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园(三)泼水广场

静缘

<p class="ql-block"><b>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也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时间是傣历六月中旬,也就是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满足游客的需求,每天的13:30——14:00、15:30——16:00在泼水广场举办两场泼水狂欢活动。</b></p> <p class="ql-block"><b>接前文:</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6ug8w0u" target="_blank">西双版纳傣族园(二)勐罕曼听佛塔寺</a></p> 一、一条街 1、街路口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4日下午,游览了傣族园的勐罕曼听佛塔寺、边境码头,再乘游览车直接到了泼水广场一条街的街口。</p> <p class="ql-block">街口进出两个方向各有一个半圆形的花环,顶端贴“傣族园”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从花环下走过,只见路中的隔离带建有鹅卵石砌筑的水池,池上有一尊驮着一篮水果的大象雕塑,两侧是往来两个方向的街路。</p> <p class="ql-block">右路入口建有一座迎宾亭。</p> 2、走进街路 <p class="ql-block">穿过迎宾亭,走进街路。</p> 3、棕榈树林 <p class="ql-block">右侧空地成排的棕榈树,再远的地方可能是村寨傣式建筑。</p> 4、大象雕塑 <p class="ql-block">左侧的隔离带,每隔不远,就有一个鹅卵石砌筑的水池与石台,台上有一尊大象雕塑,或卧、或坐、或立,姿式各异,只是水池中没有水。</p> <p class="ql-block">一尊卧象雕塑,背景是隔离带另一侧反方向的街路,路旁是隐藏在树林后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一尊坐象雕塑,背景是一片树林与隐藏在树林后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一尊前腿抬起来的站立象雕塑,背景是坐在树下休息的游客。</p> 5、傣族姑娘小伙雕像 <p class="ql-block">左侧的隔离带,每隔不远,鹅卵石砌筑的水池石台上有一尊傣族姑娘或小伙雕像,形态式各异。</p> <p class="ql-block">打伞单肩背篮的姑娘雕像。</p> <p class="ql-block">扁担挑篮子的姑娘雕像。</p> <p class="ql-block">肩扛犁具的小伙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河边梳头的姑娘雕像。</p> <p class="ql-block">泼水小伙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载歌载舞的姑娘雕像。</p> 6、孔雀与鹦鹉 <p class="ql-block">这有三只孔雀,想拍照的可以过去,不过得收费,自拍的每位20元,人家给你拍照8寸的每张30元。</p> <p class="ql-block">这有四只鹦鹉,想拍照的也可以过去。</p> 7、街的另一个路口 <p class="ql-block">转眼就要走出这条街了,隔离带也是一个无水的水池,远处一对头对着头的大象雕塑中间有一座建筑,上面镌刻“西双版纳傣族园”、“万人泼水广场”。</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后面,就是泼水广场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街口,转到建筑的另一面,背对着泼水广场,这一面与对着水池的那一面一模一样,也镌刻了“西双版纳傣族园”、“万人泼水广场”。在这里,会看到隔离带两边的路与路边的集市。</p> 二、泼水广场 1、广场 <p class="ql-block">泼水广场是圆形的,池砖铺地,外围地势比中间略高。广场中间存着的水清沏可见水下的池砖地面。</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的水可能刚刚没过脚脖子,不能说是水池,勉强可以说是浅水池。</p> <p class="ql-block">广场正中的圆心部位,建有一座圆台,圆台一圈印有“傣族园天天欢度泼水节”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圆台之上,有一尊白象雕塑,背上驮着一座金顶白塔。</p> <p class="ql-block">白象雕塑的四周围一圈人物雕像。</p> <p class="ql-block">有的双手合十许愿,有的触腮沉思,有的在泼水。</p> 2、看台 <p class="ql-block">广场外围,是鹅卵石铺设的圆环形步道,道边几座二层的傣式建筑,二楼为看台。在环形步道上,可近距离观看泼水表演。在二楼看台上,可以俯瞰泼水表演。</p> 三、勐巴拉那西歌舞剧场 1、场外 <p class="ql-block">泼水广场一侧是刚走过的街路,另一侧是“勐巴拉那西歌舞剧场”。</p> <p class="ql-block">“勐”,傣语,“地方、城市、国家”的意思。“巴拉娜西”为巴利语(古印度语),“巴拉”是城市的意思,“娜西”是“光”的意思。“勐巴拉娜西”为“光之城”,就是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洲”。</p> <p class="ql-block">剧场为圆形建筑,对着泼水广场的方向的是剧场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剧场外围,石砖铺设的圆环形着道路。</p> 2、场内 <p class="ql-block">走进剧场,在这里,游客正在观看台上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环形看台上坐满了观看表演的游客,空地上也几乎站满了人。</p> <p class="ql-block">看了十五分钟的表演,拍了六十张照片,将在美篇“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勐巴拉娜西歌舞剧场演出”中分享。</p> 四、椰子 <p class="ql-block">走出剧场,见到卖椰子的,十元一个,买了一个。挺大的椰子,里面并没有多少椰子汁,不一会就喝光了。</p> 五、再到泼水广场 <p class="ql-block">再到泼水广场,此时还没到泼水狂欢活动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间多了喷泉。</p> <p class="ql-block">外围的道上聚集许多等待看或参加泼水活动的人,看台上也坐满了看活动的人。</p> 六、再走街路 <p class="ql-block">再一次离开泼水广场,走街路,又拍了一些街上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一对穿傣族服装的母女。</p> 七、三返泼水广场 1、坐在场外的人群 <p class="ql-block">泼水活动开始了,听到消息,第三次返回泼水广场时,广场已被人们围着水泄不通。场外坐着一群看不到表演的游客。</p> 2、围观的人群 <p class="ql-block">场内站着围观的游客。站在人群的后面,只能看到喷泉与雕塑。</p> 3、二楼看台 <p class="ql-block">从人群的头上,能看到二楼的看台。</p> 4、露着后背的少女 <p class="ql-block">露着后背的少女,看样子是准备下场。她的妆扮,可能是傣族人穿着的一种。</p> 5、头上扣盆、背上刺青的少女 <p class="ql-block">头上扣盆、背上刺青的少女,准备下场参与。</p> 6、身披溥纱、手中拿盆的少女 <p class="ql-block">两位身披溥纱、手中拿盆的少女,也准备进场。她们的妆扮,也可能是傣族人穿着的一种。</p> <p class="ql-block">泼水活动结束后,坐游览车返回景区正门,结束傣族园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b>接下来:</b></p><p class="ql-block"><b>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勐巴拉娜西歌舞剧场演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