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广信区第八小学大单元教学六年级语文教研活动</p> 花开不并百花丛——备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成长是一个锲而不舍的探索过程,需要正确的途径;教师成长是一个负重前行的修炼过程,需要有力的支点。六年级党员教师李长有就是这样一位不断成长的老师,他以课堂为支点,一年又一年的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坚持探索,沉心研究,在年级组和语文学科组同仁的共同帮助下,化露成浆,孕花著果。就在其他年级组在为谁担任示范课教学任务而纠结,徘徊时,六年级语文示范课教学的定海神针——长有老师早已预订好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准备着给大家奉献一场高质量研究课,这是他连续第四年上年级组示范课。研读单元要素,确定授课篇章,深挖文本内涵,搭建课堂项目,改稿,初定稿。就这样走来,一堂好课呼之欲出。</p> 试上高楼清入骨——试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忽闻桂花香,方知秋已至。江南虽已入秋,但是秋老虎的余威热辣不减,高楼的教室依然闷热不爽,好在这样一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音律味、故事味的《伯牙鼓琴》让听课的师生顿觉生风,清爽不少。课后,年级组的老师们围坐一时,就情境创设、授课流程、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方面和长有老师作了探讨。教案改稿后,又在组群内进行了交流。一遍试上,以此展示。</p> 晴空一鹤排云上——示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是学生半是师。9月24日上午,录播室座无虚席,好课开堂。文言文教学重在读,李老师始终以读贯穿课堂。课堂上注重方法引领。他巧设三读“初读正音”“再读入韵”“三读悟情”。读正音、读停顿、读文意,层层递进,解题读文,进一步理解古文的意蕴。课堂中善于创设情境。李老师创设了多个读与思与练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读通文言文,读懂文言文,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大胆思考、动手仿写,敢于表达,自然而然地理解“知音”的真正含义,体会得知音之喜,触摸失知音之悲,品味文言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独特吸引力。</p> 数树深红出浅黄——议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静观其课,思研所得。听课和评课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思维融合与碰撞。课毕,在坦率热情的氛围中,老师们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副校长刘晓仙结合本节示范课,作了题为《新课标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探索》的讲座。讲座中,刘晓仙特别阐述了“大单元教学与持久理解”之间的联系,解释了是什么持久理解,即能够学会、迁移运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要把持久理解指向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理清每篇课文目标一致的学习内容并安排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基础事实和技能而达成的概念性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员教师王晓群也和大家分享了共读书《呼应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阅读收获,她提到书中的根据课文同步编排的“单元整体解读”“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语文实践活动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很好地厘清了大概念、大情景、大任务,为老师们设计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操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华秋实定不负朝着太阳奔跑的躬耕者,在八小教学教研这片沃土上,一路向前,定然催发更美的花,喜获更丰的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片供稿:六年级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文字编辑:游祥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刘晓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签发:苏友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