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云院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初名仙岩院。该院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分前后两进院落,现存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弥陀殿)、三佛殿及前院东西厢房。大云院以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著称,其中大佛殿的普拍枋是中国木构古建筑中使用最早的实例,见证了木构建筑从唐朝模数制向宋代营造法式的演变。1988年,大云院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系五代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建。清康熙三十一年夏(1682年),山洪将“殿宇僧舍漂流无存”,唯弥陀殿和七宝塔安然无恙。为全国仅存五处五代木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弥陀殿内,正中间供奉着阿弥陀佛和协侍菩萨的塑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周墙壁上,曾经绘满壁画,</span>如今,因雨侵墙体,大部分壁画被毁坏,只有东壁和扇面墙上残存部分壁画。</p> <p class="ql-block">殿内21平米壁画,为迄今所至我国同期寺庙道观中仅存的五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在弥陀殿的屋檐下,竖立着大量的石碑,记载了北宋至民国时期多次修葺大云院的历史。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夏季,当地遭遇连续数日的暴雨,大云院遭遇水灾,大部分建筑被毁。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至三十七年(1698),村民捐资,重修寺院。</p> <p class="ql-block">三佛殿现存为清代遗构,悬山式屋顶。内奉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西边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边是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两侧山墙保存清代所绘的“十八罗汉”壁画。</p> <p class="ql-block">七宝塔,此塔修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跟弥陀殿同为大云院仅存的两座五代时期的建筑,造型独特,雕刻精巧。通体用坚硬青石雕造而成,原为七层,现存五层,通高六米,平面呈八角形。</p><p class="ql-block">第一层雕刻莲花、狮子、麒麟、飞马等;第二层雕刻伎乐人,体态轻盈,舞姿优美;第三层转角处,雕绞龙柱,回旋盘绕。塔檐下凤凰和飞天等变化多姿,正面拱门上双龙戏珠,门两侧站立天王守卫;第四层周匝垂帐,第五层覆宝珠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