包括转经筒,都是顺时针转,唯有苯教是逆时针转。我也跟着逆时针转。</p> <p class="ql-block"> 在转山的时候,碰到二个藏族小伙子,是亲兄弟,亲哥俩。一个23一个26。很纯朴,很阳光,很有活力。他们和他的父亲是从那曲来孜珠寺朝拜的,在这里待三天,要绕山转100圈。今天他们已经三天了,也转够100圈了,再做点法事,明天就回去了。一路上和他们聊天,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外旅行,就是要善于和别人聊天,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不知道能聊出来什么东西来。</p> <p class="ql-block"> 就是这二个藏族小伙子。</p> <p class="ql-block"> 尽管他们是年轻人,相对有点文化,但是交流还是有点困难。我们双方都尽力耐心的说,耐心的听,仔细揣摩理解。他们给我讲了一些有关苯教的知识。讲了一些景点的趣事。三年前,我来孜珠寺,也有二个藏族小伙子主动和我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他们告诉我,这个小洞, 是能够检验一个人能否报父母恩和罪障能否净化的天然穿石。如果胳膊穿过去能摸着自己的耳朵,并抬头看向对面的山头,说明他能报父母恩,能够净化罪障。我试了试,我能够做到!其实个子小,胳膊短的人,就做不到。</p> <p class="ql-block"> 又看见一个小山洞,人可以钻过去,他们钻过去了。我本来觉得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不好上去了,不好钻了。他们鼓励我说,这个洞是好人行善做好事的人才能钻过去,年纪大也能钻过去。而做坏事的人,即使年轻身体好,也钻不过去。我鼓起勇气,试了一把,顺顺当当的钻过去了。看来,我这个人还是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 苯教有四大神山之说,主要有阿里的冈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德钦的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 孜珠山六座山峰上到处是大殿、经堂、僧舍,繁盛时期僧人多达二、三千人。</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地处险峻高山,远离世俗社会,使其一直保持着纯净的修法氛围。三千年来,无论灾荒、法难、战争还是动乱,虽然孜珠寺会受到干扰甚至遭到拆毁,但佛法的火种始终能在这里薪传不灭;许多苯教佛法的经典、仪轨只在孜珠寺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和继承。</p> <p class="ql-block"> 经典记载孜珠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孜珠”意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象征观音菩萨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众生,帮助他们从烦恼中走向解脱之路,代表六度万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对众生的贪婪、愚痴、嗔怒、傲慢、嫉妒、邪见的对治之道。</p> <p class="ql-block"> 穆秋丹珠修行洞。这也是山洞外面接盖了一个大殿,里面是用很陡的楼梯上下相连。我是无意中闯进去的,里面正在做佛事。</p> <p class="ql-block"> 殿堂里也是很陡的楼梯往上走。</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木楼梯上来一层,再从一个木楼梯再上一层,很陡。</p> <p class="ql-block">外面就是这样的台阶,楼梯,比较陡,要手脚并用,慢慢上去。</p> <p class="ql-block">独木楼梯上去后,在险峰,悬崖边,有一个小窝窝,是一个僧人修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看到了佛光,真幸运。</p> <p class="ql-block"> 继续攀登。孜珠寺最关键的特点,就是险峻。想上到孜珠寺险要的地方,还要攀登很陡的楼梯,和很陡的独木梯,下来的时候,很多人是倒着下来的。尽管下来有点辛苦,上去以后还是有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最险的这个山峰天门这里,上一个很陡的楼梯,上面有一个山洞,是一位僧人修行的地方,山洞有点小,又在外面接了一个小木屋。能在这种地方修行,应该是个高僧。三年前我来这里,曾经见过这位僧人,并聊过几句。今天穆秋丹珠修行洞有佛事,大师惯顶,他们都去了,这里没有人。从这里下去,路过穆秋丹珠修行洞,佛事还在进行,我还进去看了一会。有一位大师,穿戴着大师的服饰,坐在高台上,为下面的僧众,有二十多人做佛事,可能最后还要惯顶。佛事已经做了很长时间。我上去的时候就在做佛事,我下来了,佛事还在继续。时间有限,只虔诚地看了一会。看到了一点仪式,但是不懂。所有寺院殿内是不允许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为了扩大山洞的面积,改善修行和居住生活条件,从外面接的小木屋。</p> <p class="ql-block">就是从这个地方上去。</p> <p class="ql-block">在孜珠寺最高处,一览众山小,</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完孜珠寺,看见太阳周围一圈彩光还在,我们很惊奇。这不就是人们念念叨叨的佛光吗?这不是在普通的地方看到的,是在著名的寺院看到的,佛光普照,佛光照耀着我们,我们很幸运,我们很有福气。</p><p class="ql-block"> 很多皈依的人都希望碰到佛光,寻寻觅觅,千方百计,穷其一生,求之不得,终未能看到佛光。而我们佛缘深厚,佛祖庇护,佛祖赐福。在这佛教圣地居然看见了佛光,真是三生有幸,老天眷顾我们这些幸运之人。</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弘扬显宗、密宗、大圆满等圆融无二的佛法,拥有着完整无漏的大圆满传承系统。宣扬去恶从善、因果报应、轮回痛苦和涅槃快乐等基本教理,主张广学博闻与实践修习并举,尤其注重修炼大圆满密法。</p> <p class="ql-block"> 从317拐下来上扎桑线。路好走。刚下317,正在修建游客中心。以后就不会让游客自己开车上山了。所以说,旅游要趁早。走几公里就拐向上山的路。路是土石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弯与弯距离短,弯急,不知道有几十道拐,对面来车需要小心交汇。现在正在修路,拓宽,比三年前好走了,但是车也多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多。现在修路,常常被工程车堵住。路上尘土飞扬。估计路修好后,游客到游客中心下车,然后乘坐景区车上山。不收门票,只收交通车票。只上山那一段11公里,海拔上升800米。还是那句话“旅游要趁早”。早点去,人少景美,没有商业痕迹,没有商业化,很少人为开发。孜珠寺至今没有卖东西的,没有卖饭的。很淳朴,很自然。就喜欢这种人少景美,很少有开发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