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海盐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中国海盐博物馆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总投资1.9亿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2007年10月8日正式破土动工,2008年11月18日建成并对外开放。中国海盐博物馆系统反映了我国海盐发展史,展示介绍海盐文化的研究成果,收藏陈列我国海盐历史的文物和资料。博物馆采用蜡像、雕塑、沙盘等演示手法,展现古代“炼卤煎盐”、“晒盐”等海盐生产和盐民生活的多层文化场景。2024年5月,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于2006年1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命名,是全国唯一一座经国务院批准的全面反映中国海盐历史文明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其坐落于盐城市区古代著名的人工运盐河——串场河与宋代捍海名堤——范公堤之间,博物馆本身已经融入进串场河景观带中,馆区占地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最高奖“梁思成”奖获得者程泰宁先生担纲建筑设计,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题写了馆名。2009年4月,经盐城市政府批准,与盐城市博物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现有三处馆舍:主馆“中国海盐博物馆”、老馆“盐城市博物馆”、省文物保护单位“陆公祠管理处”。</p><p class="ql-block">全国唯一一座反映悠久的中国海盐历史文明的大型专题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坐落在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1号。 盐晶造型的雕塑式建筑,让人领略先祖“煮海为盐”的历史文明。</p> <p class="ql-block">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同步,华夏祖先率先将火融入对海洋的开发,揭开了“煮海为盐”的历史,并持续探索创造,再创“晒海成盐”的历史新章。海盐作为占据各种盐产总数80%以上产量的盐种,围绕着它的生产、运销、管理,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动人心弦、影响巨大的事件,支撑着历代王朝的经济命脉。滔滔海浪,惊涛翻卷捶打出盐坚忍不拔的风骨;代代盐民,栉风沐雨铸就着盐晶莹刚烈的品质。以江苏盐城为代表的广大海盐产区的沿海开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无不深深打上了海盐的印记,在中国沿海兴起了一座座大气磅礴的盐之城。</p> <p class="ql-block">引海制盐</p><p class="ql-block">FROM SEA TO SALT</p><p class="ql-block">展示中国传统海盐生产工艺的创造写变革茫茫海水,向人类敞开着胸膛;滔滔海浪,无私地将生命之盐馈赠。煮海水成盐,使沿海的早期人类彻底摆脱了无意识摄取盐分的本能选择。学者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考证,已取得了大量证据予以说明。随着人们对海水及其相关自然现象的深入了解,广大盐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更新技术,提高产量与质量,先后历经了“引海淋卤”“铸盘煎盐”“晒海成盐”等一次次变革,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创新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唐宋时期 盘铁</p> <p class="ql-block">行盐四方</p><p class="ql-block">TRANSPORTATION AND MARKETING OF SAI </p><p class="ql-block">展示完整須密的贵分于行储、运输和销售过程的海盐管理体系</p><p class="ql-block">舟楫穿行,橹声欸乃,盐民的血汗与海水相煎相熬出粒粒盐晶,被运往四面八方。为了确保海盐专卖目的的实现,历代的统治者针对海盐特点和各社会群体不断从中谋取利益的情况,创造出渗透于存储、运输和销售过程每个环节的缜密的管理体系。正是如此完整细致管理方法的实施,孕育了盐商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演绎出许多重要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清 源盛号秤杆</p> <p class="ql-block">乙卯年 小海场称盐校准石权</p> <p class="ql-block">清 怡茂生来记官盐杂货盐店招牌</p> <p class="ql-block">盐政春秋</p><p class="ql-block">DEVELOPMENT OF SALT LAW SYSTEM</p><p class="ql-block">展示历代盐政体制的变革及海盐业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p><p class="ql-block">统治者通过对盐的控制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封建社会初始之时,已得到高度重视。随着朝代的更替,古代中国盐业收入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因海盐产业在各种盐产中的绝对主导位置,决定了不论是专卖制的创立,还是政府对盐价的调控、税收的实现、缉私的措施以及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官员的任用等具体制度的制定,海盐业有着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影响着盐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刘晏雕塑</p> <p class="ql-block">清 五彩诰命圣旨</p> <p class="ql-block">海盐兴城</p><p class="ql-block">SEA SALT & YANCHENG CITY</p><p class="ql-block">展示了海盐业对以盐城为代表的地域文明之开发与影响道道捍海堤承载着一代代人关于盐的厚重记忆,蜿蜒串场河蕴含着人因盐而留、城因盐而兴的生存密码。人类关注大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发明“煮海为盐”之前更加久远的年代。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和广袤无垠的海涂,先民们汇聚在平坦、开阔的海涂上,利用泥滩、草荡开创了海盐业新的历史篇章。他们起一道道捍海大堤、引潮海道和运盐通途,垒成一座座盐亭,汇集为一处处盐场,盐场又发展成一座座集镇和城市。盐城市,作为全国唯一以“盐”为名的地级市,贯穿了两千多年的海盐发展史,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由海盐文化凝结发展起来的海盐之城。</p> <p class="ql-block">清 青花绣墩</p> <p class="ql-block">煮海之歌</p><p class="ql-block">ODES TO SEA-SALT CULTURE</p><p class="ql-block">展示独特产业文化影响下的“咸风海韵”</p><p class="ql-block">中国海盐生产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因而催生出与海盐相关的独特人文财富。其内涵丰富,涵盖了宗教、教育、文学、艺术、史志、文物古迹及盐民风俗等方方面面,是一个既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又兼有地方区域文化特色的精神文明宝库。</p> <p class="ql-block">环海盐趣</p><p class="ql-block">WORLD VIEW OF SALT INDUSTRY</p><p class="ql-block">世界盐业发展一瞥以及江苏盐业的改革转型和砥砺奋进中国的盐业文明,尤其是海盐文化始终站在世界前列。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盐业在历史发展中,也都有着自身特征,取得重要成果。我们一方面要讲好中国海盐故事,与世界共享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借鉴他国的经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世界盐业”正是这样一个窗口,让观众在欣赏世界各国盐业文明主要成就之余,更充分感受中华民族在海盐文明方面的创造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旅行时间:2024年8月25日</p><p class="ql-block">旅游地点:江苏盐城</p><p class="ql-block">摄影摄像:杨大明</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杨大明</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4年9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