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烟台 <p class="ql-block">12点40几落地烟台,莫名的觉得烟台的海岸线和珠海的有点像,估计海边的城市都是大差不差吧。</p> <p class="ql-block">飞机上看,“烟台”这两个字略显小气了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站 养马岛</p> <p class="ql-block">养马岛,传说是秦始皇当年养马的地方。小红书上说岀片圣地,还可以看到果冻海,现实和网传相差太大,不过也是因为时间有限,太阳底下气温太高吃不消,很多网红出片点也没逛到。回来之后又在讨论养马岛的经典雕塑上到底几批马,然后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站 所城里</p> <p class="ql-block">入夜的宣化门,和某某灯展搭的门楼很像,虽然看着有点假里假气的,但是宣化门确实是有历史的,往前还能追溯到明代。</p> <p class="ql-block">所城里,老把它念成所里城😂。所城里(古时也称奇山守御千户所)是烟台的老城区,这里曾是明代海防重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变为居民生活区。所城里保留了很多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可惜我们也是晚饭过后才逛的,很多小景晚上拍不出效果,那些古民居里的非遗文化馆都关门了,也就沿着曾经的军事专用道走走逛逛。</p> <p class="ql-block">酒香不怕巷子深,书香怎么办,靠这个大红心呗😊。这颗心在小红书上可火了,本来也没想着晚上能找着它,就是在某个瞬间突然想起有这么一颗心,然后正好又走在某个巷子的深处,一转头,嘿,看着了,突然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站在宣化门楼上看街道,灯火辉煌,挺热闹。</p> <p class="ql-block">其实能利用起一面墙做为打卡地也是挺好的,如果能把墙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电线收一收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明代马槽,看着是不是很眼熟?像不像你吃饭的那个盆?😁</p> <p class="ql-block">朋友圈看到的时候就一直想喝来着,据说超级难喝,在尝过之后感觉用“超级”两个字来形容是不准确的,对我来说顶多只能算难喝😬,比气泡水少了点味而已。</p> <p class="ql-block">落地烟台也就只有半天时间,新认识了“罘”这个字。名字很孤独,实际一点也不孤独的“孤独的鲸”,长的像国外建筑的渔人码头,有着百年历史的朝阳街,一整面爬满熊猫的墙…都没时间打卡。对于烟台整个城市印象也只停留在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这两种水果,虽然国道两旁最多的还是苹果树,只是还没到果子成熟可采摘节点,也就没能吃上今年的红富士。</p> 第二天 威海 <p class="ql-block">历史课本上的近代史部份,“威海”是个荣辱与共的存在。明朝为了巩固海防,设立了威海卫,意思是“威震海疆”,也就有了现在的“威海”。</p><p class="ql-block">威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诞生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也是甲午战争后被列强侵占并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想想,不知不觉中,“七子”竟然已经走过“三子”了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站 火炬八街</p> <p class="ql-block">火炬八街,过了暑假仍是人从众…完全就是一个人工景点,主打一个“路的尽头是海”。其实广西北海这样的景很多,随意一条小巷都能通向海边。只是北海的网红景点打造力能力不如威海。</p> <p class="ql-block">来都来了,出个海…船主会给三根火腿肠让游客喂海鸥,这个湾里海鸥不多,也都胆小,就在低空转悠转悠。</p> <p class="ql-block">风吹又日晒,自由又自在。</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知道“老板”鱼,活“老板”贵,死“老板”便宜,有事没事吃个“老板”,味道还行。不知道山东的鱼是不是都喜欢和豆腐一起煮,反正在烟台和威海的几顿,都是鱼和豆腐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站 刘公岛</p> <p class="ql-block">前往刘公岛的客船,这里是懂怎么让游客心甘情愿的掏钱的,花个10元可以上甲板看风景,也可以花钱买火腿肠喂海鸥。