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徽州行计划分五个部分:1、武义;2、浙皖一号公路;3、歙县一日游;4、徽州天路;5、桐庐。</p> <p class="ql-block">D1:家——延福寺——柳城畲族镇——自在山谷民宿</p><p class="ql-block"> 延福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桃溪镇福平山,始建于后晋天府福二年(937年),原名为福田寺,宋绍熙年间赐名延福寺。现存的建筑以中轴线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和两侧厢房。延福寺是江南仅存的三座元代建筑之一,大殿完整的保留了元代木构件斗拱建筑艺术的风格和构造特征,为研究宋到明的建筑发展过渡提供了较好的实例,后因193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考察测绘而被世人熟知。</p> <p class="ql-block"> 第一进:山门</p><p class="ql-block"> 单开间分心造,前后两坡穿斗式,前檐墙八字形。</p> <p class="ql-block"> 第二进:天王殿</p><p class="ql-block"> 面阔三开间,单檐硬山,进深八架檐屋,抬梁式。</p> <p class="ql-block"> 第三进: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 面阔五开间,重檐歇山,下檐五辅作,上檐六辅作,抬梁式。</p> <p class="ql-block"> 第四进:观音堂</p><p class="ql-block"> 面阔七开间,主体建筑三间为六架橼屋,抬梁式,两边两间附属用房,硬山,穿斗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堂前有元代石狮一对,左右各有石井一方,两侧参天古柏为元宋时期所留。</span></p> <p class="ql-block"> 清代天花凿藻井、佛台和明代水墨画家、墨书题字。</p> <p class="ql-block"> 延福寺新寺</p> <p class="ql-block"> 武义柳城县后老街,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共荣,商户与街景共生,历史与时尚辉映的特色街区。这里贩卖的小吃美食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时期,有108种宣品小吃汇聚于此,比如油煎饼、宣平馄饨、芋饺、清明果、豆腐圆、空心油饼、豆腐油饼、艾草糕等等。(光顾着吃,忘记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 自在山谷民宿位于武义县东南部的小黄山风景区内,一面是悬崖绝壁,一面是峡谷溪涧,以奇松、怪石、云海、飞瀑闻名,周边自然景观绝美。</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客房均配有超大的观景阳台或是户外露台,真正做到了推窗可拥山林入怀,触手可及山间风物。</p> <p class="ql-block"> 柳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D2: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上黄村——生态环境观测站。(宿杜顺商务宾馆)</p><p class="ql-block"> 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峭壁、溪流和碧潭见长,有着江南九寨沟的美称。这里峰峦叠嶂,高耸云霄,古树断崖与碧湖悬瀑相互映衬,景色秀丽。河流顺山势而下,千回百转,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 因为天师殿在维修,所以玻璃栈道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 上黄村,被当地人称为“江南布达拉宫”,位于松阳与武义的交界处,还保存着完好的夯土坯房。现在住在村里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都迁出去了,剩下的大多都是老人,他们都很纯朴,对外来游客也很热情。村子嵌在山中,层层叠叠的老房子与自然融为一体,非常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 从上黄村出来,我们去探访全国首个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观测站在海拔1128米的大毛尖山顶,一路盘旋,6.6公里路程有318个弯,且道路狭窄会车困难,我们开车花了半个小时,随着海拔上升,山顶气温骤降,云雾缭绕,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旅友推荐的敏敏酒家用餐,价廉物美,推荐醋鸡、家常豆腐。</p> <p class="ql-block">D3:山下鲍村——淳安——皖浙一号公路——深渡镇(宿恋家民宿)</p><p class="ql-block"> 山下鲍村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村落依山就水势,沿金溪两岸狭长的谷地而建,南北走向,东西两山相夹,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村里现存历史建筑31处,其中清代建筑28处,民国建筑3处,以民居为主,多数民居已有近2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乾隆年间,积聚了财富的山下鲍人建造了村中规模最大的民居建筑——涂氏大厅,建筑用材粗大、造作考究,华美的雕刻细腻传神,构思巧妙。</p> <p class="ql-block"> 雨中游览山下鲍村,看看这个被梁思成写进《中国建筑史》的古村落到底有多美!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藏在时光深处的地方,这里青山绿水环绕,黑瓦白墙错落有致,漫步其间,能听到鸡鸣犬吠,能看到袅袅炊烟,古老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淳朴的民风让人倍感温暖。山下鲍村就像一个心灵的归属,让我沉醉不知归路。</p> <p class="ql-block"> 午后一路高速至淳安新安江大桥,然后走淳开线沿着新安江行驶,途径宋村乡、威坪镇、街口镇、新溪口乡,一路抵达深渡镇。</p> <p class="ql-block"> 打卡徽州天路东入口,这一次的行程不走这一段。</p> <p class="ql-block"> 民宿老板娘推荐的凤花土菜馆,老板是个中学老师,看着很儒雅,烧出来的菜却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D4:万二村——新安江山水画廊——渔梁坝——徽州古城。(宿如家诗柏.云酒店歙县徽州古城店)</p><p class="ql-block"> 徽州“布达拉宫”——万二村,村子完全没有商业气息,不通公交,只能自驾,路很窄,很考验车技,会车不易。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透着古朴的韵味,一草一木都写满了故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板路蜿蜒曲折,古村落宁静而祥和。