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封 之 旅 (十二)

求稳

<p class="ql-block">  7月15日,从焦作坐火车来到开封。</p><p class="ql-block"> 7月16日坐公交来到《清明上河园》。</p> 清明上河园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仿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绘场景而建的一座大型文化主题公园。景区占地六百余亩,其中水面一百八十亩,大小古船一百多艘,房屋四百余间,景观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大型仿宋古建筑群 ,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集中再现了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 进入园内,迎面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原版作者——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雕像。他手捧清明上河图,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他的身后是一座巨大的《清明上河图》浮雕,长16米,宽3米,令人赞叹不已。 漫步来到《双亭桥》,这是为方便游客往来而建筑的,它中流设吊桥一座,供大小船只通行上下,左右盖瓦亭两间,为南北客人遮阳避雨,故曰“双亭桥”。 整个清明上河园大体分为南苑、北苑两大景区,南园重在表现市井生活、民俗风情;北苑重在表现皇家园林、宫廷娱乐。景区内分别设驿站、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鱼虫、宫殿园林、休闲购物和综合服务八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 斗鸡表演。 园内的表演非常精彩,演员们用最精湛的技术为游客表演,特别是骑在马背上那英勇神武的功夫,赢得游客的热烈掌声,场面十分的激昂。<div>  美丽的姑娘们穿着宋朝较为经典的表演服饰,用自己婀娜身姿和精湛的才艺为游客表演。</div><div> 在舞台中央放着一个宋朝元素的大鼓,少女站在鼓上,尽显着女性柔美的身姿和精彩的舞姿。</div><div> 园内的美景数不胜数,古朴而又华丽,热闹却又沉静,真实而又缥缈,画与风景的完美合一。在这个园球造型的建筑物外面,挤满了游客,想必里面有精彩的演出,我两一走了之。 </div>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虹桥,是仿照《清明上河图》原图建造的。桥跨径25米,高5米,它的特点就是没有桥墩,全靠枕木搭建而成,因为当时汴河漕运非常发达,往来船只众多,为方便船只通行,所以没有修桥墩。 河边杨柳依依,凉风习习,漫步于河边,看着荡漾而过的碧波,仿佛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游走。也可以坐船观赏园内的美景,船夫会耐心地给你讲述这里每一个角落里的历史,也是别有一番乐趣。 桥上人来人往,展示了当时宋代的繁华景象。桥下是一条泛着微波的河流,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到了宋代。 《拂云阁》31.99米,是景区最高的建筑。雄健端庄又不失隽秀舒展,供放宫廷重要文件及国画书籍,也是园内登高远眺绝佳处。外观为四层,内夹三个暗层。站在高耸古朴的拂云阁上,吹着高处的凉风,清明上河园的美景尽收眼底:大小的桥梁、热闹的街市、悠闲的马车、高低的古楼,千年的历史、北宋的兴盛,让你一饱眼福。 清明上河园以临水殿(临水殿由宣和殿、宣德殿连理而成)为基础,以大型看台做配套,形成了巨大的皇家园区景观。各殿堂宏伟壮观,形式各异,与水中帆船互为衬托,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宣德殿》与《宣和殿》两殿造型一致,融为一体,远观似城楼,近看如皇宫,建筑结构精细,加以彩绘。两殿内分别演出皇家皮影戏和编钟乐舞,精彩绝伦。 清明上河园的大型实景水上演出,《大宋•东京保卫战》是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再现大宋男儿保国之心,还原战争烟火。这种模拟宋朝战争的表演难得一见,我还是第一次真真切切的近距离感受。同时这种保家卫国的场面,令人热血沸腾。<div> <br>  </div> 整个演出不足一个小时,但参加演出的演员倒有几百名。把当时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震天的炮鸣和水花衬托出大宋古城墙钢铁长城般的抵御防线,让游客回顾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 走出清明上河园,对面就是《中国翰园》。是1985年8月,开封市退休干部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创建的一座大型文化旅游园林,以碑林较为著名。是一座集诗、书、画、印之精华的大型文化宝库和中国文化名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孔子的立式雕像。他的身后是《仰圣山》,是一座人造山,水从假山上端流出,形成美丽的瀑布。 《碑坛》是依据北京天坛设计的一座圆形古典建筑,古朴典雅,雄浑壮观。外部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有龙凤浮雕280幅。碑坛下层有260平方米的大展厅,是文人雅士和书画家一个良好的活动基地。上层有一平台,平台中间有一通高3.5米的无字碑,既有书画艺术发展无限,又有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之意,寓意深刻。 碧波荡漾的翰园湖,山光水色,风景宜人。喜欢清净的游客可以沿湖漫步,或者坐在游船中畅游,观赏园中迷人的景色。 湖中鲜花盆景,两岸垂柳修竹,令人心旷神怡,更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胡锦涛总书记赞扬李公涛先生"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2004年7月7日,江泽民主席视察过翰园后,对李公涛先生说:"你创建中国翰园,从内心深处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功德无量"。 7月17日,坐公交来到《天波杨府》,位于开封市杨家湖畔,是为纪念和颂扬北宋忠臣杨家诸将业绩,于1994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园林楼阁建筑。旨在弘扬杨家将的爱国精神。天波杨府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威严华贵,布局精巧。