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韵萌趣:i、u、ü 的探索之路”教学叙事

周慧慧

<p class="ql-block">  2024 年 9 月 24 日,在这充满希望的一天,我开启了一堂趣味盎然的单韵母教学之旅,听课教师有李逢、蔡燕碧老师。</p><p class="ql-block"> 课程伊始,我先进行复习“aoe”,着重复习四个声调,以了解孩子们对声调的掌握情况。“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四个声调,谁能说一说一声是怎么样的呀?”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一声高高平又平。”接着我又提问二声、三声、四声的特点,孩子们准确地回答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导入了一幅山村的图(书本22页),引导孩子们观察小新的园子里有什么,谁在干什么。“大家仔细看看这幅图,说说小新园子里都有什么呢?谁在干什么呀?”孩子们的目光很快被画面吸引,他们积极地发言:“老师,我看到小妈妈在晾衣服。”“还有小鱼在吐泡泡,乌龟在水里游。”而这些可爱的形象上都有三个单韵母,此时,我引导孩子们感受“i”不仅长得像衣襟和纽扣。“大家看看这个‘i’像不像我们衣服上的衣襟和纽扣呀?谁来说说看。”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起来。</p><p class="ql-block"> 在朗读“i”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观察我的嘴型:“同学们,看老师读‘i’的时候嘴型是怎么样的呢?”孩子们认真观察后回答:“牙齿对齐。”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自己编口诀,孩子们纷纷发挥创意:“一根蜡烛 iii,牙齿对齐 iii。”</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小乌龟游了过来,它的壳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u”。孩子们通过观察我的朗读,发现嘴巴要突出,发出“呜呜呜”的音。“谁来模仿一下老师读‘u’的嘴型呢?”孩子们踊跃举手尝试。并尝试编口诀去记住。接着,小金鱼也游过来参与游戏,孩子们发现“ü”像吹的口哨,于是又编出了“嘴吹口哨 üüü”。</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们认识了这几个单韵母的形状和读音后,我们回顾老朋友——四个声调。“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我提问孩子们:“那谁能举个例子说说带有四个声调的字呢?”孩子们开动脑筋,纷纷回答:“一(yī)、姨(yí)、椅(yǐ)、意(yì)。”</p><p class="ql-block"> 接着给单韵母戴上漂亮的小帽子。在教学“i”的声调时,我先示范贴上“i”字,并挡住上面的小圆点,让孩子们猜想为什么这样标声调。“同学们,你们想想为什么老师要把‘i’上面的小圆点挡住呢?”孩子们编出了有趣的故事,说因为“i”的脑袋太小,帽子太大,一不小心就挡住了头。之后的三个声调就让孩子们依次标上。在教学“ü”时,我强调两点不能去掉,告诉孩子们那是“ü”的两只眼睛,去掉后“ü”就看不见了。同时,我运用口令让孩子们将单韵母带入情境,如“iii,医生的医;疑疑疑,疑惑的疑;以以以,可以的以;艺艺艺,艺术的艺;意意意”。</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们掌握了四个声调的标法后,我们开始玩游戏。第一个游戏考验听力,孩子们拿出拼音牌,我读到哪一个词,他们就举出哪一个词。“我开始读啦,一。”孩子们迅速举起“一”的拼音牌。还有四人一组抽卡片,读对了卡片就归自己,看谁的卡片最多。“这一组的同学抽到了‘ü’,谁来读一读?”孩子们积极参与。最后,让孩子们比手势,“u”的韵母一个人完不成,要和同桌一起想办法完成。“大家和同桌一起试试看,怎么比手势表示‘u’。”孩子们开心地和同桌合作。</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指导书写环节,孩子们在写“i”时问题不大,但写“ü”时不太理想,这方面在今后还需加强学习。</p><p class="ql-block"> 这堂课,孩子们在观察、思考、游戏中快乐地学习单韵母,积极的课堂互动让教学充满了乐趣和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