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18川藏线怒江七十二道拐,又称九十九道弯,当地人称为“杀人坡”,比之新疆的盘龙古道海拔更高、落差更大;72拐也是川藏线上最著名的打卡景点之一,几乎每个去西藏旅游的人都想一睹它的风采,最新的网红标语“走过怒江72拐所有的弯路,以后人生尽是坦途”,让它更吸引眼球。</p> <p class="ql-block">从怒江七十二拐的险要,我们不难看出当年修筑318公路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川藏公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2400多公里。沿途穿越横断山脉和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位于八宿县境内的天路72拐和怒江天堑是川藏公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展示了四十多年前,十八军筑路的艰辛和英雄壮举。至今在怒江的石崖上还留着“怒江两岸出英雄”的题词,1950年的青藏高原不仅没有一公里现成的公路,甚至连一张准确的地图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怒江峡谷长316公里,平均深度2019米,汛期呈U型,旱期呈V型。怒江州为云南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整个地势由巍峨高耸的山脉与深邃湍急的江河构成,有切割很深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的山区。除兰坪县的通甸、金顶有较为开阔的山间槽地和“三江”河谷边的一些冲积扇、冲积堆、冲积裙以外,多为高山陡坡之地</p> <p class="ql-block">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经云南,由北而南流入缅甸,注入印度洋,全长1540多公里3。峡谷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中游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地质运动,特别是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了河道。这一过程发生在大约200年前,当时在然乌湖下游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崩塌,大量的巨石和碎岩堵塞了帕隆藏布江,从而形成了这个高原堰塞湖。</p><p class="ql-block">然乌湖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西南角,紧靠川藏公路,周围环绕着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脉7。这些山脉的冰雪融水是然乌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湖水向西倾泻,成为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之一</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的水色变化是季节性的,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冬季(12月到次年3月):湖水呈现鲜艳的蓝色,尤其在蓝冰季节(1月到2月),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景。</p><p class="ql-block">春季(4月到5月初):湖水颜色为绿色,此时是然乌湖最清澈的时期之一。</p><p class="ql-block">夏季(7月到8月):由于雨水和雪山融化,湖水变得浑浊,颜色呈现浑黄色。</p><p class="ql-block">秋季(10月):湖水颜色虽不如春天清澈,但此时湖畔山岳层林尽染,湖如镜面倒映出山上的斑斓色彩,景色壮观。</p><p class="ql-block">其他季节:然乌湖的水色还会随着阳光的照射角度和深浅发生变化,可能呈现出深蓝、浅绿、淡蓝等多种颜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