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423. 薇甘菊,——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

曾汉龙

<p class="ql-block"><b>一,概述</b></p><p class="ql-block">薇甘菊(学名:Cyniphaea bracteata),又名夏至草、紫菊、山更草、小菊、红菊,是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原产于非洲南部,后来引入欧洲和亚洲,作为观赏花卉。</p><p class="ql-block">薇甘菊具有高度适应性,能够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其叶子为羽状全裂,花为舌状花,花径一般在4-6毫米之间。花朵为白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等。薇甘菊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平肝明目等。</p><p class="ql-block">在我国,薇甘菊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目前,薇甘菊被广泛种植作为观赏花卉,花期较长,花朵美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p> <p class="ql-block"><b>二,生物学特征</b></p><p class="ql-block">薇甘菊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全体被稀疏柔毛或无毛。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厘米,先端钝或圆形,基部近于圆形或截形,边缘有3~5个钝裂或近圆形浅裂。主脉明显突起,分枝多数,有时具3~5枚叶柄。花通常于枝条上部或腋生,花序为假穗状花序,稀为穗状花序;花被膜质,具纵裂;雄蕊6~8枚;子房4~6枚,花柱丝状。</p><p class="ql-block">薇甘菊的生物学特征包括:</p><p class="ql-block">1.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p><p class="ql-block">2. 全体被稀疏柔毛或无毛。</p><p class="ql-block">3. 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厘米,先端钝或圆形,基部近于圆形或截形,边缘有3~5个钝裂或近圆形浅裂。</p><p class="ql-block">4. 主脉明显突起,分枝多数,有时具3~5枚叶柄。</p><p class="ql-block">5. 花通常于枝条上部或腋生,花序为假穗状花序,稀为穗状花序;花被膜质,具纵裂;雄蕊6~8枚;子房4~6枚,花柱丝状。</p> <p class="ql-block"><b>三,形态特征</b></p><p class="ql-block">1. 茎:圆柱形,多分枝,常呈羽状复叶,基部或下部常为假二叉形分裂。</p><p class="ql-block">2. 叶:卵形、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6~12厘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近于圆形或截形,边缘有波状或牙齿状的裂片。</p><p class="ql-block">3. 总花梗:短或长,常为3~10厘米,与枝条成角度,花多数,花序为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轴无毛或被疏柔毛。</p><p class="ql-block">4. 花:花白色或淡紫色,小形,花径4~6毫米,花萼长1~2毫米,花冠长2~3毫米,雄蕊长3~4毫米,雌蕊长1~2毫米。</p><p class="ql-block">5. 果实:椭圆形,长1~1.5毫米,果梗短。</p><p class="ql-block">6. 种子:椭圆形,长0.5~1毫米,具疏柔毛。</p><p class="ql-block">7. 叶的表皮细胞:气孔多细胞,长圆形,长0.5~1毫米,具长圆状保卫细胞。</p><p class="ql-block">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得出薇甘菊的形态特征。</p> <p class="ql-block"><b>四,药用价值</b></p><p class="ql-block">薇甘菊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祛风湿等方面。薇甘菊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祛风湿、降血压等功效。</p><p class="ql-block">1. 清热解毒:薇甘菊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清除人体内的热毒素,有助于缓解发热、口干舌燥等症状。</p><p class="ql-block">2. 消肿散结:薇甘菊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代谢,有助于消除皮肤表面的肿胀和结块,对皮肤瘙痒、湿疹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p><p class="ql-block">3. 祛风湿:薇甘菊具有祛风湿的作用,对于关节疼痛、风湿病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p><p class="ql-block">4. 降血压:薇甘菊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降低人体的血压,对高血压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p><p class="ql-block">需要注意的是,薇甘菊虽然具有药用价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禁忌症。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有肝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不宜使用。在使用薇甘菊时,应该按照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来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p> <p class="ql-block"><b>五,与人类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薇甘菊(学名:Cynoglossum latifolium),又称为向日葵,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向日葵属。