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简称新医一附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健康路88号,始建于1896年,前身为加拿大医学博士罗维灵等创办的博济医院,曾更名为惠民医院、平原省省立医院、豫北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等,1982年更名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88年河南省结核病医院并入,现为医院第二名称。医院占地310亩,建筑面积40.6万平方米,核定床位4100张,临床、医技科室103个,有职工3844名,其中博士、硕士1290余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554名,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省直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坐落在县级市的省直三甲医院。</p> <p class="ql-block"> 铭记先驱,启迪来者。新医一附院院史馆,将讲述这样一个“我们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豫北大地上,新医一附院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近130年来岁月沉淀下来的厚重底蕴。</p><p class="ql-block"> 她,从1896年走来,跨越三个世纪,有着百年历史,静谧、 慈祥,犹如一颗崖柏,扎根基层,倾心、倾力服务豫北百姓。</p><p class="ql-block"> 1896年,加拿大医学博士罗维灵在古城卫辉开办西医诊所,这成为医院的前身。百年沧海桑田,在这片土地上,无数先贤用博爱之心诠释"大医精诚", 无数前辈负重前行,不懈追求,实现了医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此刻我们身处的这座古建筑修建于1918 年,一直作为病房楼使用至新世纪,2006年改建为院史馆。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矗立,见证着医院的壮大与辉煌。今天,我们把厚重的历史积淀、鲜活的医院故事凝聚于此,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弘扬精神,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让我们共同回望初心,触摸这所百年老院的脉搏,感受弥足珍贵的岁月痕迹和文化印记,从中领略前辈们的智慧与力量。何为"仁心仁术,博济惠民" 的生动内涵,在这里,我们将找到时光留下的最好答案。</p><p class="ql-block"> 院史馆是医院历史变迁和文化宣传的阵地。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医院,一定离不开文化所凝聚的前行力量。院史馆不仅具有存史、资治的功能,也是对全院职工培养、教育的生动教材。</p><p class="ql-block"> 新医一附院院史馆是博济惠民医院的旧址,扩建于1920年,在当时是现代化医院的典范之作,犹如一座里程碑,生动展现了西医医院一路走来的发展变迁,它就像一位默默无言却饱含故事的老者,见证了往昔的风风雨雨,承载着无数珍贵的历史记忆。让我们一同踏入新医一附院那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去细细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领略它一路走来所铸就的辉煌成就,相信这一段段历史,会给我们带来别样的触动与感悟。</p><p class="ql-block">新医一附院.院史馆</p> <p class="ql-block">医院院徽</p><p class="ql-block"> 院徽中间部分由医院"名片"式百年古建筑﹣惠民医院病房楼筒化图形,与现代化医院新综合大楼简化图重叠组合成代表医疗行业属性的十字,古今融合,寓意传承与发展。数字1896为厚重的历史烙印,体现了我院建院之始。数字上方三条横线代表三级甲等医院的资质与荣誉,亦是台阶造型,象征进阶。</p><p class="ql-block"> 标志下半圆红色绶带顶端呈奋进向上的箭头形状,箭头的四级台阶造型,分别代表着医院创立及发展的四个时代纪元,即十九世纪的创立,二十世纪新中国成立前的风雨,二十世纪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以及二十一世纪的今天。</p> <p class="ql-block">医院浮雕 </p><p class="ql-block">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有着百余年的历史,历代新医一附院人秉承 "仁心仁术 博济惠民"之医道,护佑众生,抚慰心灵,诠释着大医精诚。浮雕的设计思路也正是以医院的大爱精神为出发点,结合本院的历史轨迹把握医院历史长河中的关键节点做为主要元素而进行的创作。</p><p class="ql-block"> 浮雕左上角为 1915年卫辉卫河沿岸的传教士住所,右上角1905年前后的卫辉罗维灵诊所、 圆楼示教室、80年代的门诊楼,时间线转到浮雕下面是博济医院门诊、20年代惠民医院门诊楼,最后是今天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画面中穿插有各种手型语言,输液打针、化验、量体温、把脉等医学元素,运用具象手法表达医院医生传递"大爱"的一种方式。浮雕中心以卫辉市行政区划做为衬托,五角星与院徽标明本院在地图上的位置,潺潺河流斜穿其中,与本院的起始形成很好的呼应。</p><p class="ql-block"> 浮雕将本院的大医精神与历史发展融为一体,体现了浮雕艺术的创作根本,同时也蕴藉着深刻永恒的大爱精神,滋润并承载着医院的文化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医院院歌</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太行的气派,我们有黄河的胸怀。百年沧桑人才荟萃,新医一附院美名传四海,美名传四海。救死扶伤写春秋,敢为人民奉献爱,奉献爱。我们高唱白衣战士之歌,默默奉献继往开来,继往开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神圣的使命,我们有热情的期待。