</span>我们去的时候恰逢下雨,被雨水冲洗后的青砖石瓦,显得孤独寂寞,但也更能体会到古村落的原汁原味。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地方,连呼吸都变得格外美好,真是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从深渡镇出发,继续沿着新安江山水画廊行驶,途径绵潭村、南屏村、南源口。</p> <p class="ql-block"> 南源口村的千年古樟树,胸围1125厘米,高30米,树龄近千年,站在树下能感受到它的雄伟和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渔梁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 渔梁坝的主要作用包括泄洪防旱、截流行船、方便交通运输等。</p> <p class="ql-block"> 渔梁坝全部用花岗岩石层层垒筑而成,它们垒筑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状元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p> <p class="ql-block"> 渔梁古村依山傍水,中间高两头低,形态似鱼,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村落内有一条东西向主街,垂直该街则延伸出十余条小巷,街道两旁是一色的木板房屋,重楼挑檐,鳞次栉比。</p><p class="ql-block"> 渔梁古村曾经是商人、水手、脚夫云集之处,也是各类货物的中转之地,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p> <p class="ql-block"> 虽然不喜但每次来歙县还是会点一道臭鳜鱼。</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又因汤显祖的一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不知道让多少人魂牵梦萦,心向往之。</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三次来,每次都是路过夜游古城。前两次都是匆匆逛了一圈主干道,有点失望,因为它更像当地人的步行街,开满了粮油杂货吃穿等实用店铺。这一次时间稍宽裕,就钻进了小巷子里,才发现古城的精髓都藏在巷子里了!</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斗山街、中山巷斑驳的石板路上,古牌坊、古民居、古井......感受着岁月的沉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斗山街因依靠斗山而得名,始建于明清时期,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曾是徽商的聚集地。徽派建筑以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壁最具特色,斗山街的建筑完美体现了这些元素。高大的马头墙摩肩接踵,错落有致,既美观又具有防盗等功能。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古迹遗存,如蛤蟆古井、岳飞饮马槽、贞节坊等。</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去了三次,却是第一次走进斗山街,也只是在夜色中匆匆一瞥。下次一定找个雨天,打着伞,再去走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p> <p class="ql-block">D5:唐模景区——鲍家花园——棠樾牌坊——花山迷窟——屯溪老街——黎阳老街(宿如家酒店.neo黄山滨江路屯溪老街店)</p><p class="ql-block"> 黄山市每逢周三景区免门票,于是决定留出一天时间去打卡几个景点,有优惠活动不能错过啊。</p><p class="ql-block"> 唐模是一个集水口园林、徽派建筑、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古村落风景区,我们从村东首开始一路沿着檀干溪游览。</p><p class="ql-block"> 槐荫树,这棵有400多年历史的老樟树,因1992年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来此拍摄黄梅戏经典之作《天仙配》而得名,有”天下第一媒树”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同胞翰林坊是康熙皇帝为表彰唐模许氏家族的许承轩和许承家两兄弟而恩准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八个角,又名八角亭,它是一种镇风水的标志性建筑,上下三层,中空,有回廊,造型独特,举世无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檀干园,相传是清初,一位许氏富商为满足母亲游览西湖的愿望而建,故又称“小西湖”。院内遍植昙花,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等胜景,还珍藏着历代名家书法碑刻18块。</p> <p class="ql-block"> 水街是村子的主要街道,它的入口是高阳桥,石质,双孔雀劵,桥上建屋为廊,为廊桥建筑模式。水街的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还有40余米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的是美人靠,供人歇息聊天之用。</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过度包装的商业,没有酒吧更没有想你的风,宁静的古村落伴着潺潺的水口,安静治愈且充满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是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棠樾牌坊群是一组规模宏大的石质牌坊群,共有七座牌坊,明建三座,清建四座,分别是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吴氏节孝坊、孝子坊和尚书坊。每座牌坊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蕴含了忠、孝、节、义,是古徽州人伦道德、宗法思想的表现,也包含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p> <p class="ql-block">鲍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称女祠</p><p class="ql-block">鲍氏支祠,又名敦本堂,俗称男祠</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花山谜窟是一个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迷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的综合景区。