</p> <p class="ql-block">这段海路上的海鸥感觉已经很习惯游客的投喂了,胆大、心细,一不留神手上的火腿肠就被叼走了。有时候真想顺手就抓只海鸥下来烤烤吃。😁</p> <p class="ql-block">不过20分钟,在海鸥伴飞下登入刘公岛。刘公岛是威海市的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明、清至解放前诸多海上战事发生于此,也是清朝北洋海军(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的屯泊基地及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p> <p class="ql-block">1894年,是中国的甲午年,中日双方于8月正式宣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了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p> <p class="ql-block">画中是大寺安纯被清军炮弹击中,毙命摩天岭的场景。大寺安纯是一个极度狂热的战争分子,以凶狠冷酷著称,他下令屠杀旅顺2万余平民,是旅顺大屠杀的元凶。也是甲午战争中第一个被清军击毙的日本将军。</p> <p class="ql-block">“金戈铁马英灵在,倘借神力旋乾坤。”参观了甲午战争博物馆心里五味杂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特别映像深刻。邓世昌本有活命的机会,但他选择与“致远”舰及全舰官兵一同牺牲殉国,顺道还带走了前来营救他的爱犬……在那个年代培养一个优秀的海军管带也是不容易的吧…</p> <p class="ql-block">定远舰是清朝北洋水师的主力舰之一,它作为一艘铁甲舰,最大的特点就是厚甲、重炮,防护力强大,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巨舰”。现在这艘是定远舰的复制品,真正的定远舰在当时被日本鱼雷艇击伤搁浅后,丁汝昌、刘步蟾为了战舰不落入敌人手里,下令将战舰炸毁。可惜炸药破坏有限,甲午战争之后,定远舰被日军大肆拆卸,武器与舰材被当作战利品运去日本,剩余残骸沉于海底。</p> <p class="ql-block">拆卸的舰材运到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后改了一个别墅叫“定远馆”。它所用的主要木材是定远舰的舱壁和甲板,大门是用定远舰的舱壁装甲板,窗框上的支撑梁是定远舰的两根桅杆横桁,头部还套着系缆桩,钢制的护壁是定远舰的船底板,廊下外面配着的护栏是定远舰的长艇划桨。浴室和卫生间本来是从定远舰上整体移来的,浴室使用了定远舰弹药库的大门,因为年久失修,这部分建筑已经在上个世纪末被拆毁重建,拆卸下的部件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了。</p><p class="ql-block">还有定远舰舰长室的办公桌,被改成了放置香火钱的供桌。定远舰的舵轮被改造成咖啡桌。</p><p class="ql-block">在2014年甲午战争120周年时,“定远馆”被拆旧翻新过,现今2024年又是十年过去了,“定远馆”也不知道被拆旧翻新成怎么样了,原有的舰材是否有被丢弃。</p> <p class="ql-block">感觉去日本旅游,“定远馆”是最应该看一眼的地方。真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将定远舰的遗骸接回来。</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博览园的海圣殿供奉着刘公刘母,传说在汉代刘公、刘母曾多次搭救海上遇险船民,渔人为感其恩,在岛上为刘公刘母建造了一座祠庙,后来李鸿章和刘公岛护军统领张文宣捐款又重修了刘公庙。清军打仗也想着靠刘公刘母的保佑,也不想清政府从上而下的腐败,只顾自己享乐,连军需补给都给占用,本来军事力量不够,还被朝廷克扣,北洋海军注定就是一个悲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来形容北洋海军也是一点也没差的。</p> <p class="ql-block">中华海坛,中间那个柱子是定海神针,在甲午海战古战场建中华海坛,总觉得和天坛、地坛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多少存在着祭祀作用的吧。</p> <p class="ql-block">落后就要挨打,在绝对实力面前,再多的神佛保佑都是空谈。好在今天我们有驱逐舰、护卫舰、两栖作战舰艇等,更有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航空母舰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除此之外还有核潜艇、常规潜艇、补给舰等,无论是在舰艇的数量、技术还是在作战能力上,我国海军的潜力和实力毋庸置疑。