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4年鹏城教育名家培养工程研修班北京站培训第五天。前四天,研修班学员们聆听了多位教育大咖的讲座,进行数次的学习心得交流,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秋天的北京,天气多了些凉爽。根据安排,全体学员上下午分别参观了北京市的两所名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中学。走进知名学府,与名校长对话,感受名校先进办学理念和治校经验,拓展了视野。</p> <p class="ql-block"> 北大附中位于海淀区,创办于1960年,是北京大学四级火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秉承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培育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领军人才。</p> <p class="ql-block"> 校园色彩搭配浑然天成,给人一种很舒缓的感觉。校园内的雕塑文化深厚,故事鲜明,展示“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学风。该校非常重视体育及艺术教育,体育馆独具特色,可以同时开展篮球、曲棍球、羽毛球、排球及健身等不同的运动,学校充分利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各种资源,开展服装设计等教育。</p> <p class="ql-block"> 陈亮副校长以《关于新高考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强调新高考既要看到显性的新,更要发现隐性。他认为,新高考育人模式要涵盖以下四点:创新教学组织管理;优化课程事实;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此外,陈副校长还从书院管理模式、选课设计、走班制度等角度与研修班学院进行了分享与互动。</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位于东城区,创办于1953年。学校校训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学校环境优雅,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学校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学校舞蹈队多次代表学校到人民大会堂参加表演;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多个英美等国家建立为友好学校并积极开展交流活动。研修班学员观看了学校宣传片,初步了解学校办学特色。</p> <p class="ql-block"> 王祺校长以《新课标背景下的学业质量评价改革》为题,与全体学员分享了该校质量评价改革的实践。他围绕学业质量评价改革背景、学业质量与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功能、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业质量观等角度,表示评价一定要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核心素养两个核心来开展质量评价。</p> <p class="ql-block"><b>收获心得</b></p><p class="ql-block"><b>宝安区燕川实验学校许二平校长</b>心得:北大附中作为北京市示范高中,是北京大学四级火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领军人才。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丰富的课程体系和相对自由的选课系统让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作所为都要自己来承担结果。这里会教会学生一个理念,自己的未来只有自己来负责,老师和家长无法取代学生自己。 </p><p class="ql-block"> 通过实地参观提验,深刻体会到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课程改革是通往这一目标的核心路径与方法论。课程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载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成长跑道,学校一定要致力于建设丰富的课程体系,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贯彻实施,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才能有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 <b>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王玉付</b>心得: 作为一名校长,必须要增强对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清晰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北大附中副校长陈亮作了主题为《关于新高考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讲座,提出在新高考育人模式下,创新教学组织管理、落实课程建设、加强对学生成长指导及强化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探索,并提出了新高考下北大附中的五点思考,关注学校育人目标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北京市五十中学王祺校长作了主题为《新课标背景下学业质量评价改革》讲座,分别从改革的背景、标准、功能及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业质量观等,强调系统化、结构化及跨学科的整体教学体系,把学科教学目标和教育育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校教育的育人价值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p><p class="ql-block"> “五育并举”落到实处。北大附中校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属于学生教室之外的空间较大,占有50%以上。北大附中克服地面空间不足,而向地面以下拓展空间,全部用于学生体音美等素养发展的场地。北京市五十中学也充分利用其他空间,用于学生素养发展等。另外,北大附中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的便利条件,与各院合作共建社团等,更增加孩子们的兴趣和认知。两所学校里,学生的科技创新中心,创客空间、理科实验室、校园电视台等等,也都是孩子们喜爱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京师问道胜其力,名校学习拓视野。一天时间,北京两所名校的体验与交流。我们对教育似乎又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虔诚、多了一份执着。</p><p class="ql-block">——END——</p><p class="ql-block">撰稿:李青海</p><p class="ql-block">图片及供稿:第五组(詹 翔、陈扬彬、张 乐、许二平、尹志波、张 波、王玉付、李青海)</p><p class="ql-block">审核:詹 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