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行漫记之三——五大连池之旅

杨千里

五大连池景区位于黑河市南面,距离黑河西南大约近280公里,是闻名遐迩的“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五大连池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是:五大连池最早称“乌德林池”,五大连池这个名字是从“乌德林池”演变而来。另一种说法是公元1719年—1721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碍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连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五大连池分别由莲花池(一池)、燕山湖(二池)、白龙湖(三池)、鹤鸣湖(四湖)、如意湖(五池)组成串珠状的湖泊组成。<br>  我对五大连池景区早已向往已久,此次黑龙江之行决定前往五大连池景区了却我多年的愿望。由于从黑河出发前往五大连池景区距离较远,我们清晨五点半就乘车前往五大连池景区,经过大约三个小时行程到达了五大连池景区之一的龙门石寨景区。 <p class="ql-block"> 1、龙门石寨</p><p class="ql-block"> 游览龙门石寨风景区是此行的第一站,进入景区,茂密的森林展现在我的眼前,林木茂密,遮天蔽日,白桦树、黑桦树、落叶松、红皮云松等高高耸立。由木板在火山熔岩上搭建的林间小路,蜿蜒曲折通向火山喷发熔岩凝固区的深处。沿木道前行,虽然林木茂盛、灌木丛生,但在森林间常见的小动物难以寻觅。我观其地形,猜测可能是因为火山石纵横交错,崎岖不平,沟壑密布不便于动物奔跑捕捉食物的原因所致吧,这只是个人之所见,仅供参考。沿林间幽静之木道徐徐前行,不久便到达火山石聚集区。当火山石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就被眼前火山喷发所带来的独特奇观所震撼。站在一块宽阔火山石台上,沿火山石向上观望,圆形的火山喷口依稀可见,火山石从天而降,如江河奔腾,浩浩荡荡顺势而下。火山石连绵不绝上接白云苍穹,下接连绵不绝无尽头之石海。真可谓是:巨石飞泻,势如千军万马;摧古拉朽,横扫三山五岳;气势磅礴,宛如龙吟虎啸。我蹲下细观眼前巨石,火山喷发时,岩石流动的痕迹依稀可辨。火山经过多次喷发和地震推移,火山石有的状如石柱,有的状如禽兽,有的如塔似锥,万般形态尽在其中。最为气势雄伟、景象壮观就是外形像古寨护城石一样高垒,酷似倒塌的古城墙,故此被称为龙门石寨。观赏完龙门石寨,由于时间所限,不能一窥其全貌,我只能就此折返而归前往下一个景区——五大连池第三湖之白龙湖。</p> <p class="ql-block"> 2、白龙湖</p><p class="ql-block"> 从龙门石寨乘车前往白龙湖风景区,大约行程半个小时就到达了白龙湖景区。白龙湖是五大连池第三池,也是五池中最大最深的湖,因白云倒影在湖中,呈乳白色而得名。到达白龙湖景区,为了能够节约游览时间,我选择乘坐游船游览。游船离开游船码头前往湖心驶去。我坐在游船上,观其四周,只见白龙湖被周围火山群环抱,湛蓝的天空白云飘飘,火山无尖与蓝天白云融合在一起,蓝天白云以及火山群的倒影映照在湖面上。碧绿的湖水、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黛色的火山群相互融合在了一起,浑然天成了一幅独特的天然水彩画呈现在我的眼前。原生态的画卷,每一处都散发出大自然的诗意,别一样的韵味在我的心间涌起。大自然的纯净在不知不觉间净化着我的心灵。畅游在这片仙境中,让我陶醉其中不能自拔。那山、那水仿佛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此时多么希望让时间静止,让这美丽的瞬间永留我的心间。游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前行,我特意到游船前方,眺望远方,广袤的土地黑土地上,14座火山突兀耸立在天地之间,像一个个擎天墩柱支撑着天际,仿佛是要阻止苍穹与大地相交融。从不同方位观看火山群,视野中的火山群风格各异,各领风骚,可谓是:高低远近各不同,白云缠绕尽葱茏。