他们严守祖国海域,保卫海洋国土,维护海洋安全,捍卫海洋权益,再也不怕甲午之殇重演。</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上能逛的地方其实还挺多,像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纪念馆,水师学堂,龙王庙等等,因为时间的关系都没能去增长见识,只能留着下次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站 大相框及大海轮</p> <p class="ql-block">威海的网红大相框,好多人好多人,要想避开人群确实有点难,问小贩有偿借了一串气球咔咔一顿拍,量变总能引起质变的,哈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号称千万吨的大海轮。今天晚上就坐着它穿越渤海海峡,到达大连。</p> <p class="ql-block">船太大,拍不了全貌,只能找个网图来看个外观。</p> <p class="ql-block">二等B仓是两张高低铺,床上有厚毛毯和枕头,可以睡四人,再带一个独立洗漱卫生间,相比大通铺和硬坐,算是比较好的了。只是船上条件有限,加上第一次坐船过夜没经验,其实还是需要自己准备一些一次性床单被套这类的,床上卫生还是有点小问题的,至少枕头和毛毯我是不大敢直接用的。</p><p class="ql-block">甲板上回房间已经晚上11点多了,船出了公海手机就没了信号,不懂麻将扑克的就只能睡觉。问了船员得知第二天早上5点左右能靠岸,寻思着早点起来上甲板看完海上日出再下船,提前养好精神也蛮好。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船仓隔音不好,门外有点动静都听的一清二楚,房间有通风口,晚上不盖毯子又有些凉,几次一折腾,一晚上基本也没怎么睡,索性起来兴冲冲的跑到甲板上等日出,结果没差点被海风刮跑,周边也是黑七麻乌的啥也看不见,简直坚持不了一秒的回了船仓。</p> 第三天 大连 <p class="ql-block">船靠岸了后才发现大连下着雨,还不小,天上的云层很厚,能看的到日出才怪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站 棒槌岛</p> <p class="ql-block">稍作休整后,前往棒槌岛。景区小公交开起来咻咻咻的,大连啊,辽宁了,跨省了,确实凉快,都有点凉飕飕的了。</p> <p class="ql-block">“拍照搭子”首次合体。</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山,有海,有岛,有滩,因为海面上有个像洗衣服时用的棒槌而得名,这里也是国家领导人避暑疗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站 星海广场</p> <p class="ql-block">曾经不止一次在老板嘴里听到大连女骑警,也是很想来个偶遇开开眼界,可惜没这个机会,鸽子倒是喂的不少,本想用喂鸽子的杂粮喂海鸥,结果人家根本看不上。</p> <p class="ql-block">有人喂鸽子,就有人在捡海星。不得不说,这黑漆麻乌的海星,长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点也不正经,像</span>加了红辣椒的臭豆腐似的,一点也不敢碰,总觉得软绵绵的,随时会变形。😌</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无字天书”,中间低两头翘起,像个滑板场地似的,离建筑边缘画了一圈的警戒线,一旦过界就有警察拿着大喇叭提醒。两头翘起有一定的弧度,人越往高处越容易滑下来,奇怪的是只要盯着手机不看路的走,就能走出平路的感觉来,而且还不会打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站 海洋世界</p> <p class="ql-block">大连圣亚海洋世界,用的是四馆联票,对于刚去过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我们来说,这个海洋世界不是一般的小。</p> <p class="ql-block">特意去看了大网红卡皮吧啦的真身。不光是它的漫画形象十分的可爱,它那优秀的情绪管理简直就是我的偶像。只是现在的它脑袋上少顶了一个橘子感觉像少了点东西,没看到头顶橘子的卡皮吧啦也是有点小小遗憾的呢。也不知道去撸一把它的脑袋,它会不会生气。</p> <p class="ql-block">最值得一玩的还是海底世界,可以穿潜水服在鲨鱼缸里潜水,当然外面是有保护笼子的,那场景看着和《消失的她》十分相似。还有海底观光隧道,不用自己走,全程都是输送带,拍个照片还得靠人工倒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四站 俄罗斯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风情街上的商店基本开到晚上9点半,我们9点到风情街,除了而尔几家特产店还在营业中,其余比较有特色的专卖店都已经熄灯打烊了。