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埃及有世界闻名的金字塔和神庙,去埃及旅游当然是冲着这两样去的。到了埃及后将这两样看足了就没有太大的遗憾了。因为我们是跟团去的不是自由行,在游览主要景点时就感到停留的时间非常急促,所以提醒以后谁去埃及时选择旅行社一定要研究明白他们的线路安排,要选择那些能在金字塔和卢克索地区神庙等景点多停留些时间的线路。旅行社安排的一些小的景点可以不去,腾出时间在金字塔和卡纳克神庙中多停留一些时间,才能让人在短短的几天中多体会埃及文化的韵律。笔者的看法,埃及旅游的理想线路应该是坐船沿尼罗河游览。古埃及的文化发展都是在南北走向的尼罗河两岸兴起的,如果能从北方的开罗上船,向南一直走到阿斯旺,既观看了尼罗河沿岸的自然风光又能有较充裕的时间观赏金字塔和沿岸的神庙遗址,今后再去埃及的人可以参考这个建议安排攻略。</p><p class="ql-block"> 埃及的诱人在于他的历史,而金字塔和卢克索地区的神庙的光彩则在于埃及的历史赋予它们的神秘。站在那些巨大石块堆砌的历史建筑前,人在被震撼后的第一反应自然是一系列的疑问——三千多年前的埃及人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开采了如此大的巨石,砌筑了这山一样的建筑?当时的人类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来建筑这些耗时漫长规模浩瀚的“无用”工程?那些建筑工程上雕刻的神秘图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层出不穷的疑问吸引了众多历史学家、考古学者终生的探索。作为游客的匆匆一瞥,永远都不可能弄明白这些历史的追问,但也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追问更增加了埃及对普通游人的吸引力。不用去追求答案只要能体验,这是我们这些普通游客到埃及的态度吧!</p><p class="ql-block"> 埃及文化的神秘也似乎浸染了旁边的红海。红海的水不是红的,而是让人猜测不透的深蓝。红海边的景色并不突出,更多的是大片的沙漠,但仅仅来看一看这片海的深蓝也是可以让人满足的。</p><p class="ql-block"> 人们到埃及最初的打算都是想看一个古代的埃及,但是到了埃及你不能不接触一个当今的埃及。不管是先进还是落后,埃及的人也是一道风景。埃及人热情、开朗还有点狡黠。我们随团的埃及导游自始至终就一个人,到博物馆、到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各个神庙都是由他一人讲解,遗址典故,象形文字的含意等等随口就来,这等水平可是国内景点上那些只会背词的导游们望尘莫及的。而且这小伙子华语熟练对中国的社会段子知道不少,有时讲起话来就像北京的一个胡同串子。与游客们混熟了他也开始卖东西,都是旅游产品,游客们有需求他也就顺水推舟,看不出是强迫购物但也卖了东西。这可比国内那些导游的作为高明多了。不知道埃及的导游是否都是如此水平,但他确实应该是国内导游的一个榜样。埃及人的热情随处可见,你在旅游车上向窗外照面,随时有人向你招手,你要照相,随时都会有人向你面露笑容。在红海的游船上,船员洋腔洋调的“叔叔”、“阿姨”不断口,景点上小商小贩的“你好”到处都能听到。当然也会有人向你要点小费、小礼品。中国的清凉油、风油精最流行,经常有酒店的服务员、门卫、海关的工作人员等人比比划划地讨要。很难断定这些行为是好是坏,如果放开了心态看,这未必不是好事,就像口香糖是美国文化的代表,清凉油已经成了中国的符号,这说明大批中国人的旅游行为已经将中国文化传播海外了。</p><p class="ql-block"> 感觉中,中国人的好凑热闹、爱拉关系、喜开玩笑的行事特点与埃及人的处人习惯可能对上了号,所到之地处处看到埃及人与中国人打招呼。据说当地人很少与日本人、韩国人这样互动,因为日本人韩国人经常板着脸不理人。当然,埃及人的热情中也不失一些商人的小狡黠。在开罗的汗·哈利利市场我们看中了一个手工铜盘,店主报价850埃磅,我还价给200埃磅,店主立即收起货,并不满的说:“你,阿里巴巴嘛!”大家哈哈大笑。后来我加价至300埃磅,店主加价至350埃磅成交。也不知这个盘子买得是贵了还是便宜了,但我们确是享受了一次还价的快乐。与埃及人多少有些接触了,反倒更多了些疑问,这是些生活很随和友善的人群,为什么在这样的人群里还会产生不要命的恐怖分子?这还真是一种现实的威胁。在卢克索,每辆旅游车上都随车派上了一位携带短冲锋枪的旅游警察,为的是要保护游客的安全。随车的警察都非常和善,但荷枪实弹确与旅游的轻松不合拍。</p> <p class="ql-block"> 除了古迹,浮光掠影地观察埃及的社会生活,也是一道特殊的风景。这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是一道能引发人思考的社会画面。我想说的是埃及的环境。从旅游车上看出去,开罗市和埃及农村的市容乱、脏、差让人触目难忘。道路上汽车争道的疯狂让人惊心,交通几乎是没有规则。大多数住宅都是半截楼,许多没有门窗的楼筒子里仔细一看竟然有住户。楼与楼之间到处都是垃圾场,更多的垃圾还堆砌在矮一些的楼顶上,这种垃圾戴帽还真是奇观。不仅是有人住的地方,埃及的垃圾几乎撒遍了全国,沿红海的公路行车,公路边沙漠里的蓬草上挂满的都是塑料垃圾袋。金字塔如此著名的景区里公共厕所像中国老式农户的猪圈。开罗城区的无序发展使金字塔已被破败的楼群所围困。金字塔周边环境已不是我们想象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景色了。行走一路让人感到埃及人几乎毫无环境意识。在这里旅行,越走越让人产生疑问——一个建设了震惊世界的金字塔和卡纳克神庙的民族就是成长在这样一个埋汰的环境中?社会的环境管理是一个标志,它的落后反应的是这个国家政府管理能力的极其欠缺。</p> <p class="ql-block"> 我想,我们一些研究社会制度演进的人,应该去看一下埃及这类国家的生存环境状况,由此可以引伸出一系列有意思的社会学课题让人探索。比如说:</p><p class="ql-block"> 像埃及这种国家或民族还有希望向高素质的民族或国家转进吗?</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衣食足知荣辱,经济发展了人就会自动地变得文明了吗?</p><p class="ql-block"> 靠所谓的民主政体能够让一个民族从一个混乱无序的存在向福裕有序转化吗?</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社会及人群还有可能产生或者如何产生一个有效的政府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凡是到埃及旅游的中国人无不是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观照背景来到埃及的。埃及的脏乱让人想起了三十年前的中国,当年的中国并不比埃及强多少,而现今的中国已经能有大群的人跑到万里之外来旅游了,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建设面貌埃及这类国家已经无法比较。不知到了埃及的游人是否想想这背后的原因。有心的人可能会做出多种多样的解释——政府、政党、民族性、人性差异,等等,等等。可能会有一系列文章都不会说得清。我只是想说,将我们在埃及或其他不同的国家看到的转化成一系列的问题,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国家和社会以及我们走过的路,这可能是我们从旅游途中最有价值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