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秦岭美景感悟华夏文明

一坛陈酒

<p class="ql-block">秦岭西接昆仑、东临汉江,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华龙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中华文明。</p><p class="ql-block">2024.09.10-14,游览了陕西省内的秦岭的一小段。</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方的界山,还是南北方地理、气候、资源差异的分割线。</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秦岭”一名出自《史记》:“盖秦岭天下之大阻也。”《水经注》里又把秦岭叫做“南山”。</p><p class="ql-block">注:图片20240910拍摄于终南山</p> <p class="ql-block">秦岭历史名人: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天子之师—王九思,道教天神教祖—太上老君,全真圣祖—王重阳,文财神—刘海,武财神—赵公明,文史真人—尹喜,药王—孙思邈,四皓公—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西周元勋——姜子牙,诗佛—王维,麻衣子—李和,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昙摩流支、那崛多</p><p class="ql-block">注:图片20240910拍摄于终南山</p> <p class="ql-block">老子的《道德经》在秦岭著成,以《道德经》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亦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两座并峙高峰。</p><p class="ql-block">从秦岭流淌而出的河流浇灌了中国十三个王朝。</p><p class="ql-block">秦岭深处的洋县是地球上唯一的朱鹮营巢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彰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注:图片20240910拍摄于终南山</p> <p class="ql-block">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长恨歌》、王维的《辋川图》… …,面对秦岭,历代诗人挥笔豪放,书写秦岭的雄浑、奔放,淡雅、内敛,表达对秦岭山水的感悟。</p><p class="ql-block">注:图片20240910拍摄于终南山</p> <p class="ql-block">最早生活在秦岭的嬴秦氏自称“秦人”,秦岭亦是秦人从马夫到帝王一路高歌的‘见证者’。嬴秦氏,原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自东海边长途跋涉来到西秦岭北坡,很快与当地戎族融合。</p><p class="ql-block">注:图片20240912拍摄于太白山,下同</p> <p class="ql-block">早先周人原本生活于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在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商代末,周人不堪忍受相邻的北方游牧部族侵扰,举族南下,迁徙到了现在岐山脚下的周原,立足天下。《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讲述的就是迁岐历史。岐山脚下的周原成为了早期的京都,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也是包括文王、武王在内的十二位周天子辉煌时期的大本营。</p> <p class="ql-block">秦人被周天子派去为王室牧马,也被称为天子的马夫,秦人养出了一匹匹能征善战的良驹,在朝歌之战屡建奇功。周天子大喜,赏了秦人一块叫做“秦亭”的封地,这块地及周围也是秦人后期称霸华夏最早的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伏羲女娲时期被称为‘上古文明’。那场酷似希腊特洛伊战争的涿鹿之战,让炎黄子孙冲破中原大地暗夜,开创夏、商、周朝以至后世。武王姬发灭商建立西周王朝,虽社会格局依旧是诸侯分权而治,但统治者称谓发生很大变化,从人皇变为天子。</p> <p class="ql-block">人皇为九九之尊,天子为九五之尊。道家学说中‘九’为纯阳之数,‘九九’代表天、地、人三界极致权力,而“五”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九五’代表统治五方地界。所以人皇的地位同比天帝、地母,而天子意为天帝之子或龙之子。有野史记载是姜子牙封神后毁掉天梯,隔绝神与人的连接才导致了君主体系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统治者的称谓变了,社会的文明形态也都发生了巨变。商、西周、战国时期被史学家界定为“青铜器时代”,而西周王朝就处在青铜器时代最核心、最关键、最出色的前中期。</p> <p class="ql-block">2003年,秦岭深处,发现了一座面积将近十万平米的西周墓葬群,其中一座就是《周公解梦》的作者周公姬旦的大墓。</p> <p class="ql-block">周公墓被进一步挖掘后,没想到周公不仅能解梦也玩起了“断代”,墓内没有透露任何其他西周统治者及墓葬群的信息,甚至没有出土任何能作为参考的文物,而且墓葬群被发现之时已有二十多座墓区被盗掘一空!</p> <p class="ql-block">同年在古大散关谷口发现了一个面积巨大墓葬群,终于确定巴族人在宝鸡市附近立过国,史称‘古漁国’。</p> <p class="ql-block">巴族,是历史中的一团迷雾,被誉为“中国的玛雅文化消失之谜”。《山海经》有云:“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巴族人能歌善舞,不仅好战而且善战,主要生活在秦岭以南到长江中上游的范围。</p> <p class="ql-block">商代末年巴人与周人结为同盟,共同反对殷商暴治。公元前1122年的朝歌之战,巴人们作为周王的“敢死队”,英勇参战,成为伐纣的关键立下大功。</p> <p class="ql-block">灭商后,周王将宝鸡一带的封地赐予他们,称‘古漁国’。于是巴人从原本的汉江翻越秦岭前往渭水两岸。</p> <p class="ql-block">武王为了分权宝鸡封地的小方国,后来又被分封为与矢、散、虢、微、井等诸国并列。古漁国和古虢国在秦岭脚下当起了“邻居”,一当就是五百年。</p> <p class="ql-block">虽然已经成立古漁国,但巴人们从未停止过战斗,以猛虎为图腾,最鼎盛时期疆土北接汉中、南接黔涪、东至奉节、西到宜昌,却始终没有继续发展成帝国,以致文明没落时丢失了近90%以上的领土面积,颇有“只懂打仗,不懂管理”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16年前后,巴人在春秋晚期因被驱逐,迁徙至蜀地已经是巴族遗民。