风情街不长,两边是俄式风的建筑,有点像城堡,沿街还有不少的拍照打卡的小景,晚上灯光不明下很难出片,建议大白天逛的好,一生要出片的中国女人啊,都被夜晚打败了。</p> <p class="ql-block">属于46楼的风景。不得不吐槽一下大连皇冠,效率太低,海洋世界出来到酒店已经下午2点了,直到办好入住都已经4点了,本想把行李放到房间后直接去俄罗斯风情街逛街的想法就没了,白白浪费最佳拍照光线的时间。好在房间不错,窗外风景也不错。</p> 第四天 旅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站 旅顺口军港</p> <p class="ql-block">旅顺口,当年李鸿章说“旅顺一口,天然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众有千军万马,断不能破”。旅顺口形似“拥抱”的姿势,左侧是黄金山半岛,右侧是老虎尾半岛,中间断开一个口,一次只能容纳一艘百年前的战舰通过。反正今天的辽宁舰是进不来的,口不够大,水不够深。😀</p> <p class="ql-block">非常形象的老虎尾。</p> <p class="ql-block">白玉山原本叫西关山,相传李鸿章站在这座山上问当地的官员对面的山的名字,官员回道名曰“黄金山”,李鸿章就说既有黄金,当有白玉,官员立马回道站着这座山就叫“白玉山”。当地老百姓亲切的称此山为“马屁山”。站在白玉山上可以俯瞰旅顺军港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白玉山塔,刚开始我们以为是灯塔一类的建筑,还想着跟它合影,后来被导游劝阻,在导游的普及下才知道,它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修建的“表忠塔”,是用来向日本天皇表示衷心的。塔从外形上看就像长明的蜡烛,塔高66.8米,象征日俄战争中总共死在这里6万6千8百名日本人,白玉山塔实际上是祭祀用的塔。本来还好奇为什么不把这玩意给炸平了,但是导游说,炸掉了,当热度不在的时候,历史也就会被湮灭了。也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白玉山塔可是见证日本侵华罪证的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站 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属于遗址类博物馆,原监狱是1902年由沙俄始建,1907年日本扩建而成,是真实使用过的监狱。不要以为这是关押日本和俄国这种侵略战犯的地方,反之它是关押中国同胞和爱国人士的人间炼狱。</p> <p class="ql-block">牢房走廊上的“铁窗”。</p> <p class="ql-block">牢房天窗,下口大上口小,四壁光滑,除非从空中吊锁下来,不然想从里面爬出去,是天方夜谭。</p> <p class="ql-block">每每写到日俄监狱,就感觉回到参观那天,沉重,压抑,特别窒息。第一次进监狱,第一次站在高墙底下看天空,第一次近距离的细看各种刑具,第一次走进曾经绞杀过人的绞刑室……几停几写,很多场景对于我们这种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人来说,根本无法想象。9月的阳光,晒在身上仍是有些灼热,犹记得走出监狱站在阳光下时,精神恍惚,脊背发凉,史书上写的再惨烈,不如自己亲自来看一眼的冲击力大。</p> 路上那些美食 <p class="ql-block">听过不少次说鲅鱼饺子好吃,这次也算是吃到了。怎么说呢,不腥,但又有鱼味。好吃和不好吃没办法做什么评价,毕竟第一次吃,也没个对比之类的,但是这家老板拌馅的功力不错,蔬菜馅的都能吃着味。</p> <p class="ql-block">这是有史以来吃到的最大一个馒头,比我整个脸还大,白白软软,吃起来还有股奶香味,有点像在吃烤面包。北方的馒头真是不一样,又大又好吃还好用,电视里男扮女装的时候把馒头放胸上,是真的可行的。</p> <p class="ql-block">海菜蒸饺,海菜不是海带,吃着味道有点像海带,实际比海带要薄,有点类似裙带菜的那种。可能吃的是酒店做的,味道也还行,没什么特别的记忆点。</p> <p class="ql-block">东北“南方”铁锅炖。一锅炖鱼,一锅炖排骨,<span style="font-size:18px;">菜量是真真大,吃不完根本吃不完。</span>建德别的菜可能不行,但是鱼基本都是家家好吃,所以在外吃鱼就很容易拿建德的鱼做对比,那外面的鱼也确实差点意思。但是锅贴玉米饼子却是味道不错,还有超级大的排骨,超级入味的粉条,味道杠杠滴。</p> 后记 <p class="ql-block">“拍照搭子”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归队,感谢队友们的包容,此处应该@蒋总,三缺一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9.9-9.12</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