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三江行,探访挠力河湿地</p><p class="ql-block">2024年八月末,我再次回到三江平原垦区,提出要看湿地。老友长波笑道:“这么多知识青年回访,提出要看湿地的,你还是独一份”。在友人刘长波、孙长征的协助下,我们去探访了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七星河和挠力河的两个区段,并与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部分交流。</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为了应对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人们进行了广泛深刻的讨论与反思,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国在经历八九十年代的高速发展后,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同样触目惊心。1995年,中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背景下,三江平原的垦荒事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再次凸显。自五十年代始,北大荒垦区的大开荒大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昔日荒原沼淖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同时也使得这一地区原有的大量湿地退化消失。有观点认为,黑龙江后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灾害事件与此有重大干系。国土资源环境部门一直对缺乏限制的过度垦荒持有不同意见。这以后,国家陆续叫停了三江平原的垦荒活动,并设立了若干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湿地与森林草原、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调蓄水源、净化水体、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效应和经济社会效应。湿地作为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独特生物环境和天然基因库。占全球陆地面积6%—8.6%的湿地蕴藏着全球约40%的已知物种,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挠力河是乌苏里江左岸的较大支流之一,全长596公里,主河道如依其所有弯曲里程计算,全长有950公里,流域面积2.4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2年。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由长林岛、雁窝岛、挠力河和七星河四个省、地级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分布在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建三江分公司所属11个国营农场境内, 总面积约16万公顷。全境设有11个管理站,属于“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特大型湿地保护区。</p><p class="ql-block">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1047 种,动物539 种,是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目前保护区湿地生态正在逐步恢复。到2021年,保护区共完成湿地恢复面积20余万亩,其中退耕还湿18万余亩。</p><p class="ql-block">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平原原始湿地景观的一个缩影。保持着内陆湿地系统的完整性、自然性,保存了野生生物物种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在全球同一生物带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感谢上海知青张宝梁的精心制作,将大量杂乱的素材制作成为赏心悦目的视频。感谢同行的苟瑞民兄弟提供部分素材。更要感谢刘长波、孙长征两位兄弟的大力支持和热情相助,没有你们的相助,就没有这次的湿地探访。再次向北大荒的拓荒者、建设者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徐志坤 2024年9月</p> <p class="ql-block">幼鸟抚育的片段是七星河管理站工作人员拍摄提供的,可以看到是人工搭建的架子,无人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很大的一群白鹭,目测应有百余只。只可惜离得太远,拍的不太清楚。</p> <p class="ql-block">放大看,也是一只白鹭,在自己的领地中漫步。</p> <p class="ql-block">远山是完达山,眼前是挠力河湿地。鸟儿从空中掠过,秋风低沉的呼叫声中,万物都在各自忙碌着。</p> <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开着小艇,载我们到湿地深处,观看七星河水域美妙景观。</p> <p class="ql-block">有句话说,人们往往是失去了之后,才懂得失去的珍贵。湿地如此,其它也如此。看看眼下,看看身边,看看我们的周围,正在我们眼前被慢慢丢失的,正在被某些人遗弃的,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