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河情深

水木年华

<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纪念建国75周年!</p> <p class="ql-block">  大沽河,誉称青岛市母亲河,是我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由于工作关系,有幸走进了大沽河,较深入的去了解了大沽河。大沽河的发源地、大沽河的人文景观、大沽河的工程全貌,都深埋在一串串的脚印中、烙印在沽河人的脑海里,也有了深深的沽河情结。</p><p class="ql-block"> 大沽河古称“古水”,发源于烟台市招远阜山,从北向南弯弯曲曲流经青岛市莱西、平度、胶州、即墨、城阳三市两区,由胶州湾入海,干流全长199公里,在防洪排涝、水资源拦蓄、生态改善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即墨位于大沽河左岸,与平度、胶州以河为界,境内全长35.5公里,流域面积825.6平方公里,流经段泊岚、移风店两个乡镇。 </p><p class="ql-block"> 大沽河即墨段有很多美丽的人文景点,比如秦王李世民挂甲树、黄戈庄张柄寺、沙埠古柘林、女儿村的传说等等不一而足。每每工作经过这些位置,不由得停车驻足,再温习一下历史典故;偶然路过的话,也尽量抽时间绕一绕远,过去看一看,跟同行者、跟朋友家人,聊一聊美丽的沽河文化、谈一下日新的沽河发展。</p><p class="ql-block"> 千年荆棘树、百年古槐林、长青的古柘……历经久远,非常神奇的存在着。每每光顾,让你感悟大自然的造化、领略即墨西北洼的神韵。其实,最令我流连忘返的还是黄戈庄的千亩古槐林,工作之余,常偷闲去溜达一圈。徜徉在大沽河沙堤之上,踩着软软的黄沙,闻着甜蜜蜜的槐花香,吹着夏日凉凉的小风,仰望着一棵棵恣意生长的百年高耸大树。透过树叶的斑驳光影打在身上,慵懒的、沁人心脾的,人也为之放空了。这时候,什么也不去想,物我两忘,仿佛这世界就是我的了;也可以什么都去想,静静的冥思,一切是如此美好通透。五月,槐花最盛的时候,微风习习,走在古槐林荫中,一片片雪白的槐花如雪花般随风簌簌洒落,心为之而感化了,这就是我的“五月雪”了!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陶渊明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想也不过如此意境而已吧?!</p><p class="ql-block"> 沿着大沽河堤防左岸女儿村南去两三公里,大沽河岔河老所的办公室楼依然健在,只不过门口的防汛指挥部牌匾不见了。院内的玉兰树、紫叶李依然茂盛着。走过横跨引水渠道上的铁桥,见到老岔河所院子里那几棵亲切的白杨树,长得极其壮实,一个人更抱不过来了;还听说中岔河村的老乔书记已经不在人世了,十多年前经常带着我们一起玩的……</p><p class="ql-block"> 回家翻看,我的旧电脑里依然保存着好多的老照片。有现在已不见踪迹的护堤房、原水集水井群、改建前的岔河橡胶坝、修复中的雨淋沟,有黄戈庄古槐林、茂盛的芦苇丛、戏水的野鸭子、翩飞的白鹭、院落里的玉兰花开……一帧帧照片,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深情,往事宛如就在眼前。忘不了96年小吕险工护岸始为水利人的铿锵激情,忘不了98年岔河橡胶坝初建的汹涌波浪,也忘不了2001年袁家庄跨沽河架桥时轰鸣的钻机声,更忘不了2012年沽河综合治理数月不夜的灯火……多少个台风降临的不眠之夜,多少次暴雨中的砥砺前行,多少回清河行动披星戴月……</p><p class="ql-block"> 有幸见证了沽河3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青岛市大沽河综合治理、省级美丽示范河湖打造、星级河段创建,大沽河实现了几代水利人心中的梦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建设成了贯通青岛南北的防洪安全屏障、绿色生态长廊。</p><p class="ql-block"> 从弯弯曲曲的沙堤到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防,从杂草丛生的河滩地到姹紫嫣红的生态护岸,从常年断流淤堵的河道变为鸥鹭翔集、鱼翔浅底、碧波荡漾的生态河……19座新式拦河闸坝,犹如一条条巨龙,巍然横跨在沽河之上,砌石堰、翻板闸、橡胶坝等等多种型式,形成了一闸一景观、水碧万顷。最美采用护目镜式闸型设计的大沽河移风九孔拦河闸,单孔净宽25米、总宽285米、闸门高5米,是亚洲最大的弧镜式拦河闸,也是青岛水利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九孔闸门的每个闸门像一块弧形眼镜片,通过闸门的升降来蓄水放水,弧形闸门起落时带起水帘,如同彩虹,是很美的观光水闸。建成后,这里成了旅游爱好者的网红打卡点,平常很多人在此驻足、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再次漫步沽河大堤,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就让我化作河坝上的一棵绿树吧!永远地陪伴着你、默默地守护着你—美丽的沽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