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错了,改还是不改?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p class="ql-block">  学生学习过程中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知识性的,思想方法性的,态度性的,习惯性的,能力性的……凡此种种,因人而异 ,不一而同。因此,纠错自然也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学习成绩提高与学习质量的提升自然包括不断学习新内容掌握新方法,同时也包括改正错误的纠错环节。</p><p class="ql-block"> 唤醒学生主动学习非常之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与其改变一个人的想法还不如改变自己的行动,比如课堂实践中的一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连续两周出现平面解析几何中一个涉及角平分线方程相关的问题,真的可以说从零开始讲解,循序渐进,分层推进,讲、练、考反复循环,反复讲,讲反复,讲基本方法,讲优化策略,讲过程落实,甚至讲最功利的所谓的得分技巧,结果是,不管你讲什么,讲了多少遍,讲到什么程度,这些被学校贴了“实验”“火箭”标签的孩子都摆出一副自以为“会”的架势概不落实,纠错本不交或流于形式只写个正确答案, 嘻嘻哈哈敷衍塞责的态度导致连续考了三次,三次都交白卷或依然错误百出。本来功底好的学生纠错效果应该是最明显的,可是这波儿骄傲的孩子所作所为都打破了固有认知,于是开始纠结这次周测的“老”问题还讲不讲,讲则是之前讲过的第n次重复与反复, 明知道他们不是会与不会的原因,而是愿不愿的思想问题,很可怕的学习态度 ,基于此,每次耐心百倍的讲完问题无任何效果,心情会很沮丧,不讲,的确错了,可以判断就是不会,再考出来依然不会,不讲显然不可以。可他们会找一万个理由说是不对,永远也不承认自己短板,学习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付出 容不得半点虚假,毕竟结果不会陪任何人演戏。</p><p class="ql-block"> 我的工作习惯连自己都佩服,今天下午监考三场后连饭也没吃就迫不及待地进行评卷,当看到反复错反复讲后的基础问题还是永远错的结果,我开始质疑讲的作用,怀疑真讲与假学的关系,也开始担忧和焦虑知难而退的学生将会发展成什么状况,真的不敢再多想……很典型的现象是沾沾自喜者已一落千丈,而勤奋努力者逐步遥遥领先。花了三个小时评完两个班的试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知道自己这样尽职尽责的无效劳动意义何在?改变?改变谁?又能改变谁?怎么改变,改变到什么程度,难道一贯追求科学严谨的认知与扎实务实的实践都要被颠覆、被摧毁吗?</p><p class="ql-block"> 之前一位领导说,学生的成绩与老师的教学水平成反比,心里感觉过于片面,前几天听一位一线老师报告,他又一次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例阐述,学生学习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成绩高的那科老师一定是手段厉害的,学生惹不起的,为了规辟风险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学会的,发人深省 。教育本该是以人为本,教学需直击问题,是还有丰富教育智慧的脑力劳动,活生生的被卷成了体力活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续:第二天课堂上还是一如既往地花了两节课讲了所涉及到所有知识、方法和应试策略,整合了资源,提出了改进措施 ,也做了反复强调,但愿下次考出来错误率下降,正确率提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