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不忘初心 见贤思齐 共创未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银川市三区二县一市主题书法作品展开幕式暨纪念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在银川市镇北堡书院举办。</b></p> <p class="ql-block"><b>镇北堡书院牌匾</b></p> <p class="ql-block"><b>出席专题书法作品展开幕式暨座谈会的嘉宾有:</b></p><p class="ql-block"><b>1. 西夏区文联主席王天龙</b></p><p class="ql-block"><b>2.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开飞</b></p><p class="ql-block"><b>3. 中书协会员,吴忠书协副主席,秦之韵艺术家联盟主席,徐文秀老师</b></p><p class="ql-block"><b>4.宁夏书协会员,青铜峡市书协副主席,秦之韵艺术家联盟常务副主席,宋鸣老师</b></p><p class="ql-block"><b>5. 宁夏美协会员,吴忠市美协副主席,利通区美协主席,秦之韵艺术家联盟副主席,洪冰子老师</b></p><p class="ql-block"><b>6.河南省连环画专业收藏委员会会长,宁夏红柳文化公司经理,秦之韵艺术家联盟秘书长,强者先生</b></p><p class="ql-block"><b>7.宁夏秦之文化公司经理,秦之韵艺术家联盟理事会主席,马兴军先生</b></p><p class="ql-block"><b>8. 灵武市书协主席蒋海涛</b></p><p class="ql-block"><b>9. 兴庆区书协主席于智勇</b></p><p class="ql-block"><b>10. 金凤区书协主席黄镇</b></p><p class="ql-block"><b>11. 永宁县书协主席关宁宏</b></p><p class="ql-block"><b>12. 西夏区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席恒</b></p><p class="ql-block"><b>13. 贺兰县书协主席吴艺贤</b></p><p class="ql-block"><b>14. 宁夏老年大学书法学会副会长、宁夏塞外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和平</b></p><p class="ql-block"><b>及银川书法美术届王芳红等青年才俊共计40多人参加活动</b></p> <p class="ql-block"><b>宁夏书协牛尔惠副主席:今年是张贤亮老师逝世十周年,也是西夏区书法家协会成立的十周年。做为西夏区书协主席的我改变历年独自纪念老师的方式,9月23日,和银川“三区两县一市”书协的书法骨干以及吴忠市秦之韵的书画家们在镇北堡书院书写张贤亮老师的生前诗词作品,并共同以“不忘初心,见贤思齐,共创未来”为主题交流创作体会。同仁们一幅幅神情并茂的书法作品,一句句发自内心的缅怀感言让我感动万分……</b></p><p class="ql-block"><b>上有神灵,脚踩大地,心怀善念。老师请您放心,您夸奖的“经营能手牛尔惠,书法奇才山里人”,会常以您的题词为鞭策,大家对您敬仰为动力,以“服务别人”为理念,坚守镇北堡影城“知恩堂“,以文化人、以艺润心,用笔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宁夏故事,以实际行动福祉人民。</b></p> <p class="ql-block"><b>牛尔惠主席深情的讲述张贤亮先生为《定西市.作家文学作品选》封面题字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杨开飞教授致辞并赋诗一首</b></p><p class="ql-block"><b>步邱兄后尘,奉此拙作:秋日动诗情 ,良辰过万家。六朝已不见,空望陌上花。君是古都客,我为塞北沙。万山断又续,今日语尤佳。</b></p> <p class="ql-block"><b>西夏区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席恒主持专题书法作品展开幕式暨座谈会。</b></p> <p class="ql-block"><b>兴庆区书协主席于智勇发表感言。</b></p> <p class="ql-block"><b>金凤区书协主席黄镇发表感言。</b></p> <p class="ql-block"><b>永宁县书协主席关宁宏发表感言。</b></p> <p class="ql-block"><b>贺兰县书协主席吴艺贤发表感言</b></p> <p class="ql-block"><b>青年女书家蒙古羊老师深情的朗读牛尔惠副主席怀念老师张贤亮先生的文章:</b></p><p class="ql-block"><b> 一撇一捺——记我的老师张贤亮先生</b></p><p class="ql-block"><b> 牛尔惠</b></p><p class="ql-block"><b>"牛尔惠,我的字没写好……"这是老师和我最后一次关于书法的谈话.……</b></p><p class="ql-block"><b>在著名文学家张贤亮老师身边工作12年真是一种缘分。</b></p><p class="ql-block"><b>缘分不是每个人都有,我当好好珍惜这份缘,有缘则圆。老师走了,新闻、网络铺天盖地纪念,追悼会那天冒雨前来悼念的人,都要送这位文学家最后一程。作为老师的关门弟子,想借此谈谈一个诗人、智者、老人业余练习书法的细节,与大家共勉。</b></p><p class="ql-block"><b>老师每天起得很迟,一般是九时以后,晚上睡得很晚,有时凌晨三时还没睡,主要是操劳影城的事。晚上我们俩写完字,走出"观景堂",看着天空圆圆的明月,老师说:"牛尔惠,我最羡慕你头一挨枕头就能入睡的福气。"