科技兴业创建文明,新医一附院跨进新时代,跨进新时代。医教研防展宏图,精益求精添风采,添风采。我们高唱白衣战士之歌,面向群众迎接未来,迎接未来。</p> <p class="ql-block">医院院训:仁心仁术 博济惠民。</p> <p class="ql-block">医院文化日:10月20日</p><p class="ql-block">医院宗旨:患者满意 职工幸福</p><p class="ql-block">医院精神:懂 暖 实 闯</p><p class="ql-block">医院愿景:努力建成现代化的研究型“大学医院”</p><p class="ql-block">医院价值取向:思源 厚德 笃行 致远</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结核病医院</p><p class="ql-block"> 河南省结核病医院前身为河南省干部疗养院,早在五十年代即开始治疗结核病,为河南省历史最早的专业治疗结核病的医院,至今治疗结核病已达90余万人次。</p><p class="ql-block"> 197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结核病医院,设结核病床400张,分结核内、外科,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定向肺导管技术,并参与全国短程化疗研究。</p><p class="ql-block"> 1982年更名为新乡医学院二附院,保留结核内科病床200张床位,结核外科并入新乡医学院一附院。1988年新乡医学院一、二附院合并为一附院,仍保留结核病床200张,分内一、内二、内三、内四四个科室。</p><p class="ql-block"> 医院投资800万元兴建五层结核病区楼,病区为花园式建筑,结核楼内配备了纤维支气管镜(开展了经纤维镜介入治疗肺结核)、结核菌快速培养仪、肺功能测量仪、进口呼吸机、心电图监护仪、彩色多普勒、黑白B超,设备齐全,应有尽有。结核科于2002年被河南省卫生厅评为省特色专科。</p><p class="ql-block"> 2003年,结核病科恢复使用河南省结核病医院名称,保留结核病床位200张,分为四个临床科室以及结核病防治科、结核病研究所等,除开展结核病的诊治外并承担院内及国家级科研项目。</p><p class="ql-block"> 医院现有高级职称24人,其中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16人,硕士研究生6人,主治医师12人,主管护士20人,并有结核病研究所(1987年由省教委批准成立)和8名专职人员,下设细菌研究室、药物研究室、细胞免疫研究室、内科研究室,开展的检测项目有:结核菌涂片、培养药敏外L型结核菌的检测、α-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β2微球蛋白的检测、结核菌噬菌体的检测及异烟肼、利福平血药浓度检测,这些项目的开展为结核病人合理用药早日康复提供了用药依据。在参加国家十五攻关研究的17家医院中,唯独医院一家给病人减免药费,这充分证明了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p><p class="ql-block"> 河南省结核病医院、省特色专科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方向为:难治性肺结核的防治、难治胸膜炎的治疗。自2002年10月参加了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化疗加免疫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研究,中药芪甲利肺胶囊治疗肺结核的研究,近年来共发表国家级、省级专业性论著400余篇,取得科研成果6项。</p><p class="ql-block"> 病人不仅来自全省各地,周边省如河北省的魏县、涉县、邯郸、磁县,山西省的长治、晋城、凌川、山东聊城、阳谷、合济、莘县、安徽省宿县、亳州,以及内蒙,甘肃,四川,黑龙江,新疆等地患者纷纷舍近求远慕名而来。医院全年实行无假日门诊。</p> <p class="ql-block">医院百年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1896这几个数字是新医一附院的建院时间。</p><p class="ql-block"> 百年名院厉经风雨由一个西医诊所,发展成融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省直综合性三级甲等高校附属医院。医院始终秉承着“仁心仁术 博济惠民”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护佑人民健康。</p><p class="ql-block"> 我为新医一附院代言﹣建院历史。为院史馆义务讲解员老师点赞👍👍👍</p> <p class="ql-block">1896-1949 第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博济惠民 福泽豫北</p><p class="ql-block"> 1896年,英属加拿大医学博士罗维灵、季理斐毅然驻留卫河之畔,行医传教融化坚冰。1903年,基督教博济医院在卫辉建成,从此河南有了第一座西方式的现代化医院,开创了河南现代医院之先河!1920年扩建更名为"基督教惠民医院", 1922年成立"惠民医院护士学校",开启了河南西医办学的历史。医院和学校协调发展,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历史纪录了博济的风雨历程,写下了惠民的沧桑岁月。</p> <p class="ql-block">耶稣堂</p><p class="ql-block"> 公元1896年,英属加拿大基督教长老会牧师罗维灵、季理斐等来到河南汲县(今卫辉市 ),设立教堂开始传教,同时也依靠"洋药"为人们医治小伤小病。 随后在怀盐场旧址购地30余亩,建起瓦房60余间, 建了男女小学;设门诊、病房,建起了医院,医院大门横匾上写有"耶稣堂长老会"字样。1901年,教会 在"耶稣堂长老会"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博济医院", 医生罗维灵任院长,后又调来几名加籍医生和护士充实力量。当时的博济医院设有30多张病床,每天接诊 50多个病人。