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韶关市第九中学樊利勇老师《串联与并联》物理公开课

九中物理

<h3>  秋光为序催奋进,蓄势扬帆谱华章。2024年9月24日上午,韶关市第九中学樊利勇老师在九中天子岭校区录播教室向全市物理教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物理公开课《串联与并联》。市直、浈江武江近百名物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br>  这堂课采用了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使得无法亲临现场的物理教师们也能通过线上平台参与到这场教学盛宴中来,极大地拓宽了受众范围,提升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效率。</h3> <h3>  本节课聚焦于“串联与并联”这一物理电学中的核心概念,通过生动地讲解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串联与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场景。<br>  整个课堂知识学习被巧妙地分为了三大任务板块。第一个任务板块以中秋灯笼为设计背景,使用桌面上的器材,尝试多种方法连接电路,使两个灯泡都能发光。再根据实际连接的电路,绘制出相应的电路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图形表达能力。 </h3> <h3>  第二个任务是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鼓励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h3> <h3>  第三个任务是用探究出来的串、并联电路特点应用到生活中的电路中去。</h3> <h3>  前两大任务板块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动手、合作探究来完成的,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引导,两大任务的完成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动手探究来得出物理规律的一个完整过程,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达成核心素养目标;第三个任务是将前两个任务板块的果实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物理知识再应用到生活当中去的一个过程。</h3> <h3>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明确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四个核心素养目标; 并且抓住物理来源于生活,再回到生活当中,抓住无实验不物理这个要点开展课堂。</h3> <h3>  听课结束后,现场听课的教师都对这一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都一致认为这节课的情境创设、环节设计有创新,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并符合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特点。</h3> <h3>  最后,市教研员苏剑青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与指导,为整堂课画上了点睛之笔。他指出:初、高中课堂差异与落实初中重体验、感悟、观念及方法,总结规律;本节课能关注重点,体验感强,学生活动多,体现了“无实验,不物理”的理念;能注重设计、课堂程序有创新、板书有对比性,设计好;能重视细节,特别是连接电路时多次强调断开开关,教师作电路图时使用刻度尺;初中物理教学应重视基础教育,器材操作能及开关断开等文字表述。物理教学应重视基础,实验方法、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计算能力提升等问题。<br>  苏老师还提到,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br>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师们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有趣的实验探究体验。学生们也将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