老师知道我每晚九时就睡,瞌睡来了打雷也不影响的习惯,可见晚年老师睡不好是一大愁事。</b></p><p class="ql-block"><b>研练书法是他最开心的事。在没做白内障手术之前,每天晚饭后七时到九时练两个小时。每次我到时他早已抽着烟等着我,先聊几句接待的那些人,有啥故事。虽然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但老师听得很认真,不时插些评论看法,有时我的"狗屁道理"逗得他大笑。他时不时拿出一小纸条,"你看我今天写了一首诗",很兴奋地朗诵给我听,还深情地解释。他一边喝茶、抽烟,一边看我给砚台添墨、加水、研墨。我的一举一动,他很关注,"牛尔惠,你这个家伙干起活来干净利索,看着舒服。"笔、墨、纸、砚布置好,他狠狠地抽一口烟,将所剩之烟插入烟灰缸,范儿十足。墨香、檀香、邓丽君、克莱德曼,纸和笔亲密结合……老师行笔稍有迟疑,我发现了:"用笔不畅,心有他想。""牛尔惠,你怎么知道?"他放下手中的笔,点起烟聊起心事。</b></p><p class="ql-block"><b>老师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的作品特别负责。只要我稍挑出毛病,他都得毁掉。"牛尔惠,你们几个月挣不来我的一幅字的钱,我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你挑不出明显的毛病,我就问心无愧了,我就这么大的本事。"老师是个急性子,有时一幅作品写十几遍,写躁了笔一扔,"下一幅字写不成我就再不写字了。"我挠挠头:"老师,这么认真干啥,不写了咱们喝茶,明天再写。"他让我收起笔墨纸砚,在书案上一坐,边抽烟,边看着正堂墙上他母亲的照片,"牛尔惠,你看我妈在笑我,儿子水平不高,脾气还不小,为啥我写了十几幅未写成,我妈就是让我多写几遍,好好练练。今天不写了,明天咱们再写吧,晚安!"第二天,老师兴趣十足,一挥而就写好了,他高兴地说:"牛尔惠,你看我妈对我又高兴地笑了,我儿子有出息,字写得真好!其实我昨晚查找了好多书法字典,我还是喜欢王羲之的'安',古人的书法你不得不佩服,我们必须得好好学习,你看现在这幅'平安是福'就挑不出毛病了。"老师虽然功成名就,但对艺术一贯认真负责。他每年书法收入所得,全部用于慈善活动。</b></p><p class="ql-block"><b>老师写书法,因为是名作家,别人都不好当面给他指点。但他有"求教之道"。有时,老师将作品让我代他馈赠名家:"他们在你面前才说真话,咱们就好进步!"</b></p><p class="ql-block"><b>老师坚持原则,但特重感情。我的生日是农历四月初八,每年他都要为我书写生日礼物。2008年我被选为奥运火炬手,那年的四月初八正是汶川地震。我说:"老师,这个生日真不吉利。"老师说:"地动山摇,预示龙抬头,给你就写个龙马精神!"2012年我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生日当天应邀参加深圳世界文博会。第二天回来老师给我补写了"坚持梦想,争取辉煌"。他向来不轻易给人题写牌匾,却自愿为我家乡甘肃省通渭县题写"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老师还为我家乡甘肃省定西市文联题写了"定西作家文学作品选"。这是老师的绝笔!他平时写书法作品是站着的。那天老师写了几遍觉得不满意,有点放弃的意思。我说:"我们定西没有一个名片式的人物,但我们的作家是真的。希望沾您的光!""我写了这么多年的字,我今天才发现我字没有写好,咱们师徒二人都比你父亲的字差远了,是我的功夫不够还是缺少名师指点?总之我的字没有写好!"老师的话像针一样刺痛着我这个学生的心。</b></p><p class="ql-block"><b>老师去世后,他的生前好友林俊先生,以个人名义倡导中国书协会员书写老师诗词结集出版以纪念。我感动不已。张贤亮老师生前,唯一为他写书法评论的就是林俊先生。因为编著《张贤亮书法作品集》,林俊先生母亲病逝都未能守灵。中国书协会员和张贤亮老师一分钱的利益关系没有,却饱蘸浓墨怀念我的老师。他们图什么?只有一个信念:对一个德高望重、饱经风霜的文化人的敬仰,对一个文化老人善、诗的继承和传播。作为老师的弟子,我真诚向各位书法家说声:"谢谢"。</b></p><p class="ql-block"><b>随笔</b></p> <p class="ql-block"><b>中书协会员,吴忠书协副主席,秦之韵艺术家联盟主席,徐文秀老师发表感言</b></p> <p class="ql-block"><b>灵武市书协主席蒋海涛发表感言</b></p> <p class="ql-block"><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p> <p class="ql-block"><b>书香满屋,翰墨流芳。</b></p> <p class="ql-block"><b>中书协会员,吴忠书协副主席,秦之韵艺术家联盟主席,徐文秀老师现场题字:见贤思齐、真水无香、積学储宝。</b></p> <p class="ql-block"><b>三区二县一市书家挥毫泼墨书写张贤亮先生诗作是此次纪念张贤亮先生逝世十周年的重要活动。(排名不分先后)</b></p> <p class="ql-block"><b>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照片集锦</b></p> <p class="ql-block"><b>出卖荒凉的张贤亮先生——西部影视城镇北堡留影</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亲吻奥运火炬</b></p> <p class="ql-block"><b>牛尔惠先生和张贤亮先生同为奥运会火炬传递,可谓宁夏之光。