</p> <p class="ql-block">罗维灵教授雕像</p> <p class="ql-block">百年护佑 仁心为民</p> <p class="ql-block">"牧野中学"校名碑“</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8日,此石碑发掘于9号楼东侧路面施工现场。残存石碑长1.46米,宽0.73米,厚0.12米。 碑文从左至右为:The ****Mar** Maxw*** High and Normal Sch****,经查证,部分碑文内容为:Mary A. Maxwell High and Normal School。1908年加籍职工在博济医院内建立男女小学。 1913年在博济医院路东新建基督教中学堂。1915年学校扩建,更名为Mary A. Maxwell High and Normal School(玛丽A.麦克斯韦尔高等师范学院),百姓称之为"牧野中学",该石碑系校名碑,它对于新乡医学院办学历史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早期豫北幼儿预防接种</p><p class="ql-block"> 近代中国,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天花、眼病、鼠疫、麻风病等传染病的流行,都与环境不洁、卫生习惯不良有关。我国豫北地区贫穷落后,生活环境条件和卫生状况极差,豫北妇女儿童成为各类流行病、传染病的最大受害者,尤其是婴幼儿,从当时豫北一带流传的民谚"猫怕冬,狗怕夏,小孩就怕麦罢",可以看 出婴幼儿生存的艰难。20世纪20 ~30年代,豫北传教士医生也顺势将公共卫生运动推向高潮。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共卫生健康项目,在预防接种、眼病防治、手术开展、传染病防治, 以及妇婴保健等多个领域均有涉及。其中婴幼儿保健方面主要有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开办儿童健康诊所、儿童护理培训、诊治黑热病等。</p> <p class="ql-block">幼儿预防接种场景塑像,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1918年(民国七年),院长敖尔德同地方官府协商,购买了沿淀街以南,毗连医院北头土地40余亩(现医院院址),用时三年建成一座建筑面积为 2824.66 平方米的病房大楼。1920 年(民国九年), 新建医院竣工后,原博济医院由南迁北,更名为基督教惠民医院,加拿大籍医生杜儒文任院长,医院设男女门诊和四个病区,床位 80~120张,1936年床位扩大到160张。</p> <p class="ql-block"> 1922年医院扩建后,病人逐渐增多。医院于1923年经"万国护士协会"批准,建立了护士学校,定名为惠民医院护士学校。1930年2月,向中国护士协会注册。护士学校通常每年招收学员3-5人,多时达13人。自成立至1948年解散的25年中,护校招生工作常年进行,只是在1925~1926年反英浪潮中、1927-1930年北伐战争时期和 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中断。护士学校校长由惠民医院的护士长担任,她们分别是:饶秀贞(1923~1929年),雷润田(1930- 年),饶秀贞(1937~1941年),李素英(1942~1947年)。教师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长,也有一些早期毕业的护士外出学习后回校担任教员1930年,栗秀真等四人被招为学员。同年,护士学校学生因不满外人掌权主宰医院及护校的命运, 以栗秀真为首的爱国学生先后两次发动全校学生罢课1934年春,其他4个医院的护士代表到达惠民医院,与护校毕业的护士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区性的护士协会。24名护士作为创始人签名,代表了河南和河北两省的护理人员。当年夏天,她们还访问了南京政府卫生部,扩大了豫北护理工作在中国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徒步医者</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由美石雕成的易洛魁式熊雕像,被冠名为"徒步医者"。熊尊整体造型简洁,舒展流畅,风格朴实,技艺精巧,肢体、身躯浑然一体。虽细节少有刻画表现,但各个视角的线条均体现出圆浑健壮、肉丰骨劲的美感,整体造型处 理得可爱憨厚,不失沉稳有力、灵敏的动态感。此雕像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更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国际情谊,由曾在我院工作的加拿大专家后裔于 2006年我院建院110周年时赠送。</p><p class="ql-block"> 在中西方文化中,人们认为熊具有强壮、笨拙、可爱等特点,但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宗教信仰等因素,"熊"在中西方往往也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作为北美洲原住民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动物之一,熊常常代表着力量、勇气、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因此熊也常被视为神灵或图腾,是人类的祖先和医学的保护者,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通过这尊雕像我们可以感受到赠送者们想要表达的真心和诚意,用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建立惠民医院道口分院</p><p class="ql-block"> 1933年(民国二十四年)11月21日,基督教长老会在浚县道口镇 (今属滑县)成立惠民医院道口分院正式开诊,加籍牧师汤善(Andrew Thomson 安德鲁,汤姆森)任院长。早在1903年,加拿大贾振邦牧师曾在道口镇后大街买房和院落一处,进行传教;1905年加籍牧师汤善在道口南堤(现滑县一中)购地百余亩,建起大教堂、小洋楼三座、瓦房数十间,筑起围墙独立成院进行传教。</p> <p class="ql-block">1949-1988 第二部分</p><p class="ql-block">浴火新生 爱撒中原</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冀鲁豫行署哈利生医院、解放军第三机动医院一部分人员,从北京天津抽调部分专家,于1950年在原惠民医院组建平原省省立医院;1951年3月改名为平原省医科学校附属医院。