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弧形大照壁,壁上正面为浅浮雕“世代忠烈杨家将”出征图。 “满门忠烈”,让人肃然起敬。杨家将前仆后继、满门忠烈的高尚民族气节和精神为世人所景仰。对于一千年前的忠烈故事,依然在口口传颂,香火缭绕的天波楼前,人们依然对杨家将充满了敬仰。 循着曲廊走去,来到了杨家花园,花园采用江南园林造林手法,亭台水榭,竹林清幽,还有洞洞环绕,处处相通的假山。 “天波碧潭”的水面达2388平方米,从南至北依次建有白色九曲桥、八角亭、水榭、长廊、拱桥等。 继续前行,这是一座名为“忠烈千秋”的人物雕塑。塑造的是杨家四代英雄形象。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手持兵刃各据东西南北,持大刀的长者,就是“金刀”老令公杨业。站在这些雕塑前,犹如回到了当年硝烟弥漫的征战岁月。 走出天波杨府,来到隔壁的《龙亭公园》。龙亭景区是一处集皇家园林、历史文物和秀美风光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历史上曾是唐代宣武军节度使的衙署和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六个朝代的皇宫所在地,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龙亭公园占地面积1038亩,其中水域面积(包括杨家湖藩二湖)710亩。按清万寿宫布局而建的古建筑群体,由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东西朝房、照壁、龙亭大殿、宋代蜡像馆、东西垂花门和东西跨院、北宋东京城和皇城模型、北宋皇城拱宸门遗址、《五岳真形碑》方亭、北门、东便门等组成。另有植物造型园、盆景园、梅园、园林景观等等。 景区内以宋宫廷文化为背景打造的:《朝会盛典》、《杯酒释兵权》、《百戏进皇宫》、《王安石变法》、《大宋代周》等数十种大型历史剧目,全天候在景区轮番上演,让游客真正的体验到“畅游皇家园林,领略帝王风采”!<br> 景区内沿路设计了一段外圆内方的喷雾通道,定时自动喷出雾气,老伴从另一端缓缓走来,仿佛漫游在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 走出龙亭公园,接着坐公交来到《开封府》景区,这是北宋时期天下首府,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景区以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九个展区:府衙文化区、包拯传说文化区、道教文化区、刑狱文化区、教育科举文化区、游艺文化区、府尹人文文化区、潜龙宫帝王文化区和休闲文化区。 广场正中是仪门,它是开封府大堂的正门,这是一间庑殿顶式的设计,是用于迎送客人或暂时休息的地方。门柱上刻有一幅对联:忠心昭日月,力革弊端上书北阙;正气满乾坤,严惩邪恶施法南衙。仪门东侧是鸣冤鼓,西侧是开道锣。 这是一组硅胶塑像,是“欧阳修商议宽简治京师”场面。欧阳修接任包拯之后任开封府长官,以宽简治京师,与包公治理京师的方法大不相同。条案正中端坐的就是欧阳修,他说“宽简政策,并不是对政务的放纵和简略,而是不过苛过急,废除繁琐运作程序,既方便于民,又减轻府吏负担,以避免吏人趁机钻空,从中作弊。”一席话说完之后,在场的推官吴允、判官李及之等人,都频频点头称是。 《清心楼》是介绍北宋历代府尹的文化区。一楼厅内铸有包公的站立铜像,二楼有历任开封府尹的生平事迹,三楼是开封府内的重大活动微型雕塑,四楼是宋代官服展览,其他三楼为过度层。 登上最高层,可以俯瞰整个开封府的全貌,尤其是欣赏到明镜湖的园林式美景,也能看到府外包公湖的场面。 这是开封府的一座照壁,《清慎勤》,正是因为有包拯、欧阳修、范仲淹、寇准、苏轼、司马光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曾先后在此任职。他们执法严明,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治京有方,弘扬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造就了以“清廉刚毅、除暴安良”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也使开封府名扬四海,永垂青史。 这是包公在梅花堂倒坐南衙为民伸冤的蜡像。真实的展现了包拯听民诉讼,执法如山,为民伸冤的场景。 7月18日,来到《延庆观》,位置在开封市包公湖东北部,始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是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的道观,与北京的白云观、四川的常道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名观 。延庆观的主体建筑‘玉皇阁’是真正的古建筑,通体不用梁木,全用青砖砌成,外观三层,底呈方形,造型独特。 延庆观不大,但玉皇阁却极具特色。而且这里乃是王重阳羽化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感受一番历史气息。<br>  地下宫殿位于玉皇阁正下方,是开封市唯一的地下宫殿式参观游览场所,地宫占地300多平方米,主要有走廊、回廊、中心区域三部分组成。进入地下宫殿,踏着八卦阵图,可以看到国内第一例砖混结构国保文物玉皇阁的整体顶升过程,领略国保文物玉皇阁从地下到地上的历史变迁。 接着坐公交来到《包公祠》,包公祠是为纪念我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国内资料最全、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纪念场馆。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 包公祠古建筑群,凝重典雅、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心雅致。<br>  包公祠内分主展区, 园容风景区 ,功能服务区 。主展区内有大门、 二门 、照壁 、碑亭、 二殿 、大殿 、东西配殿。以文物、史料典籍 、铜像 、蜡像 、模型 、拓片 、碑刻、画像等形式全面 、详细的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历史,展示了包公的清政廉明。 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它一生忧国忧民,正大光明、铁面无私,两袖清风。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包公祠园容风景区内假山起伏,瀑布飞泻,玉桥卧波,锦鲤戏水,石雕精美,四季满目翠绿,月月花香扑鼻 ,处处幽雅宜人。 包公湖湖畔寿星雕塑。 满池的金鱼悠闲自得。池塘中间是一座童孩抱金鱼的雕塑,活灵活现,令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