</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和宁夏文联主席杨宏涛签约仪式后握手照片</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为牛尔惠先生母亲八十大寿题写生日礼物——寿</b></p> <p class="ql-block"><b>师生合影——张贤亮先生和牛尔惠</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亲笔题字</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书法作品</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简介</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和母亲合影照片</b></p> <p class="ql-block"><b>年轻时的张贤亮先生</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在镇北堡</b></p> <p class="ql-block"><b>龙马精神——牛尔惠被选为奥运火炬手留念 张贤亮题字</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书法作品</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书法作品</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为黄花小学题写校名</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题写的寿字</b></p> <p class="ql-block"><b>张贤亮先生书法作品</b></p> <p class="ql-block"><b>宁夏回族自治区原主席马启智先生回忆文章</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镇北堡影城的诞生</b></p><p class="ql-block"><b> ——马启智</b></p><p class="ql-block"><b> 1991年3月,我担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后,首先打响了宁夏对外宣传战役。之后,大约1992年吧,在大力宣传宁夏特点的同时,我开始注意抓文化艺术工程,镇北堡影城的创建就是其中的一个品牌工程。</b></p><p class="ql-block"><b> 镇北堡影城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享有"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的美称,如今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宁夏的王牌景点,声名显赫,游客如织。然而,以前这里只是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残垣断壁,当地居民将其当作羊圈,属于自治区林草试验场的管辖范围。受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时任林草试验场场长的袁进琳和曹凯龙几个人思想意识比较前卫,提出利用古堡搞旅游的设想,并请北京专家做了规划方案,设计了一个沙盘,请我过去审查把关。在镇北堡看过沙盘,又看了方案,我否定了,因为他们要在堡子里修建许多仿古建筑,我提出首先镇北堡是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法》不允许在堡子里搞永久建筑。其次修建仿古建筑需要资金,钱从哪里来?当时美国的西部影片已经进入中国,大家都爱看。我说美国有西部,中国也有西部,我们就是西部,满目荒凉,美国风靡全球的西部片不都是在美国西部的影视城里拍的吗?能不能在这儿拍中国的西部电影,请你们另搞一个方案,我们可以请一个文化名人坐镇开发。我想到了张贤亮,他的著作我非常欣赏,他是文联主席,名气已经很大,我分管这一块,对他比较熟悉,工作中全力支持他,他对我也很尊重。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张贤亮已处于半下海状态,在银川鼓楼搞了一个电子屏幕。显然,他有经济头脑,而且迈出了第一步。我谋划借他的影响力打造影城,做成一个文化大产业。</b></p><p class="ql-block"><b> 不久,根据我的要求,林草实验场又拿出第二套方案。1993年2月4日,我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银川西郊镇北堡,现场办公协调筹建镇北堡影城相关事宜。我决定请张贤亮先生出山,由他坐镇主持,借助名人效应来招商引资。思路决定出路,张贤亮很积极,拿出自己几十万稿费投资开发,为第一股东,林草试验场以土地等参股,为第二股东,区宣传部文化开发公司、区文联又出了部分资金,共约110万人民币作为注册股本金,组建了一个股份有限公司,镇北堡影城建设开发拉开了序幕。</b></p><p class="ql-block"><b> 然而,开发并不是一帆风顺。当时银川郊区、土地局、文物部门争论非常激烈,有的同志思想不通,坚决反对做这件事。在宁夏宾馆开会,土地局一个局长站起来,慷慨激昂地发表反对意见。但这没有动摇我要打造一个文化产业的想法,我看好这个产业。我深深喜爱和敬重文化遗产,也懂得在开发中如何保护文物。我一次次召开相关会议,现场办公,面对面协调解决文物保护、开发和土地等问题。因为我是自治区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主管文化宣传,大家还是比较尊重我的,几家单位和一些人的思想做通了,手续办下来了。更让人头疼的问题在于,城堡里有一些工棚、民居,好多农牧民住在里面。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大炼钢铁脱土坯,在镇北堡的墙上掏了许多洞窟,显然是用来住人的。堡墙已千疮百孔,随时有垮塌的可能,整个堡子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羊圈。