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设计理念

一粒沙

<p class="ql-block">  《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知识结构和基本线索, 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本套教科书遵循《标准》对数学教材的这一基本定位,并据此形成了自己的教材观和教科书设计的基本原则。</p><p class="ql-block">一. 教材观</p><p class="ql-block"> “教材观”是教材编写者对于教材本质、基本属性和功能的看法。本套教科书所秉持的“教材观”可以概括为:</p><p class="ql-block">数学教材本质上应当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起点——学生基于教材提供的资源和情境展开学习, 而不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终点——期望学生将教材复制于头脑中;数学教材的基本属性是数学知识结构(广义)产生与发展的再现, 主要功能是让学生基于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情境, 通过探索、交流、解决问题等多种活动, 获得一般意义上的发展, 达到《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p><p class="ql-block">二. 教科书设计的基本原则</p><p class="ql-block">(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突出育人功能</p><p class="ql-block"> 本套教科书重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实现科学性、教育性、人文性相统一。具体内容结合数学学科特点,系统安排、整体设计、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主题教育内容,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考虑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年龄特点, 将政策理论与生动案例相结合, 将显性表述与隐性渗透相结合, 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 对学生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培养贯穿始终, 充分发挥教科书的铸魂育人功能。</p><p class="ql-block">(2) 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p><p class="ql-block"> 数学知识的学习, 力求从学生现实出发, 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出学习主题, 并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内涵的问题, 以展开数学探究。这有利于展现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突出“数学化”的过程。</p><p class="ql-block">(3) 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p><p class="ql-block"> 数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数学认知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更为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为此, 教科书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同时,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 提供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例如, 提出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设立“观察·思考”“操作·思考”“思考·交流”“回顾·反思”等栏目, 以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新的知识、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p><p class="ql-block">(4) 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p><p class="ql-block"> 客观上, 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现实情境中找到“原型”, 并能够有效地应用到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进而有效地发展核心素养。因此, 教科书对于新知学习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 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随后, 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研讨, 逐步展开相应内容的学习, 这有助于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相应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5)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教科书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为有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有效的途径。例如:“阅读·欣赏”栏目提供有关的数学史料、所学新知的背景材料、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等;“阅读·思考”栏目提供一些有趣的挑战性问题, 或有关新知学习的延伸等, 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更多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机会。</p><p class="ql-block">(6) 注重融入信息技术</p><p class="ql-block"> 教科书重视融入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拓宽视野, 积累使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的经验, 提高信息素养。例如: 让学生探索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介绍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设置借助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处理数据, 用数学软件探索函数图象、制作图案的活动等。</p> <p class="ql-block">(核心内容来自课本)</p>

数学

学生

教材

学习

教科书

情境

提供

信息技术

探索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