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应友人相邀走进了哈尔滨市宏伟路的《古梨园》,刚刚进门,就被这里盎然的秋意所吸引,秋天的古梨园美得令人窒息,令人震撼!</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日呓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陶淑薪</p><p><br></p><p>美丽的秋天,风轻,云淡,稻谷飘香,五彩缤纷,绚烂多情。踏着草地,走进山野。山林浸染,万物葱茏,漫山漫山的姹紫嫣红。啊!秋,就这样来了。</p> <h3>在那些密密匝匝的树林深处,落叶乔木变成了绚丽的黄色、金色和橙红色,与蔚蓝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h3> <h3>在秋日里走进大自然的野外,静静地聆听,感悟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置身大自然。</h3> <h3>远天的云飘飘袅袅,枝间的鸟音婉转悠扬。身旁的野花在风中摇曳,细细的花香缓缓飘来,我好想在这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拾一地细碎的温暖,凝神屏息,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静美。</h3> <h3>将心情诉与淡淡的秋风,任忧伤拂过舒卷的云朵,把梦想写成错落的文字,让美丽绽放在丰收的季节。让心绪漫漫飘过山野,栖身乡野,远离尘嚣纷扰,淡忘世间爱恨情愁。躺在原野里柔软的草地上,闭上眼,我,恍惚地行走在从前的章节里。静静地,堕入远逝的冥想里····</h3><h3><br></h3> <h3>我翻晒旧时的记忆,曾经年少的心,与岁月对饮,邀鸟鸣作伴,此时云已淡,风已远,多少事,才下眉头,却上心间。所有的过往,渐行渐远。“对酒当歌,人生几何。”</h3> <h3>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难道不是吗? 阳光淡淡地描绘着眼前的世界,我看见山野的树木正在享受着生生不息的生命。</h3> <h3>初秋的心境,与蝶翼红蕊一起迷乱。听柔风细雨在唇边歌唱,看白云飘在山间舞蹈,而我,便以水为墨,以山为笔,写下了此刻温柔的安然。</h3> <h3>山河如画,人闲思远。就这样静静坐着,静静想着心事,任些许往事幻化成虚无,淡了相思,旧了深情。人总是会随着时间让一些东西成为记忆,而这些记忆也终将变成过去,永远的成为记忆里才有的东西。等到那时,能做的也只剩下了回忆····</h3> <h3>秋天的风儿把所有的记忆飘向远方,微风轻起,吹散了所剩的痕迹。</h3> <h3>路人稀,却有我的身影。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世俗的一切,此刻的我,多希望时光可以定格永恒,让我永远置身这美丽而收获的季节里。</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h3> <h3>是呀,一切都将会是洁净的。在这个被风吹过的秋天。云淡风轻,感受着大美中国这恒久的自然魅力。时光,感觉,自然,纯真,美好····</h3><p style="text-align: right;">2018年9月1日</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于旅途中</h3> <h3>柳枝如金色的瀑布倾泻而下</h3> <h3>这里也是孩子们的乐园</h3> <h3>俊男靓女翩翩起舞</h3> <h3>老人们在这里享受日光浴</h3> <h3>约三五个好友坐在树荫下悠然的玩着棋牌</h3> <h3>遥望梨苑,古式牌楼下一群老人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然起舞。</h3> <h3>好大的梨树</h3> <h3>年年有余</h3> <h3>夕阳无限好</h3> <h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h3> <h3>和谐的母女</h3> <h3>绕步影壁墙之后,扑面青山碧水,亭榭浮秀,别有洞天。</h3> <h3>孝行天下</h3> <h3>经过与附近居民攀谈,让我初步认识了《古梨园》</h3><h3>简介</h3><h3>古梨园前身太平区苗圃,是1959年由市园林处所属种苗场转交太平区建设科后成立的。当时苗圃以种植经济树种为主,栽植有山梨、山楂树、葡萄等各类乔灌木 3万余株。1989年7月,市政府批准太平区将苗圃改建为对外开放式公园。经过5年建设,于1994年10月8日对外开放,当时命名为宏伟公园。</h3><h3>公园占地面积9.9公顷,生态条件优越,生有30余种树木共计2.56万余株。其中一株属黑龙江珍稀树种的野梨树,据传为1920年张作霖担任东三省巡阅时到中东路护路军巡阅时所栽,树龄以有117年,胸径达70厘米,树形优美,枝繁叶茂,冠盖面积300余平方米,远望犹如一把撑开的巨型绿伞,春暖花开之季又恰似银装素裹的一座雪山。该树于1994年被市绿化委评定委我市第51号古树名木,在全市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后附古梨树由来)</h3><h3> 公园改造背景</h3><h3>2003年,是我市全面创建生态型园林城市的第一年。太平区委、区政府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美,更加广阔的休闲娱乐空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决定投巨资对公园进行开放式改造。他们多次邀请园林、园艺、旅游、历史、环境艺术方面的多位专家学者,从园林植物、园林景观、园林小品等规划设计和增强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反复进行研讨论证后,确定了“以人为本、贴近百姓生活”的规划原则,并同时明确了“民族、古典、生态”三项总体建设思路。建设方案几易其稿最终敲定后,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公园的开放式改造工作于7月10日正式启动建设。改造工程启动后,在广大工程建设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雨季误工等各种实际困难,在规定时间内按计划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h3><h3> 改造建筑</h3><h3>此次改造,新建园路20336M2 ,完成广场铺装12223M2 ,新建古典式园林建筑10处,新建园林雕塑小品30处,新建石桌石凳、仿木长椅45套;对原有3座景亭,两座拱桥和公园管理办公室进行了古典式装修,对6000平方米的人工湖进行了防渗处理,并安装了600延长米的仿汉白玉围栏;新植山梨132株,植绿篱2772M2 ,铺草坪47500M2 ,栽花2900株。改造后的古梨园按功能可划分为正门广场、童趣园、文苑、梨苑、剪形植物区、临水活动区、闻莺廊、特色林区、西门广场、静谷和文体活动区共11个大的区域,含各类景观40余处。</h3><h3> 改造后景观</h3><h3>正门广场的标志性假山盈缩高山流水,秀丽多姿;影壁墙古风盎然,障景生情;绕步影壁墙之后,扑面青山碧水,亭榭浮秀,别有洞天;文苑内孔像庄严,日晷映日,一片儒香雅致;梨苑内古梨挺拔多姿,携古式牌楼相映生辉,特色林内既可沿小径穿梭丁香从中,又可在奇树园赏卧龙榆、姊妹树、连理枝千姿百态,在醉林望景遐思;闻莺廊下众老者尽享鸟趣,静谷内恍若世外桃源;临天籁亭静听鸟鸣流水,登览翠亭尽收园内美景------一路行来,移步换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心旷神怡;各种即情应景的匾额楹联,雕塑小品更让人体会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如今的古梨园,是充满了古典园林风格,文化内含丰富,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水景,园林雕塑,园林小品搭配合理,协调统一,融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独具特色的一道靓丽景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