让这个"大羊圈"在开发利用中得到妥善保护,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因此,我鼓励张贤亮,一定要把这件事办成办好。 在往出迁送安置农牧民时,张贤亮表现出来的坚韧和毅力,让人敬佩。虽然我从外围做了一些工作,但具体到一家一户的琐碎事务上,主要靠张贤亮自己运筹,自治区林草试验场配合。他一步一步往外清理,通过给这些人家的子女在影视城解决工作,每年补一些钱,最后算是全部迁送了出去。后来张贤亮给我讲述清理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我想,如果要放到别人身上,或许这一工程就夭折了。张贤亮是经历过生活磨难的人,他挺了过来,事业就干成了。</b></p><p class="ql-block"><b> 张贤亮接手镇北堡影城建设后,组建了管理团队,当他正在紧锣密鼓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自治区林草试验场和张贤亮团队之间发生了意见分歧,趁我出差之机,一夜之间,张贤亮团队被全部撵走,自治区林草试验场派人接替。我出差回来,张贤亮诉说事情原委,我听后立即叫来自治区林草试验场的领导,严肃而耐心地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林草试验场最终顾全大局,撤出自己进驻的人员。张贤亮才得以继续主持镇北堡的建设和经营。张贤亮为镇北堡倾注的智慧和心血,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重,自治区林草试验场为镇北堡影城的创办所做的基础性工作,亦功不可没。当然,镇北堡影城的创建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凝聚了许多关心支持开拓宁夏文化旅游事业的人们的心血。可以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并与相关部门的鼎力推动,也是影城诞生的必要条件</b></p><p class="ql-block"><b> 虽然把镇北堡影城当成文化产业在做,但我当时的目的还是要打造宣传宁夏的平台。在我国,靠着一部影视剧、一首歌而声名大噪的地方多不胜举,例如电影《刘三姐》之于广西桂林,《五朵金花》之于云南大理。我第一次去黑龙江,提出想去太阳岛看看,这就是因为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插曲《太阳岛上》,多么美啊,多么让人向往。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然而,他们告诉我,太阳岛不是一个岛,只是一个小公园而已。我想通过打造一个影城,吸引大导演大明星来拍摄影视剧,借助他们从而扩大宁夏的影响力。</b></p><p class="ql-block"><b> 事实证明,当初的决策是对的。镇北堡影城自建成以来,成为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享誉中外的影视基地,先后拍摄过《红高粱》《五魁》《五个女人与一根绳子》《大话西游》《方世玉之英雄出少年》《东邪西毒》《老人与狗》及《荒原女神》等著名影片。在此摄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被誉为"中国一绝",是张贤亮"出卖荒凉"的杰作。而我认为镇北堡影城对于宁夏的宣传效果远远大于它自身的价值。它具有历史的沧桑之感,地域的文化之魂,名人的创新之力。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是宁夏一张亮丽的名片,许多外地人通过它知道了宁夏。</b></p><p class="ql-block"><b> 2004年9月,第十三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镇北堡影城举办,这是金鸡百花电影节首次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移师西北内陆举办,一方面是银川的发展赢得了这一电影界的盛会,另一方面也与镇北堡影城的影响力不无关系。组委会得知我有时写写诗词,执意请我为电影节写一首歌词,于是我就写了《我多么热爱我的家园》:</b></p><p class="ql-block"><b>我多么热爱我的家园</b></p><p class="ql-block"><b>成群的牛羊层层稻田</b></p><p class="ql-block"><b>宁静的村庄</b></p><p class="ql-block"><b>飘着袅袅炊烟</b></p><p class="ql-block"><b>人们的欢笑洋溢在脸</b></p><p class="ql-block"><b>湖光水色倒映着容颜</b></p><p class="ql-block"><b>日月共辉照耀着岁月</b></p><p class="ql-block"><b>把家乡装扮成西部美丽的花园</b></p><p class="ql-block"><b>这是我们的心愿</b></p><p class="ql-block"><b>山川共富裕</b></p><p class="ql-block"><b>民族大团结</b></p><p class="ql-block"><b>我们共同建设这家园</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这首歌由有中国"音乐鬼才"之称的卞留念作曲,在9月16日的开幕式晚会上由宁夏歌手朱卉演唱。</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注明:本文摘自马启智回忆录资料集《击壤而歌》一节,在此略有改动。本人以亲历者的视角,旨在客观讲述那段镇北堡影城创建历史的真实过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