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自幼喜欢美术,立志长大后,考取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事与愿违,由于种种原因,梦想变成幻想。步入古稀之年,不学习国画,终身遗憾。为了园梦,为了丰富老年生活,2015年春,我进入市老年大学书画班学习。在学校里,亲眼看见老师作画,看到了同学们的书画作品,增强了我学习国画的决心和勇气。</p><p class="ql-block"> 为了学习国画,我找来了中等美术学校的教材;我订了“中国书画报”;购买了芥子园画谱及有关的画册;购买了美术教学碟片;购买了绘画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画了第一幅画,受到老师表扬,心里乐融融的。从此以后,我如饥似渴学习。每天上午学习绘画知识,下午作画,晚上看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节目,睡在床上脑海里想着白天绘画遇到的难题。学画占用了我大部分时间,对学习国画入了迷成了瘾。</p><p class="ql-block">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次学画的作品,老师都给予肯定,作品参加展览受到好评,我尝试到绘画带来的甜头。通过五年时间的学习,对博大精深的国画,从一知半解到初步了解,悟出了一些道理。 </p><p class="ql-block"> 线描是国画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线描就是国画中的白描,用毛笔线条表现对象的结构,形体,质感,量感、空间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功夫,最基本的表现物象的方法。学习线描,通过练习,锻炼用笔的能力,培养造型能力,为学习国画打下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笔墨是国画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国画使用特殊毛笔(狼毫、羊毫、兼毫)运用墨在特殊的纸上,(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来表现物象。中国画就是水'墨画,离开笔墨绘画就不是中国画。使用毛笔时,笔法、笔力、运笔速度、笔锋转折变化,在纸上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墨色变化,浓、淡、干、湿,使物象更为丰富多彩。画者驾驭毛笔性能,把握宣纸的特性,运用墨色的变化来表现物象,使物象形神兼备,这是相当难的,必须通过长期锻炼。</p><p class="ql-block"> 用水控水是国画的关键 </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就是水墨画,通过墨的干、湿、浓,淡表现物象,墨色浓淡靠水的比例控制,墨的干湿靠笔端含水多少决定,没有水就谈不上墨,墨法就是水法。学习绘画的笔墨就是学习掌握控水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开合是国画构图法则。</p><p class="ql-block"> 为了使国画的画面形象达到“多样统一".必须重视“开合”,开合表现为二亇方面,一是“宾主照应”,二是“虚实相生”。宾主是指画面上景物较多,要分主次,确定主次是由画者确定画的主题来确定。主体放在画面显要位置,重点刻划,其余景物为宾放在次要位置适当减弱。“实”指画面形象突出,大的,近处的物象,“虚”指画面形象模糊,远的,小的物象。</p><p class="ql-block"> 宾主和虚实往往联系在一起,一幅好的国画,应宾主分明,一虚一实,一疏一密,一参一差,层次分明,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意境是国画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意境,意为情,境为景,意境是情景的交融,题材和思想感情和谐统一。有了意境画面就有了灵魂,有了感人力量。画者在作画之前,首先确定表达怎样情感,再考虑笔墨运用,这就是古人言:意在笔先。</p><p class="ql-block"> 诗、书、画、印是中国的特征。如果画面内容不能充分表现意境,可以通过题款和印章,使作品中的客观形象与画者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临摹作品 <p class="ql-block"> 临马骀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临郎世宁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临徐悲鸿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临吳昌硕作品</p> <p class="ql-block">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方法。。</p><p class="ql-block"> 多临摹学传统。</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佳作很多。临幕古代名家作品,学习传统技法,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临摹首先临名家佳作,临摹前先读画,从作品的构图,笔墨运用,没色,等方面妙在哪里,临摹要认真,力求准确。有些佳作,临摹整幅画,有时临作品部分画面,部分临摹内容搜集起来成为自己绘画的资料,对自己绘画创作有帮助。经常默记临摹的内容,动手画画,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自助己绘画能力。</p><p class="ql-block"> 勤绘画,在笔墨上下功夫。</p><p class="ql-block">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也是如此。笔墨是中国画造型的主要手段,学好笔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绘画的基本功,需要不断练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在作画时,先在小纸上练笔墨,笔法不同,在纸上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水分含量多少,对墨色浓谈产生变化。这小小的试笔很有好处,作画时,心中有数,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学素描,提高造型能力。</p><p class="ql-block"> 素描是西画的基础课,必修课。我通过学习素描,了解物象的结构,提高自己的物象造型的能力。,有时我採用套描的方法,把范画中的物象,错对组合,改变构图结构和物象的姿态,弥补自己绘画造型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面对现实际,搏采精专。</p><p class="ql-block"> 学习国画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学什么,怎么学。我学过多种工艺手艺,制作时都用线描造型,这和工笔画中有许多相似之处。我选择了从工笔画开始学习,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线描造型的基本方沽,逐步过渡兼工带写(小写意)再过渡到大写意,这样容易上手,举一翻三,学得比较快。</p><p class="ql-block"> 学画,有了一定基础后,博采众家之长,弥补自己短处。要学习传统画中名家各派的技法,也要学习当代名家的风格。谦虚好学,采众家之长,求力画出自已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勇于创新,求变化。</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由于受时代,科技等条件限制,都有不足之处,我们必须吸取精华,除去糟粕。隋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发生变化,人们要求国画适应时代变化,要求内容上求新,技法上求变,形式上求美。</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来我作了一点尝试。荷花自古以来,都是画家喜欢的绘画题材,大多数画家以墨为主,运用大写意方法画画荷,不能表达荷塘碧翠的美景。我用大写意的方法,以墨为主画荷叶敷上石绿石青,达到满意效果。山水画在墨稿的基础上,敷上石色,比浅绛山水的色彩鲜艳些,受到群众喜爱。我在画花鸟画时,我把主体以工笔画的画法,刻划仔细。背景作宾处理,用写意的方法画得简单,虚实相生。家乡改革开放几十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风格的楼房拔地而起,此景此景,促使我拿起画笔,把这美景画下来。我创作的“扬中民宅”多处获奖。三年疫情期间,全民参战,抗疫英雄处处可见,使我感动,歌颂英雄,激起人们抗疫意志。</p> <p class="ql-block"> 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工笔花乌</p> <p class="ql-block">工笔山水</p> <p class="ql-block"> 工笔和意笔的结合作品</p>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民宅</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近十年的学习和练习绘画,画了近百幅作品,为各级展览提供合格作品,满足有关单位的需要。我由一个市级老年书画协会会员,晋升为江苏省老年书画研究协会会员,创作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协会会员。我学画的故事,市电视台和有关媒体及报刋着了专题报导,我的书画作品深受群众喜爱!我虽然步入耄耋之年,晚年生活愉快。只要身体允许,我将继续学画绘画,以画为伴,以绘画为乐</p> 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