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2025版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发布。这些目标包括:</p><p class="ql-block"> 1.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被准确无误地识别,避免医疗错误。</p><p class="ql-block"> 2.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通过规范的药物管理和使用,减少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p><p class="ql-block"> 3.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在手术前后提供全面的安全管理和监护,降低手术风险。</p><p class="ql-block"> 4.加强有效沟通。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保持有效沟通,提高治疗透明度和患者满意度。</p><p class="ql-block"> 5.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对重要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及时处理,确保患者安全。</p><p class="ql-block"> 6.预防和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通过预防措施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健康。</p><p class="ql-block"> 7.加强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特别关注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p><p class="ql-block"> 8.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患者安全。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p><p class="ql-block"> 9.识别患者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保障患者安全。</p><p class="ql-block"> 10.加强医学装备及医院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设备故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4年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十大指标,分别是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提高关键诊疗行为相关记录完整率、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p><p class="ql-block"> 十大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是由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旨在通过更新和新增的目标来改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目的是提高关键诊疗行为的记录完整率、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等,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则是中国医院协会结合当前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发布的,旨在通过具体可行的措施来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侧重于通过数据驱动和政策引导来推动医疗质量的提升,患者安全目标则更注重通过具体的安全措施和最佳实践来保障患者安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