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的海风吹过斯里兰卡 第一集。

走四方刘元秀

<p class="ql-block">序:马克·吐温在其著作《赤道环游记》里,以生动的笔触描述斯里兰卡道:“每个人都好比一团火焰。”当你缓缓行走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之上时,便会惊喜地发现,历经百年的悠悠岁月,那如火般的热情依旧未曾改变分毫。那温暖而又迷人的“兰卡式的微笑”,如同璀璨的阳光般,始终盈盈地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散发着无尽的亲和力与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在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欧洲人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与探索欲望,惊喜地发现了印度洋上的这颗璀璨“海洋之心”——斯里兰卡。葡萄牙人率先踏上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岛屿,他们在这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紧接着,荷兰人也被这片土地的魅力所吸引,登上岛屿,开始了他们的统治历程。随后,英国人也接踵而至,轮番在这个美丽的岛屿上“坐庄”。在他们统治的岁月里,虽然也带来了一些动荡与变迁,但同时也留下了一批美轮美奂、风格各异的建筑。这些建筑犹如历史的瑰宝,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形状恰似一滴晶莹的水珠,素有“上帝的眼泪”以及“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美誉。自古以来,这里便是连接东方与西方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印度人、欧洲人、阿拉伯人以及中国人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古老的足迹,也带来了多元的文化。雨量充沛的中部山区,为喜阴的茶树营造了一方乐土。英国人在此种下茶树,培育出了闻名世界的锡兰红茶。这座小小的岛屿,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风光皆不同凡响。它拥有八项世界遗产、十三个国家公园以及五十二个自然保护区。只需坐一趟火车,便能带你穿越山川、驶向大海。</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8日,说走就走的旅行。斯里兰卡,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尼甘布市市斯里兰卡西部港市。位于尼甘布潟湖的北岸,科伦坡以北30公里。人口6.1万(1981)。铁路和公路经过此地。产稻、椰子、肉桂。手工业有制陶、铜器和制革等。重要渔港。盛产对虾和蟹。有十七世纪荷兰建筑物的残迹。 尼甘布鱼市在斯里兰卡是很有名气的集市,当地的渔民们夜里就会出海捕鱼,鱼市在凌晨四五点钟就开市了,当这座海边小城还在熟睡之际,这里早已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要一直持续到中午。起个大早,像赶集市一样来到鱼市就会看到捕鱼归来的丰收,嗅着略带腥味的湿咸海风,当地渔民们把刚刚捕来的新鲜海鱼整齐的摆在摊位上,一边叫卖一边聊天,鱼市看上去混乱而原始,但却是尼甘布最贴近生活的地方,充满了独特的渔民风情。在鱼市里慢悠悠的逛逛,像参观博物馆一样来一个鱼类大科普,金枪鱼、鲨鱼、鳐鱼、石斑鱼等等,各式各样的海鲜非常丰富;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花上二三十人民币就能品尝到美味的海鲜大餐。沙滩上渔民们在忙碌的工作着,有的在宰鱼,有的在收拾渔网,有的在晾晒鱼干,他们晾晒鱼干的速度可真快,三下五除二鱼干就被摆成了一排又一排的,铺在沙滩上看起来超级壮观。这里不仅是渔民,摄影人的天堂,同样也是斯里兰卡国鸟,乌鸦的天堂,这里就像是它们的食堂,每天都可以在这里饱餐一顿。人、鸟、鱼三者在这里交相呼应,形成了颇具特色且鲜活的生活画面。</p> <p class="ql-block">尼甘布海边鱼市。</p> <p class="ql-block">  尼甘布位于科伦坡以北30公里,离科伦坡国际机场只有七公里。尼甘布鱼市是斯里兰卡最迷人的渔村小镇,这里的渔民与印度洋共生存,他们在印度洋的汹涌波涛中奔波谋生,白鹭遍地,乌鸦满天,每个人都很忙碌,一天又一天不停地为创造自己的幸福劳作着。</p> <p class="ql-block">‍在此期间,成群的飞鸟会盘旋在鱼船头顶,他们会盯着这些鱼,也想跟着饱餐一顿。鱼市劳作场面颇为壮观,与蔚蓝的大海交相呼应,形成了斯里兰卡最具特色的劳作画面。</p> <p class="ql-block">渔民们大多在夜里就会出海捕鱼,而鱼市在凌晨四五点钟就开市了。天色渐亮,沙滩上停满各种返航的渔船,船员将船上捕捞到的鱼获搬上岸,这种忙碌着卸货、晾晒、售卖的场景正是纪实摄影师想要捕抓的绝佳素材,因为每一个画面都非常具有震撼力。</p> <p class="ql-block">教堂。</p> <p class="ql-block">朝圣丹布勒石窟</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丹布拉石窟寺,是斯里兰卡的朝圣之地,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座佛窟包括五所圣堂,是斯里兰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庙宇。