游船不久到达火山脚下码头,下游船前行不远就到了1779年——1721年老黑山喷发时的火山石遗迹。火山熔岩高低起伏静静横卧在哪里,从山脚到山顶连绵不断,可以想像到,当时火山喷发时滚滚熔岩,奔腾不息从山顶滚滚而下的情景是多么地壮观、震撼人心。出于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已经禁止游客进入熔岩景区,我们一行游客只能扫兴而归。</p> 3、药泉湖(北饮泉)<br> 游览完白龙湖,乘车前往药泉湖,到达药泉湖时已接近中午,天气比较炎热,但我游兴未减,前往药泉湖景区游览。药泉湖分南、北两个景区,分别为北药泉、南药泉。由于时间关系,根据出租车司机的建议,选择了游览北饮泉景区。进入北饮泉景区,通往景区的一段道路是用黑色的火山岩石铺成,用火山岩石铺路,也可以说是在全国是独一份吧。行走在上面,特别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正对景区大门,相聚约有一百米,建有亭楼一座,名为“益身亭”。据说喝北药泉的泉水可以强身健体,有利于身体健康,我认为这也是“益身亭”的由来吧。此景区有一个奇怪现象,有很多人提着水桶前来取水。在“益身亭”的右边,有一泉眼,上面架有一个用于人工提水的手摇辘轳,这种提水工具现在难以见到,就是见到恐怕七零后的人都不可能认识,可以说是一种文物,放在哪里吸引游客,以引起游客对过去的回忆吧。在辘轳旁边有自来水管,流淌的就是药泉水,当地人每天都在此取用矿泉水,他们的容器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见光。据当地人介绍,泉水中有着丰富的矿物质,遇见光就会产生化学反应,水里面的矿物质就会被氧化,矿泉水就不能饮用了。沿景区左边的道路前行,一道精巧的瀑布展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传说中的药泉山瀑布。瀑布长度也就十几米,高约二至三米,是从药泉山下二龙眼泉流出的泉水而形成。它和我见过的黄果树瀑布以及德天瀑布相比,显得那样渺小,微不足道,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它能在高寒地区零下三十多度气候下仍然雾气蒸腾、奔流不止,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赞咏!当地有诗为证:益身祛病水清清,多少涓流始注成。春日不如冬日好,风淞雪韵更含情。过药泉山瀑布,沿弯曲小径行走几十米看到了药泉湖。根据文字介绍,药泉湖是近300年以前火山喷发熔岩形成的堰塞湖,东西宽300米,南北长900米,平均水深2—4米,湖底有多处碳酸矿泉溢出,并由二龙眼偏硅酸矿泉水注入,水中盛产矿泉鱼,也是周围水稻种植的水源地。药泉湖四周杨柳环绕,清风拂柳,随风摇曳。无数白色的沙鸥在湖面飞翔或者掠水凌空。不远处的无顶火山倒映水中,湖鱼在山影中畅游,接受着药泉水的洗涤。湖的中间有一座火山石形成的小山,孤零零立在水中,显得是那样的孤独无助。沿湖边栈道深入到火山熔岩石海中寻觅奇景,黑色火山石杂乱无章静静横卧在哪里,形成了各种自然景观在等待人们的观赏,有“石兔洞”、“熔岩井”、“雷劈石”、“象鼻状石”等景观。如果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世间万物尽在其中。由于时间关系,在药泉湖只能像浮光掠影般的游览过,未能深入其中,一窥全貌。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br> 出药泉湖景区,饭点已过,五大连池景区虽然景区众多,但时间有限,不能一一游览,其余景点只能忍痛舍去,等有机会再来弥补此次游览之遗憾。根据出租车司机建议,在附近找一家做“药泉湖”湖鱼比较有名饭店就餐,特地点了一条“药泉湖”野生湖鱼。此饭店由于做鱼比较有名,就餐人数众多,都是奔着品尝湖鱼而来,经过较长时间的等待,所点野生湖鱼终于上桌。经品尝,鱼肉鲜嫩,味道鲜美,口感极佳,不愧为湖中佳品。虽然价格不菲,也值得品尝,免得留有遗憾。午餐过后,乃乘车返回黑河,准备前往下一站旅行目的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居住地——新生鄂伦春族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