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华法令抗凝是心内科等常用的抗凝剂,但是,华法林在中国的使用率非常低,文献报道在房颤患者中不超过10%。</p><p class="ql-block">导致华法林在临床中治疗率较低的原因包括:治疗窗窄、剂量变异性大、与其他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需要实验室监测等。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临床医生往往高估了华法林的出血危险,而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肾内科医生也应该加强对华法令抗凝的了解</p><p class="ql-block">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及其2,3-环氧化物(维生素K环氧化物)的相互转化而发挥抗凝作用。凝血因子Ⅱ、Ⅶ、Ⅸ、X需经过1一羧化后才能具有生物活性,而这一过程需要维生素K参与。</p> <p class="ql-block">华法令抗凝的剂量和监测:</p><p class="ql-block">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凝血酶原、因子Ⅶ、因子X的抑制程度。在华法林治疗最初几天内,即主要反映半衰期为6h的凝血因子Ⅶ的减少。随后,PT主要反映凝血因子X和因子Ⅱ的减少。</p><p class="ql-block">2、华法林抗凝强度的评价采用INR:</p><p class="ql-block">INR是不同实验室测定的PT经过实验室敏感指数(Local ISI)校正后计算得到的,因此,不同实验室测定的INR具有可比性。</p><p class="ql-block">1. 抗凝强度:华法林最佳的抗凝强度为INR 2.0~3.0,此时出血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均最低。不建议低强度INR<2.0的抗凝治疗。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提示INR<2.0时房颤并发卒中的危险明显增加。因此《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中推荐的华法林抗凝强度均为INR目标范围2.0-3.0。</p><p class="ql-block">3、华法令的初始剂量:</p><p class="ql-block">随华法林剂量不同口服2~7天后出现抗凝作用。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治疗与血栓预防指南第9版(ACCP9)建议,对于较为健康的门诊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10mg,2天后根据INR调整剂量,主要来源于VTE的治疗研究。但与西方人比较,亚洲人华法林肝脏代谢酶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的平均华法林剂量低于西方人。中国人房颤的抗栓研究中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大约为3.0mg。</p><p class="ql-block">1)建议中国人的初始剂量为1.0~3.0mg(国内华法林主要的剂型为2.5 mg和3.0mg),可在2~4周达到目标范围。</p><p class="ql-block">2)某些患者如老年、肝功能受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高风险患者,初始剂量可适当降低。</p><p class="ql-block">3)如果需要快速抗凝,如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急性期治疗,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重叠应用5天以上,即在给予肝素的第1天或第2天即给予华法林,并调整剂量,当INR达到目标范围并持续2天以上时,停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p><p class="ql-block">4)剂量调整:</p><p class="ql-block">治疗过程中剂量调整应谨慎,频繁调整剂量会使INR波动。</p><p class="ql-block">1.如果INR连续测得结果位于目标范围之外再开始调整剂量,一次升高或降低可以不急于改变剂量而应寻找原因。</p><p class="ql-block">2.华法林剂量调整幅度较小时,可以采用计算每周剂量,比调整每日剂量更为精确。</p><p class="ql-block">3.INR如超过目标范围,可升高或降低原剂量的5%-20%,调整剂量后注意加强监测。</p><p class="ql-block">4.如INR一直稳定,偶尔波动且幅度不超过INR目标范围上下0.5,可不必调整剂量,酌情复查INR(可数天或1~2周)。</p><p class="ql-block">4、华法令的监测:</p><p class="ql-block">1)住院患者口服华法林2~3天后开始每日或隔日监测INR,直到INR达到治疗目标并维持至少2天。此后,根据INR结果的稳定性数天至1周监测1次,根据情况可延长,出院后可每4周监测1次。</p><p class="ql-block">2)门诊患者剂量稳定前应数天至每周监测1次,当INR稳定后,可以每4周监测1次。如果需调整剂量,应重复前面所述的监测频率直到INR再次稳定。由于老年患者华法林清除减少,合并其他疾病或合并用药较多,应加强监测。</p><p class="ql-block">3)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INR的监测频率如是服用华法林INR稳定的患者最长可以3个月监测1次INR。</p> <p class="ql-block">4、华法令的监测:</p><p class="ql-block">1)住院患者口服华法林2~3天后开始每日或隔日监测INR,直到INR达到治疗目标并维持至少2天。此后,根据INR结果的稳定性数天至1周监测1次,根据情况可延长,出院后可每4周监测1次。</p><p class="ql-block">2)门诊患者剂量稳定前应数天至每周监测1次,当INR稳定后,可以每4周监测1次。如果需调整剂量,应重复前面所述的监测频率直到INR再次稳定。由于老年患者华法林清除减少,合并其他疾病或合并用药较多,应加强监测。</p><p class="ql-block">3)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INR的监测频率如是服用华法林INR稳定的患者最长可以3个月监测1次IN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