1982 年6月更名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88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原河南省结核病医院)并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6年,豫北地区首家通过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设在县级市的三级甲等医院。 </p><p class="ql-block"> 1960年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1983年被授予"全国卫生先进集体", 2008年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医院始终肩负救死扶伤、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责任和使命,用顽强的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在中原大地谱写了一曲曲生命赞歌。</p> <p class="ql-block">冀鲁豫边区行署哈利生医院</p><p class="ql-block"> 1946年,随着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冀鲁豫边区行署决定到山东省阳谷县郝楼着手筹建医院,同年9月鉴于国民党新五军对濮阳的不断骚扰,濮阳天主堂设的东街医院,迁往清丰县王氏,又于同年11月奉命搬迁至阳谷郝楼,与冀鲁豫边区行署所筹建的医院合并,冀鲁豫边区行署卫生局医院落成。次年7月,为纪念支援我国解放事业在张秋不幸逝世的加拿大医生 "哈利生",冀鲁豫边区行署卫生局医院特命名为"冀鲁豫边区行署卫生局张秋哈利生医院"(下称"哈利生医院")1949年元月,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哈利生医院"迁往山东荷泽孔楼村。</p> <p class="ql-block"> 栗秀真是惠民医院护士学校的爱国学生代表。她于1930-1934在读,毕业后留校工作。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栗秀真组织全校学生多次罢课,积极投身救亡图存运动和抗日战争。1937年11月,栗秀真赴南京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栗秀真到湖北应城"汤池临时学校" (共产党领导的培养敌后抗日游击干部的学校)任教。同年12月,栗秀真加入"应城抗日游击队"。次年6月,统一编入由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任野战医院院长。之后栗秀真曾任新四军五师卫生部部长、中原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李先念对栗秀真给予高度评价:"整个抗战期间,栗秀真没有给我丢掉一个伤员!"建国后栗秀真先后任湖北省卫生厅厅长、国家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司长、卫生部党组成员、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p> <p class="ql-block">建国后医院发展</p><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平原省筹建中,以院长苏厚润、政委陈缉五为首的贸鲁豫边区行暑张秋哈利生医院50余人迁入汲县原惠民医院旧址。1949年9月,华北军区卫生部第三机动医院集体转业到平原省地方工作,其中指导员赵宪鹏,医务主任张啸臣,医生朱咸光和杨士泽、张石玉等同志分配到正在筹建的平原省省立医院。北京来的医学专家有内科白富德、妇科赵淑仪、乔奇、眼科杨维周、口腔科李亚、外科白佩璧、放射科唐凌云、营养科陆家佑等,由以上人员组建平原省省立医院。</p> <p class="ql-block">升格本科 打造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p><p class="ql-block"> 1982年11月13日,经国家教委专家组现场审核通过,学校升格为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医院随之更名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同年,医院荣获 "全省卫生战线先进集体""省直医院质量管理第一 名";1983年医院获评"全国卫生先进集体"。</p> <p class="ql-block">肩负重任 防治结核</p><p class="ql-block"> 1988年1月,原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结核病医院)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仍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03年11月,经省卫生厅批准,将河南省结核病医院作为医院的"第二名称"。</p><p class="ql-block"> 原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结核病医院),前身是 1950年5月成立的平原省干部疗养院。1952年12月平原省建制撤销, 平原省干部疗养院更名为河南省汲县干部疗养院,隶属河南省卫生厅领 导。1953年更名为河南省第一干部疗养院;1954年更名为河南省干部疗养院,1972年8月更名为河南省结核病医院,1982年6月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1982年11月更名为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p> <p class="ql-block">历史印记</p><p class="ql-block">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这座古老建筑见证着"仁心仁术 博济惠民"的初心和荣光,见证着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变迁与飞跃,在这里,先贤们披荆斩棘播撒下河南省现代医学的火种; 在这里,有过无数次出发,援疆援藏援非、地震救援,抗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洪水救援……在这里,也有无数次相聚, 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怀揣炙热的医学梦想,成长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在这里,一代代一附院人薪火相传,护佑人民群众健康。