石窟寺包含2100平方米的壁画及157尊雕像,极具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丹布勒石窟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5个石窟、157尊佛像、2100平方米壁画</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世纪国王 Vattagamaniabahaga (伐多伽摩尼阿巴耶)击败了来自印度次大陆的泰米尔人,在此地重新夺回了领土和王位,于是他仰仗这座形状像鱼脊的小山丘,开凿石窟用来感谢神灵。随着历代国王不断扩建和装饰,形成五个大规模的石窟造像群。</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s:比起莫高窟、龙门、云冈还是差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很难想象,开窟于公元前1世纪的斯里兰卡丹布勒石窟,至今依然保留着非常完整的塑像和壁画,金光闪闪的佛像和深沉的僧服红,充满着热带植物纹饰的装饰纹,唤起了朝圣者对那个古老而神秘年代的向往,还有两千年来不变的敬仰三宝的深沉情感。丹布勒石窟寺,位于斯里兰卡岛中部,凿于距离古都康提60公里处的一座石头山上。整个石窟坐落在一面160多米高的山崖下。据百度的公开资料显示,当时,瓦拉加姆巴国王被南印度的入侵者逼迫,离开了都城阿鲁拉德普拉,躲到了丹布勒的附近石山上,当地僧人收留了他,把他藏到岩洞里。四十年后,赶走了印度人的国王,夺回了王位。为了报答僧人,他在此建造了石窟寺。</p> <p class="ql-block">据载,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派遣儿子摩晒陀将佛教传播到斯里兰卡,国王天爱帝须邀请使节们到都城阿鲁拉德普拉居住,并皈依佛教。随后,阿育王的女儿僧伽蜜多为斯里兰卡带来印度大菩提树树枝,国王建大云林寺,并将菩提树种植于其中。自此以后,阿鲁拉德普拉成为斯里兰卡佛教起源地,自然这里理所当然成为斯里兰卡佛教艺术的起源地。</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第一晚住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环境优美,与狮子岩离得很近。</p> <p class="ql-block">丰盛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还远处就是狮子岩。</p> <p class="ql-block">狮子岩:天上宫阙</p><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锡吉里耶的巨岩王朝(又称之为狮子岩),是一座构筑在橘红色巨岩上的空中宫殿。有着不朽的人工奇迹,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斯里兰卡"文化金三角"其中的一个顶点。这座岩高约200米,周围是平坦的平原和森林,非常壮观。特别是趁着夕阳西下,从狮爪平台爬上一条陡峭而危险的铁梯,到达狮子岩的顶部,感受微风,感受细雨,感受夕阳,别有一番风景,感叹大自然和人工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耸峙蓝天下,孤立天地间。这便是斯里兰卡的狮子岩的真实写照。狮子岩,说是一座天上宫阙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斯基里亚(Sigiriya)的巨岩王朝(又称之为狮子岩Sigiriya Lion Rock),是一座真真实实构筑在橘红色巨岩上的空中宫殿。有著澳洲艾尔斯岩的自然奇景,更有著化不可能为可能的人工奇迹,不得不让每位初到的游客瞠目结舌大叹神奇。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斯里兰卡“文化金三角”其中的一个顶点,并且也是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世界级珍贵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必打卡景点狮子岩,377米绝对值得爬!</p><p class="ql-block">海拔高377米的斯里兰卡狮子岩,是你来锡兰必打卡的地方之一!</p><p class="ql-block">狮子岩是由摩利耶王朝的国王卡西雅伯(Kassapa)(西元447-495年) 建造的。建立后仅维持短短七年的王朝。</p><p class="ql-block">曾被埋没在丛林中好几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中才被英国猎人贝尔发现,从此备受考古界的重视。</p><p class="ql-block">攀登狮子岩需从山脚经过护城河,再爬上长长的金黄色镜墙(Mirror Wall),就可到达狮爪平台(Lion``s Paws Platform)。穿过狮爪城门,便登上一条狭窄贴着悬崖的铁梯,几乎呈直角攀登,劲风时时擦身而过。抵达峰顶,迎面是一块1.6公顷的大平台,从这里可判断出这座失落宫殿当年的规模和布局。</p><p class="ql-block">岩顶的景色豁然开朗,极目远眺,丛林无边无际,绿意盎然,整个都城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乘坐牛拉车乡村旅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