</p> <p class="ql-block"> 环溪索桥,夸江而立,桥头堡依照徽派建筑风格建造,与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十分和谐。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是关闭的,不能上桥。</p> <p class="ql-block"> 现代感十足的声光电与动画结合,有点梦幻。洞里很凉快,不敢在里面多待,没留下什么特殊印象。</p> <p class="ql-block"> 可能是走了一天比较累了,游玩的兴趣也下降了,个人感觉花山谜窟比较适合亲子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来屯溪老街了,就没拍什么照片。</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屯溪老街用餐。</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逛黎阳老街,去年11月份是上午来的,基本没人,店铺都关门,有点萧条的感觉。这次夜游,倒是很热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D6:屯溪老街——徽州天路——汾口镇(宿汾口花园宾馆)</p><p class="ql-block"> 徽州天路包含狮石天路、源白公路、璜尖天路,有东南西北四个入口,我们这次从北入口进(线路:屯溪—长陔乡—狮石乡—白际乡—渔临村—璜尖乡—汾口镇),没看到东入口街口镇到长陔乡那段的蜈蚣岭梯田,留点遗憾下次再走过。 </p> <p class="ql-block"> 黄毛瀑布,某人摔了一跤,水杯破裂扎伤了手心,差点让我们终止行程打道回府。</p> <p class="ql-block"> 长陔岭观景平台,视野开阔,能看到远处的古村落和梯田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过龙岗观景台,为徽州天路狮石段16公里海拔千米以上路段的肇始。</p> <p class="ql-block"> 三片叶子是指茶叶、竹叶和箬叶,在狮石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一跃成为当地村民摆脱贫穷、走上小康的产业引擎。</p> <p class="ql-block"> 途径徽州天路南入口</p> <p class="ql-block"> 油煎豆腐瀑布</p> <p class="ql-block"> 百丈冲瀑布</p> <p class="ql-block"> 百丈冲峡谷栈道</p> <p class="ql-block"> 白际乡,地处安徽省最南端,是安徽最后通水电的乡镇,被称为“江南墨脱”。白际人民公社是其标志性建筑,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里边有1974年的人民日报和语录,这座非常具有年代感的建筑,内部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夯土地面、木构梁柱,现在成了一个餐厅,接待来来往往的游客。我们到的时候非用餐时间,没人接待。</p> <p class="ql-block"> 渔临村,徽州天路西入口</p> <p class="ql-block"> 云走璜尖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真的有在云端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蜿蜒的道路在山间穿梭,沿途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每一个转弯都带来新的惊喜。徽州天路,你一定要来走一走!</p> <p class="ql-block"> 晚餐在汾口镇情缘饭店就餐,老板(大厨)曾经在舟山当过兵,算半个老乡了,很健谈,当然菜也烧的很对我们胃口,又是美美的一餐啊。</p> <p class="ql-block">D7:汾口镇——下姜村——建德市——严州古城——返家</p><p class="ql-block"> 离开汾口时,正犹豫着是去下姜村还是芹川古村,酒店小伙子告诉我们去下姜村吧,那里曾经是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时的基层联系点,现在成了红色旅游地。那就去看看吧,let's go!</p><p class="ql-block"> 下姜村有800年历史,素有“雅墅峡涧”之称。原来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现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红色旅游资源,从过去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的穷山村,华丽转身为农家乐,民宿忙,游客如织来下姜的美丽村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狮城酒坊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仿照原狮城东门街的酒坊而建。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就已存在,历史悠久。</p><p class="ql-block"> “酒坊酿造的“狮城米酒”采用传统的酿造工具和古法纯手工酿造。以野生酒药花制曲、淳安本地米酒为原料,取当地山泉水,100%无任何添加。这种传统工艺使得米酒口感独特,风味醇厚,并且含有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酒坊老板娘身着旗袍,一看就很知性,听她介绍酒坊的特色和历史发展,还一起探讨了酒坊的室内结构和摆设布置等。</p> <p class="ql-block">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最后一课》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下姜村,一路沿着新安江畔行驶,欣赏沿途湖光山色,自驾的乐趣体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严州古城,就像穿越古代的繁华盛世,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街边的店铺热闹非凡。古老的城墙庄重而威严,登上城楼,既可以俯瞰古城的街景,又能通览三江之阔。</p><p class="ql-block"> 严州古城又叫梅城古镇,听闻“天下梅花两朵半,独有半朵在梅城”,按照当时规定,只有京城的城墙垛子可以设计成梅花形状,一朵在南京,一朵在北京,而严州古城南面城墙的墙垛也被设计成了梅花形状,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严州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诗人、文学家都曾在此留下过诗词佳作,尤以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为经典之作,“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p><p class="ql-block"> 孟浩然的诗中小城,值得你来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