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雀楼

回家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为了一座古代名楼而专程去奔赴,中国的四大名楼从小就特别熟悉,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都去过了,从而对这座楼就更加的向往,更加盼望早日我去拜访它,双肩包绿皮车夜里十一点多就到了山西运城下辖的永济市,出了火车站没有出租车司机和住宿的围堵揽客,很平静地站前小广场找了一家小旅店,很便宜的房费住了下来,转天一早坐就上公交车出发鹳雀楼了。</p> <p class="ql-block">  透过车窗老远就看见这个楼了,多年的期盼到了眼前了心情也还不是很激动,图片上看得太多了,实景与脑子里的印象相当的吻合,一股欣慰鹳雀楼我来看你了。</p> <p class="ql-block">  入口广场假石堆山流着水,后边一块卧石标榜着景区等级,这里可以留个影,放下厚重的背包,自拍却怎么取不全景,只好向旁边的一对老夫妻求助,大爷很热情“没问题,给你怕了三张你回去选。”连忙道谢,“我们是当地的人,这是个新楼一九九七年翻建的,建于北魏,焚毁于金,消失了七百多年。”我问“这就是文人撩高望远作诗的地方?”大爷把手机还给我说“这是古代打仗瞭望用的戍楼,”看大妈已经走远大爷赶忙说,“咱们回见!”“谢谢您,回头见。”</p> <p class="ql-block">  一弯小桥是这里唯一的通道,更大的广场圈定方方正正的台基,百余级台阶搭叠起崇拜,从此恭敬油然而生,仰慕随拾级与增,日,山,水,河,海的诗句随场景吟诵,白日银辉,黄河波涌,日山映称,河海呼应,五言四句诗幻化为画,更上一层更高一层,催促着所有来访者登楼更上,更上景更美。</p> <p class="ql-block">  一层大殿启功先生匾额“鹳雀园”端庄大气秀美。高抬腿迈门槛,高堂大殿,雕梁画栋,好生气派。欲穷千里目的冲动,使我迅速找到了楼梯口,虽然这几天很累了,但来到了鹳雀楼必须要上,赶紧上一口气爬到了顶层,啊!太美了!阳光格外的刺眼,好像是白日离我们很近,凭栏远眺黄河在哪?东海在哪?望长空放眼耕地用不同的颜色分明着条块,区别着五谷,树木用巨大的树冠在风的鼓动下涂抹着绿色,在哪蓝天绿地的交界退色中,在哪白日高照的尽头处,剥开稀散的云烟,偶尔找到一点天际线的痕迹,天际线的那边好像就是远古,就是诗人气概抒怀。而天际线的这边,就是我们敬仰着先贤的当今人们,不远万里的朝拜。五峰列嶂,九曲抱关,想定鹳雀楼栖身,定是沉迷此景,三省闻鸡,四围眺胜,问尔黄河转转首,莫非留恋斯楼。此妙联颂名楼于包柱,扬豪情于古今,到此处而释怀。</p> <p class="ql-block">  拐角处有一尊诗人的铜像,这应该是现代人令王之涣摆拍弄姿了,无需喜乐,无需灵感,无需比兴,年年天天一个姿势便可驻楼高望,佛袖昂首,赢得咔嚓咔嚓快门不断的喝彩,多少人为能与你合影,而在朋友圈里提升自己诗人情怀。多少身着古装的妙龄小姐姐,站在了你的身旁。抖音上沉鱼落雁中添了几分文化,闭月羞花里显了古韵遗香。</p> <p class="ql-block">  “诶!你们这么快就看完下楼了?”碰到了给我拍照的大爷,“我们常来,中秋节登登高,”“您二老的身体真好,趴这么高的楼不当回事,真棒。”“不累,我们是坐电梯上来的很方便。”“啊!?有电梯啊!”我怎么这么笨啊!手机里还记录着昨天三万多步哪,这上楼又无谓地消耗了体力,哎!我太傻了。诶?虽然这坐电梯的好事没赶上,省力的捷径没捞着,可是,为了我多年的远方,为了一首诗一座楼的向往,为了“欲穷千里目”的诗境,更上一层,再上一层,一级一级地用脚踏登上来,是不是会更有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9,20,于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