风云两甲子,惠民三世纪。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一代一附院人医心向党,勇毅前行,书写创建现代化的研究型“大学医院”的崭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传承鼎新 弦歌不辍</p> <p class="ql-block">扬改革之帆 拓发展新局</p> <p class="ql-block">服务社会 挺瘠担当</p> <p class="ql-block"> 每次危难关头,每当国家民族有需要,都有一附院人勇敢逆行的刚毅身影。</p> <p class="ql-block">医者担当</p> <p class="ql-block">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p><p class="ql-block"> 开拓创新,构建卫辉本部、经开院区、郑州院区、新滑医院"一院多区" 发展格局。2023年全面托管卫辉医疗健康总医院,打造"四级"融合,建立紧密型医联医共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p> <p class="ql-block">新医一附院门诊(1号楼)</p> <p class="ql-block">新医一附院国医堂</p><p class="ql-block"> 发挥中医药特色,传承国医精髓。</p> <p class="ql-block">医院2号楼.影像楼</p> <p class="ql-block">医院院史馆</p> <p class="ql-block">清廉文化长廊</p> <p class="ql-block">患者无障碍通道</p> <p class="ql-block">医院百年发展历程展板</p> <p class="ql-block">医院6号病房楼</p> <p class="ql-block">医院8号楼.河南省结核病医院病房楼</p><p class="ql-block"> 河南省结核病医院有4个结核内科病区,开放床位200张。其中结核内科三病区有医护人员30余人: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科内中、初级人员20余名、研究生3人,开放床位53张。</p><p class="ql-block"> 结核内科三病区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难治性肺结核、难治性胸膜炎、复发性结核性脑膜炎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及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特别是在治疗各型肺结核及肺外结核(如淋巴结核、肾结核、生殖器结核、腹腔结核)、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结核病合并药物性肝炎、肺结核并咯血、气胸、呼吸衰竭、血行播散性肺结核高热等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对结核性脑膜炎高颅压性侧脑室引流、脑脊液置换、椎管注药技术及耐多药肺结核介入治疗居国内先进水平;对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治疗,开展了胸腔内注药治疗包裹性胸膜炎、脓胸、以及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减轻胸膜增厚及包裹形成有明显疗效;对顽固性大咯血在DSA引导下的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8号楼(东)结核病医院.职工通道</p> <p class="ql-block">医院9号病房楼</p> <p class="ql-block">9号病房楼一楼大厅</p> <p class="ql-block">院中花园</p> <p class="ql-block">7号楼(西)医院餐厅</p> <p class="ql-block">新乡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新乡医学院卫辉校区)</p> <p class="ql-block">医院南区家属院</p> <p class="ql-block">南区家属院.院中花园</p> <p class="ql-block">医院北区家属院</p> <p class="ql-block">智能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立体智能车库位于医院西门100米处,占地8亩,1100个停车位,其中200个配备充电桩。立体智能车库收费标准:机动车停车前30分钟免费,超30分钟至2小时内收费5元,超2小时至5小时以内收费10元,以后每小时加收1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一天24小时为一个收费周期,最高收费20元。</p> <p class="ql-block">医院夜景.门诊大楼</p> <p class="ql-block">新医一附院国医堂</p> <p class="ql-block">医院院史馆</p> <p class="ql-block">患者无障碍通道</p> <p class="ql-block">院中花园</p> <p class="ql-block">医院8号楼.结核病医院病房楼</p> <p class="ql-block">医院9号病房楼</p> <p class="ql-block">新乡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新乡医学院卫辉校区)</p> <p class="ql-block">医院南区家属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