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尊敬的《江城驿站》美友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家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看到驿站组织的《走进武钢》线下活动,非常的感动。特别是很多的“感想”征文的发布,看得我多次泪目。同时也唤起了自己对青春的美好回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1976年,由一名知青回汉进了武钢热轧厂,那年不足20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建热轧厂,是当年全国钢铁行业的重点工程之一。它与冷轧厂、硅钢厂(简称新三轧)合成列为国家“1700”重点工程。是由邓小平同志访日之后,引进的日本钢铁轧制装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国的钢铁工业史上,有两个里程碑式的改变都发生在我们武钢。第一次是毛主席视察武钢,让中国的钢铁事业有了起点。第二次就是“1700"的引进。改变了中国钢铁落后的窘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7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家尚不富裕,能够最大限度的拿出40亿来引进先进装备,实属罕见。武钢人不负众望,从74年破土动工到78年载负试车成功。仅用四了年时间,就提前优质地完成了国家交给的重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有幸参与了它的建设、安装和试车,见证了第一块钢板的轧制成功,第一圈带钢的产生。时至今日,那激动人心的场景,仍会不时地浮现在眼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第二代武钢人。如今第三代的武钢人又重新出发,把一个重工业、带污染的产业,改变成了全现代化、智能化的清洁工厂。让武钢在新的时代,仍然焕发着青春、放着光彩。作为曾经的武钢人真心地高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一名武钢的退休人,我深深地向《走进武钢》的每一位美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致以亲人般的问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致敬《江城驿站》的核心团队人员。因为: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追求流量的时候,你们仍对产业工人充满了敬意。骨子里永远透着对国家的深情的热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致敬莅临现场的每一位美友。因为:你们并非年轻,去到现场也非易事,但你们仍然有着深沉的情怀,用行动去支持和关爱着国企的未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致敬《江城驿站》里每一位关心武钢的美友。祝大家身体健康,每天与快乐同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请接受一位武钢退休人的致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