薇甘菊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被广泛用作园艺装饰和美化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 食用:薇甘菊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其种子和嫩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薇甘菊种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p><p class="ql-block">2. 药用:薇甘菊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解毒疗疮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皮肤病、眼疾、口腔溃疡等疾病。此外,薇甘菊的根茎和地下茎也具有药用价值,具有抗炎、抗菌、止痛等作用。</p><p class="ql-block">3. 环境美化:薇甘菊具有美丽的花形,可以作为园艺装饰植物。其花期较长,花色多样,可广泛用于各种公园、花园和花坛的布置。</p><p class="ql-block">4. 生态作用:薇甘菊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作用。</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薇甘菊与人类的关系是友好、有益的。在科学研究、医学应用、园艺观赏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薇甘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p> <p class="ql-block"><b>六,主要危害</b></p><p class="ql-block">1. 入侵植物:薇甘菊是外来入侵植物,主要入侵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危害菊花、苹果梨、桃、杏、樱桃、桃金娘、杏仁、苹果等果树,导致果树产量下降,果品质量下降。</p><p class="ql-block">2. 繁殖能力:薇甘菊繁殖能力极强,每克土壤中就能萌发200-300颗种子,发芽率高达80%。</p><p class="ql-block">3. 抗药性:薇甘菊对多种杀草剂具有抗药性,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药效下降。</p><p class="ql-block">4. 传播方式:薇甘菊可通过土壤传播、风雨传播、昆虫传播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p><p class="ql-block">因此,薇甘菊主要危害为入侵植物、繁殖能力、抗药性、传播方式等方面,对果树产量和果品质量造成影响。</p> <p class="ql-block"><b>七,传播途径</b></p><p class="ql-block">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状攀缘藤本,属于菊科。它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能够快速覆盖生境,对农林生产、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薇甘菊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p><p class="ql-block">风力传播:薇甘菊的种子细小而轻,基部具有冠毛,容易被风吹散,实现远距离传播。</p><p class="ql-block">水流传播:种子也可以通过水体传播到新的地点。</p><p class="ql-block">动物和昆虫传播:动物和昆虫可能会携带薇甘菊的种子或藤茎,从而帮助其扩散。</p><p class="ql-block">人类活动:人类的农业活动、园艺操作以及交通工具等都可能成为薇甘菊传播的媒介,尤其是当这些活动涉及到带有种子或藤茎的载体时。</p><p class="ql-block">薇甘菊的这些传播途径使得它能够迅速在新地区建立种群,成为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因此,控制薇甘菊的传播是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和损害的重要措施。</p> <p class="ql-block"><b>八,防控措施</b></p><p class="ql-block">根据《薇甘菊病害流行特征与监测》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薇甘菊的防控措施包括:</p><p class="ql-block">1. 设立封锁区:将疫情发生区、受影响区、受威胁区、风险区等区域划分为封锁区,禁止人员和车辆进入,以减少病毒的传播。</p><p class="ql-block">2. 加强宣传和监测:宣传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疫情扩散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p><p class="ql-block">3.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限制外来人员进入疫情发生区,以减少病毒的传播。</p><p class="ql-block">4. 加强病死及病残羊只处理:对于病死或病残的羊只,要进行及时处理,以防止疾病传播。</p><p class="ql-block">5. 加强羊只屠宰及加工环节的监管:在羊只屠宰和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和环境,以减少病毒的传播。</p><p class="ql-block">6. 加强种群密度监测:对于羊只种群密度较大的地区,要定期监测种群密度,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扩散。</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薇甘菊的防控措施包括设立封锁区、加强宣传和监测、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加强病死及病残羊只处理、加强羊只屠宰及加工环节的监管、加强种群密度监测等。</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特邀“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学者;“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志愿者;网络。如有雷同、相同之处,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p><p class="ql-block">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曾汉龙</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