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宋,1072年8月(农历), 苏轼在杭州监考贡举,观赏钱塘江大潮后写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名句,让后人对钱江潮的壮美产生了无限的遐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0日,农历八月十八,据历年规律,这是一年中最佳观潮日。</p><p class="ql-block"> “潮来了一一!”一家人兴致勃勃,原计划该日奔赴钱江一睹真容。</p><p class="ql-block">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天气预报紧急通知:8月19日,台风“普拉桑”在浙江沿海登陆,为确保安全钱塘江沿岸观潮点全部临时关闭,无奈只能乖乖呆在家“望潮兴叹”!</p> <p class="ql-block"> 钱塘江,古称“折江”“之江”,上游称富春江,下游称钱塘江 。</p><p class="ql-block"> “塘”指堤坝,用来阻挡海潮的堤坝叫海塘。</p> <p class="ql-block"> 古时汹涌的海潮,冲毁两岸“土塘”(泥土堤坝),破坏了大量的良田和住房,害得之江两岸年年潮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首任国王钱镠,第一个动用国家力量发动民众对之江两岸的“土塘”进行改造加固,他们采用竹笼填塞石头沉入江中,堆砌成大石塘,塘外再打下木桩,建成了号称“八百年不倒”的捍海“石塘”,两岸从此不再受潮汐之灾。为纪念钱镠之功,后人把之江“石塘”称之为“钱塘”,再后来之江也被称为“钱塘江”了。</p> <p class="ql-block">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致。杭州湾宽一百多公里,上游江面却收缩到二至三公里,江面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涌入,潮头受阻,后面的潮水又急不可耐,迫使潮头陡立,引发剧烈碰撞,发出轰鸣巨响,场面惊险壮观。</p><p class="ql-block"> 钱塘江海潮是世界三大海潮之一,另外还有亚马逊河口和孟加拉湾河口的海潮也是十分壮观的。</p> <p class="ql-block"> 9月22日(八月二十),时令秋分,“普拉桑”匆忙过境,观潮解禁,虽然钱江高潮已经错过,但我们仍心有不甘,看个尾潮也行,于是驱车前往盐官观潮胜地公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观潮胜地公园为东西走向,1300多米的狭长地形,中间是钢筋水泥筑就的海塘,海塘上搭有多个观潮棚,有偿提供桌椅,价格不菲;海塘的临江面建有水泥阶梯免费供旅客观潮。</p> <p class="ql-block"> 海塘外还有镇海塔、镇海铁牛、乾隆手植古朴、名人碑亭、文人塑像等;海塘内树木成荫,木栏长廊,亭台楼阁,别有风情,被评为“浙江省十佳美景乐园”。</p> <p class="ql-block"> 镇海塔又叫占鳌塔,是一座为镇服潮神免除潮灾而建造的楼阁式佛塔,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塔高40米,砖身木楼。</p> <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其中四次来到海宁,视察钱塘江海塘工程<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驻跸海宁陈家的隅园,其间在海塘边种下了一棵古朴。</p> <p class="ql-block"> 乾隆年间,在钱塘江北岸建有多座铁牛,据说是水牛可以镇水,以牛治水,原铁牛毁于文革期间,1986年又恢复了镇海铁牛这一景观。</p> <p class="ql-block"> 语文课本模型是小朋友的必到打卡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第一课《观潮》,作者赵宗成、朱明元,详细地记叙了一次观潮盛况,让小学生从课本上了解海潮,每年也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的小朋友来到钱塘江边亲临观潮。</p> <p class="ql-block">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1916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八),孙中山先生及随从来到盐官观潮后有感而发,指出社会的变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1923年9月28日,那一天,也是农历八月十八, 徐志摩作为东道主邀请了莎菲、胡适、曹诚英、陶行知、任永叔、朱经农、汪某等中外名流来老家盐官观潮。</p><p class="ql-block"> 在观潮区有一座青铜雕塑《那一天》,再现了他们的观潮情景。</p> <p class="ql-block"> 1957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八),主席从杭州出发到海宁观潮,回到杭州后写下了《七绝 观潮》,1993年12月主席百年诞辰时首次公开。</p><p class="ql-block"> 千里波涛滚滚来,</p><p class="ql-block"> 雪花飞向钓鱼台。</p><p class="ql-block"> 人山纷赞阵容阔,</p><p class="ql-block"> 铁马从容杀敌回。</p> <p class="ql-block"> 海塘内还有一块史量才先生纪念碑。1934年11月13日,《申报》总经理、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史量才乘车从上海返杭州途径海宁翁家埠时遭匪狙击陨命,为弘扬史先生不朽之功业,特此建亭立碑。</p> <p class="ql-block"> 公园北边相邻的是盐官古镇,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在西汉时期便开始晒盐制盐,并设有“司盐之官”负责管理盐业,后由官名演变成地名一一盐官。</p> <p class="ql-block"> 下午2时20分,东方江面出现一个小白点,一转眼变成了一条白线,并伴随着一阵阵沉闷的轰鸣声,潮头翻滚而至,后浪推前浪,一层叠一层,好似排列整齐的千军万马,冲锋陷阵,大有排山倒海之势,不可阻挡。与课本《观潮》描写的情景非常一致。</p> <p class="ql-block"> 盐官胜地公园是“一线潮”的最佳观赏点,遗憾的是,这次与其它潮式就无缘相见了,只好借用几张网上图片予以填充。</p> <p class="ql-block"> “丁桥镇大缺口是观看十字交叉潮的绝佳地点。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了一个沙洲,把潮波分成两股,即东潮和南潮,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交叉相抱,形成变化多端、异常壮观的交叉潮,两股潮在相碰的瞬间,激起一股水柱,高达数米,浪花飞溅,惊心动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两股潮头已经呈十字形展现于江面上,并迅速向西奔驰”。</p> <p class="ql-block"> “老盐仓观潮点建有一条长达600多米的拦河坝,咆哮而来的潮水在这里猛烈地撞击坝体,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形成回头潮”。</p> <p class="ql-block"> “如果潮头线与障碍物形成一个较大角度,在转角处将产生冲天潮,急速前进的潮水如同被网兜罩住,形成冲天水柱,最高可达10多米”。</p> <p class="ql-block"> “波纹潮是海潮动力较弱,潮头呈现波纹状。鱼鳞潮则更为罕见,需要先形成一线潮和波纹潮,波纹潮所在的江水要有一定深度,两股潮水交叉,使潮水出现鱼鳞状波纹”。</p> <p class="ql-block"> 短短几分钟,海潮一轰而过,人群一轰而散,江面、园区渐渐地又恢复了平静。</p><p class="ql-block"> 出景区大门,两边是与迪拜同款的智能水幕瀑布,水花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变幻,据说夜晚光影交错,更加震撼……</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海宁观潮游客约20万人,观潮车辆需网上办理电子通行证,人员需提前入园,真是“观潮几分钟,等待数小时”,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千里迢迢赶来,形成人山人海,人潮与海潮同框美景。</p> <p class="ql-block"> “拼搏进取,勇立潮头”正是这种“弄潮儿”精神构成了钱塘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有关资料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