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赏枫深度文化体验游——穿越时空 梦回大唐(3)

老杨

<p class="ql-block"><b>【伊根舟屋】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伊根舟屋是原生态日本渔村,海上最美小镇。舟屋一半建在海上,一半在岸上,和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非常和谐宁静,也是名列米其林绿色指南二星观光地。舟屋是指一楼为船舶停靠处,二楼是生活起居空间的房子。伊根湾岸旁环绕着许多舟屋,看上去彷彿是京都日式平房浮在海上一般可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舟屋,依海而建,背靠葱郁山林面向湛蓝大海,远远望过去犹如浮在水上一般,因此被称为日本的水上威尼斯。2005年起,伊根舟屋聚落被指定为日本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伊根湾的海水透亮、渔获丰富,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海域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伊根的街头巷尾,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韵味和特色的时代。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在街道两旁,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愈发光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伊根,还有一处网红咖啡厅—INE Café,咖啡店由舟屋改造。明净的玻璃窗外,是轻轻摇晃的波浪、来来往往的船只、浮在海面的水鸟的身姿。看着远处漂浮的舟屋的剪影,感受到的是逃离尘世的愉悦心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最佳游玩方式搭游船游伊根舟屋海湾,从海上欣赏伊根湾的舟屋群。上船前记得买饵料,乘船时便可在开放式船舱喂食海鸥,与海鸥近距离接触,非常好玩而且刺激,建议戴个手套再喂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美山町】 </b></p><p class="ql-block">        美山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丽乡村,有着“日本人心灵的故乡”的盛誉。这个村庄处于大山深处,背靠郁郁葱葱的青山和森林。与白川乡合掌村、下乡町的大内宿并列为日本三大“茅草屋之乡”,这里最吸引人的,就要数这一座座造型古朴的茅草屋了。</p> <p class="ql-block">      美山町的聚落约有50户,仍留存茅葺屋建筑只剩38户,多半兴建于江户时代中末期,其中最古老的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们从外观、木造的墙壁门户、客厅里的炭火炉到厨房内的灶炉,都完整地保存了江户时代以来的屋舍以及当时的生活风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美山町这里的茅草屋在屋顶最上方使用神社才有的「千木」与「雪割」构造,防止雪积在屋顶过重倒塌,一般大家普遍用合掌村来称呼日本的茅葺屋,但其实三大传统聚落的建筑型式各不相同,最有名的白川乡合掌村是用人字体的合掌造建筑方式,而美山町的茅葺屋与之不同采用四面屋坡,且为利于通风顶端会再开个小窗,属于「入母屋造」,北山型民家建筑样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美山町虽然深藏在山坳里,四周翠绿的一片,令人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岐阜县的白川乡是规模最大的合掌式建筑群落,有大小100多栋建筑,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但白川乡已经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地居民已经很少居住。而京都府的美山町,当地居民都还生活在这些传统的合掌式建筑中,更能够让人体验到一种原始的日本乡村的自然与社会生活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b>【天桥立】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天桥立是一个种满松树林的沙洲,以拥有日本三景之一而闻名,其他两景分别是宫城县的松岛和广岛县的宫岛。此沙洲为一天然桥梁,连接着京都府北部的宫津湾两岸,同时隶属国家公园。天桥立的意思是"天堂桥",因为从沙洲两旁的山上俯瞰时,看起来如同连接天堂与人间的通道。此沙洲的造型狭长,最窄的部分仅有 20 米宽,沙洲的大部分地方都种满了松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天桥立的南北两端,都可以搭缆车上山看天桥立的绝景。南端,从文珠山山顶的天桥立VIEW LAND眺望天桥立,这里眺望呈S型的弯曲角度就犹如飞舞上天的飞龙,因此称为「飞龙观」,可观赏到最有活力的天桥立景色。北端,从伞松公园的角度望去,天桥立就像缓缓上升的龙,因此被称为「升龙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眺望天桥立时,强烈推荐“胯下倒看”的方式。方法是弯下腰从自己的胯下观景。天地颠倒后,就会感觉大海变成了天空。在天桥立View Land玩“胯下倒看”,看到的景观就像巨龙在空中飞舞一样,所以称为“飞龙观”。青蛙旅行的制作团队显然从此受到启发,才有了上面所说的青蛙倒立的姿势,毕竟青蛙是不能下腰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日本旅行,除了追求经典的《千与千寻》、《灌篮高手》里的网红景点,其实还可以追寻到《日本旅行之蛙》所到的地方,有些场景是真实存在的著名景点。青蛙旅行给大家回了很多明信片,其中有一张图片就是日本著名的"天桥立"。</p> <p class="ql-block"><b>【旧竹林院】 </b></p><p class="ql-block">       旧竹林院,座落在比睿山东侧山麓、琵琶湖畔的古镇—滋贺县大津市坂本。由于比睿山是日本佛家的母山,山上寺庙林立,所以山下的坂本至今保留着众多的里坊(僧侣年老时在山下的隐居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和比睿山西侧山麓的网红景点琉璃光院类似,这座庭园也充满了禅意,甚至犹胜之。毕竟琉璃光院是由明治时代京都富豪的别墅改建,这里则几百年来一直是延历寺高僧的隐居地,而且是国家级指定名胜庭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主楼分两层,建于明治时代。这些年看瑠璃光院声名鹊起,旧竹林院便也将自己用来置物的桌子拿出来摆放在客厅中央,方便大家拍摄庭园在桌面的反光。从效果看,旧竹林院桌子的成像似乎并不比瑠璃光院逊色,因为庭园有和伞、石灯笼、青松、杜鹃球等元素的搭配,意境上另有一番味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到二楼,还有一张桌子,同样拍摄反光,这个角度或许可以冒充瑠璃光院,不同色彩的枫树与松树搭配,若非比对照片,可能并不会意识到两者不同。难能可贵的是,整个屋子也游客不多。</p> <p class="ql-block">【石山寺】 </p><p class="ql-block">      石山寺位于滋贺县大津市,奈良时代后期的圣武天皇下令创建的寺院,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不可取代,毕竟这里是紫式部创作《源氏物语》之地。之所以取名石山寺,是因为寺内遍布着天然纪念物硅灰石,与秋日里火红绽放的2000株枫树组合在一起,像是一个大自然的奇怪灵感,是在别处任何地方都难得见到的搭配。</p> <p class="ql-block">      更广为人知的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女作家紫式部在这里创作出了鸿篇巨作《源氏物语》。传说紫式部在石山寺守夜,时当八月十五,望见琵琶湖中倒映的圆月,构思“源氏物语”,起笔写“须磨”之卷。有关《源氏物语》的记载初见于1008年,九百多年后,英国有个叫亚瑟·韦利的年轻人供职于大英博物馆,在书库里看见一幅画,画的正是《源氏物语》的须磨场景,勃然兴起,着手翻译这部东方古典作品,1925年出版,走向世界。 </p> <p class="ql-block">        石山寺风景优美,山清水秀,确实是一个很适合写作的地方。在这里除了可以参观到各种佛像、观音像等,还可以感受紫式部当年写作的氛围。石山秋月是著名的近江八景之一,石山寺里有一个亭子,紫式部当年就很喜欢在这个亭子里赏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石山寺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地方,这里贴了54简短的文章,合起来就是巨著《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如果你没有时间读整本原著《源氏物语》的话,不妨来石山寺走54步就能读完这个简略版《源氏物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