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学期伊始,黄老师开讲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高中就学过这篇课文,也看过相关电影,但留给我脑中的印象很模糊,仅有“旧社会一个命运悲惨的妇女”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心悦诚服地认为,对于鲁迅这个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寓意深刻,以我们普通人的学识,很难领悟,这就需要借助老师的引导和解读,才能得到真正的鉴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让我们深入理解这篇经典小说,黄老师不辞辛劳,精心备课,除了自己的理解,还参考了孙绍振,孔庆东几位教授的观点,深入浅出地帮助我们对作品解析,这样的重温,果然让我看到之前在作品中没有发现的更深更广更多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祥林嫂是千万个贫苦妇女之化身,不但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还受自身认知的局限,对他人的凌辱和命运的不公,只会默默承受和屈服,不敢去抗争。比如惧怕鲁四老爷的斥责,甘愿接受柳妈捐门槛的荒唐提议,被村民的嘲笑吓退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鲁四老爷代表旧知识分子的面貌,是封建制度的卫道士,不断对祥林嫂进行精神上的摧残。比如对她冷眼冷语,嫌她命不好,不许她碰祭典用具,尤其是听到她死了,还说“不早不迟,偏偏这个时候,可见她是一个缪种”等,视他人生命如草芥,如蜉蝣。鲁迅用入木三分的笔墨,无情地撕下了这付极度自私、冷漠的嘴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我”作为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代表,虽然对祥林嫂抱有同情,但对她提出的问题不能作答,感到愧疚,表明“我”对当时封建伦理道德荼毒整个社会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忧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四,柳妈、卫老婆子、村民等,对于祥林嫂的遭遇不是同情和帮助,而是嘲笑和打击,比如“她的悲哀被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了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许多人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专注在她额头的伤疤”、“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嘲笑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说,夫权、族权、神权,是居高临下的碾压,是迫不得已的,那么,来自阶级姐妹兄弟的碾压,是最让人痛心的,也是不该发生的。这或许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五,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人之所以可以作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是有灵魂的,有灵魂就需要倾诉、沟通、关怀和寄托等,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所以,最大的苦难,不是来自物质,而是来自精神。祥林嫂的惨死,不是来自“天灾”,而是来自“人祸”,而且这“人祸”,比“天灾”,更耗其心力,夺其意志,最终使她精神崩溃,不得安宁。可以说,解放精神,才是脱离苦难的有效途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六,《祝福》主要人物是祥林嫂,鲁迅何以冠名“祝福”而非“祥林嫂”?从课文最后的描写我得到启示——鲁镇灯火通明,鞭炮震天,一派新年祝福气氛,而祥林嫂却在街头乞讨,惨死雨雪之中,这两种景象,形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强烈反差,“祝福”这两个红色的大字,相映祥林嫂倒在风雪下白色的脸,是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无情批判和辛辣讽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鲁迅先生之所以被世人冠以民族魂,其重要的因素是他具有悲悯的情怀以及对民族存亡的忧患、对人间疾苦的忧虑,对生命的敬畏!他从苦难的现象中去揭示苦难的实质,“医者医人身,文者医人心”这是一个作家的伟大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相比祥林嫂,我无比庆幸自己现在所处的社会!无比珍爱幸福的生活!无比感谢伟大的祖国!我深知,唯有“国强”,才有“民安”。也深知,团结、友爱、互助、平等、权利、自由、公正等,皆来之浴血奋战、来之几代人的砥砺前行,来之社会文明的发展,来之人类精神的进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相信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鲁迅先生最欣慰看到的!感谢他用“文笔”这只号角,把中华民族唤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