秦国大将灭掉古蜀国后,巴人退至四川丰都城。秦军将丰都城围的水泄不通,断了巴人粮草供给。可就在秦军攻破城池后,一夜之间十万巴族人在丰都城内消失的无影无踪。</p> <p class="ql-block">巴人的消亡成了历史谜团。秦军入城后,城内没有一个人,甚至一具尸体都没有,十万巴族人凭空消失。</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文明鼎盛时期刚好处于西周鼎盛时期,而西周时期具备高级青铜技术的唯有巴族。青铜作为当时极珍贵的材料只有两个用途:祭祀和作战。巴族本身就是一部战争史,青铜的用途合情合理,通用经年累月的战争经验,有极大的可能将青铜冶炼技术掌握的炉火纯青</p> <p class="ql-block">在1975-2003长达28年的时间里,在古漁国墓葬群出土了几个大件青铜器,古漁国墓葬群的规模堪比周王室贵族,基本可以确定漁伯就是古漁国的君王。</p> <p class="ql-block">宝鸡青铜博物馆中的“漁伯作自为鼎簋”、“漁伯作旅用鼎簋”、“漁伯作盘莹”、“漁伯专用双层鼎”等,上面均有铭文标注,可以确定这些都是古漁国君王——漁伯使用过的器具。</p> <p class="ql-block">古漁国文物具有浓厚的巴楚文化特征,双层鼎一度被认为是火锅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相对比同期出土的周代青铜器中,古漁国出土的文物一枝独秀、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在秦岭以南没有任何一个小方国可以和周王室抗衡。那么能在京畿附近立国,与周王一山之隔,又深受周王宠爱的只有巴人了。</p> <p class="ql-block">至今山阳县内的一处峭壁上还存有“巴人洞”,洞内出土大量巴人文化遗迹。在竹山县镇北峭壁上还有一座千年巴王悬棺,据说棺内有部“巴人天书”,或记载了巴人文明的秘密,只不过入口被魔咒封死,目前没人见过内容。</p> <p class="ql-block">一些人的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战国末年,巴人先知通过青铜神器预料到秦军灭巴,于是提前从丰都城退至巴人洞,保存最后的文明遗迹,而秦军最终一无所获。</p> <p class="ql-block">秦岭以南大小江流还有部分吊脚楼习俗,应该就是巴人遗风。</p> <p class="ql-block">可以确定,巴人与秦岭的缘分如古树深根,被周王器重、封地,成就辉煌;又因神秘、发达而让秦王忌惮、讨伐。</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周王还是秦王,都是从龙脉秦岭起家、灭亡的帝国君王,巴人艰难生存在帝国交接的缝隙里。</p> <p class="ql-block">秦岭,隐藏着太多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大箭沟景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黄柏塬镇,是黄柏塬原生态风景区的一部分,被誉为“秦岭小九寨”。‌</p><p class="ql-block">注:图片20240913拍摄于大箭沟,下同</p> <p class="ql-block">大箭沟景区以其奇幻的水景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包括‌仙壶口、‌水帘洞、‌贵妃潭、‌三叠瀑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景点,以及山河、‌云雾、‌奇石、‌幽林等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大箭沟景区以其泉水清澈、河床五彩斑斓、山峰层林尽染、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p> <p class="ql-block">大箭沟景区还是‌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宝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华阳古镇是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华阳镇,始于秦晋,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傥骆古道),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古镇内明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古华阳县城墙残垣轮廓尚在。</p><p class="ql-block">注:图片20240914拍摄于华阳古镇,下同</p> <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的华阳镇古塔和古戏楼风格独特,文武官员衙门,客栈,当铺,酒楼,茶楼等铺板门一条街600多米300余间为主体的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是深山中罕见的明清时期古镇风貌。</p> <p class="ql-block">傥骆道是古栈道名。得名于其南口位于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县西骆峪。傥骆道长约240公里,是褒斜道、子午道、连云栈道等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险峻的一条古道。从西安飞往汉中的飞机航线,就是沿着傥骆道飞行的。</p> <p class="ql-block">傥骆古道穿越秦岭,艰险不言而喻,诗仙李太白有《蜀道难》叹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石梯石栈相钩连……”</p> <p class="ql-block">相传当年杨贵妃就是取道傥骆道,再沿汉江水路入长江到达扬州,最后飘洋过海去了东瀛。</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于周至做都尉时曾一度详细考察了杨贵妃之死,写下《长恨歌》,歌中描述“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等诗句证明杨贵妃沿傥骆道逃走,东渡日本安享晚年</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华阳古镇</p><p class="ql-block">注:图片20240913拍摄于华阳古镇,下同</p> <p class="ql-block">文字多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感谢朱、周二位好友专程陪同游秦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