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素感悟之一零二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冷茶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当时虽不懂其中意,犹如同样小时候听说的“杀猪杀尾巴,一人一杀法”一样,只知道这世间凡事各有各的门道。</p>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对“道”的认识就比较感性直观了,认为山间有羊肠小道,平川有宽阔车道,再后来见到火车知其有轨道,再后来坐了轮船、飞机,知道了航道。</p><p class="ql-block"> 再再后来对“道”由感性变得更理性,对“道”的理解也更加宽泛了,知道了火箭有弹道,卫星有星道......由是我更深刻地领悟到自然天体有序运行都有其道。不按道行,宛若十字路口没有交警或红灯,杂乱、拥堵、撞车是必然的。</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闲时翻翻国学书籍,对“道”又有了更高层级的理解。明理了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之分。并明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 <p class="ql-block">  正是有了前面这些国学知识的积淀。在理解《素书》中“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之意就显得容易了些。</p><p class="ql-block">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从现实和字面去解,把“行”理解为“行走”、“涉大川”,把“道”理解为“路”的话,那其意即为人若想迈开腿远行,虽说“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从多了就成了路”,但无路状态下的开拓者是艰难的,有路就好,无路则难行,走大路比走小路强。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但若将其“行”理解为“行事”、“干事”,那么这个“道”就不仅仅指地的路了,它可理解为“门道”、“门路”。人常说“熟人多吃二两豆腐”,他比你多吃二两豆腐,就说明人家比你有“道”;别人比你清闲还挣得银子多,说明人家比你有“道”;同样的一件事,人家比你做得又快又好,也说明人家比你有“道”.......这也就是人常说的“门道”。</p><p class="ql-block"> 再如若将“行”看做是干一番大的事业,那么这个“道”就要理解为顺应人地天自然法则的“大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得“天时、地利、人和”,否则你将行不至远,大业难成。</p> <p class="ql-block">  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走路、行事、创业,一定要重“道”。行路是既要前路光明利涉大川,又要给自己留点后路,进退自如;行事上要广结善缘,你将事事顺畅,万事如意;在成就大业上要顺利自然之大道,即应民心、借地利、顺天理,你将大业可成,百福可归。否则,将一事无成,甚至凶险不断,百祸缠身。所有这些,不是什么神灵的威力,而是受自然中蕴育的“道”所左右的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