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简 叙 </p><p class="ql-block"> 游历宁夏的南部地区,其亦属于黄土高原,宁夏南部和甘肃省的中东部地区相连,都属于黄土高原。</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广义上的黄土高原即黄土区,黄土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原生黄土38.1万平方千米,次生黄土25.4万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狭义上的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 </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坡即黄土高原,从省份角度来解说,黄土高原横跨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和青海省七个省区。它是我国的四大高原之一,地貌广阔,但水土流失严重,地形支离破碎,生态环境也过于脆弱。</p><p class="ql-block"> 它不单单只是属于一个省,而是横跨好几个省。黄土高坡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辽阔独特</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广义上的黄土高原即黄土区,黄土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原生黄土38.1万平方千米,次生黄土25.4万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狭义上的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依据广义定义对黄土高原进行介绍。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千米,南北宽750千米,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地构造单位主要包括陕北陇东地台、华力西褶皱带、太平洋式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吕梁山地块和汾渭下游沉带等,并以秦岭地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为南北二大界线。</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距今约55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史前人类已经开始从事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p> <p class="ql-block"> 宁夏努力·初见成效</p><p class="ql-block"> 近几十年来,宁夏一直是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前沿阵地,尤其在治沙、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方面做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现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区域生态系统仍然面临着沙漠扩张、植被退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灌区农田面源污染威胁黄河水质、生态系统脆弱、稳定性差等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措施:</p><p class="ql-block"> 一是合理划分区域和单元,分区分类综合治理。按照示范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态修复目标,将黄河流域亟需治理区域合理划分,分区分类综合治理,实现“北治风沙、沿黄治水、中部复草、南保水土”的保护修复目标。</p><p class="ql-block"> 二是重视湿地建设和利用,加强矿山和入黄沟道治理,抓源头治理。加强湿地宣教和科研力度,坚决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改善水环境质量。通过清运废弃物、排土场土地平整、采坑土方回填等方式治理黄河两岸地形地貌。采取异地取土、设置人工隔水层、添加土壤增肥剂等措施对土壤基层进行改良。对清水河入黄处进行全面清淤,实施削坡,种植水生植物、草坪和灌木林形成植物护岸,增加河道和水库周边的林草生物量,提升清水河入黄处的植被覆盖度和水环境质量,增强清水河沿岸的水土保持能力,提升河湖湿地的蓄水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不断增强流域水系连通性,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草原进行改良,增强抵抗干旱及病虫害的能力,科学开展草原资源监测统计。</p><p class="ql-block"> 三是植被保护修复和功能农业相结合,提升生态和经济效益。开展荒山和沟道治理,新建梯田和淤地坝,分级放坡,延展灌溉工程,以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探索利用爬山虎类植物喜阴湿,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占地少、生长快,气候适应性广泛等特点,在坡度适中的已整治山坡上大面积种植,绿化山体,净化空气。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减少黄河输沙量和河水污染,提升黄河河岸环境质量和南部山区森林水源涵养能力。通过乔灌结合方式提升压砂地生态林质量,增强植被稳定性和区块抵抗干旱及病虫害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四是广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科学改良土壤,提升水源涵养能力。通过种植乔木林、灌木林和乡土植物,改善土壤质量,提升植被覆盖度。新建水平梯田,开展梯田坡耕地整治和小型水保工程,增强水系连通性,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开展盐渍化土壤试验、示范、研究与治理,利用投放土壤微生物、种植耐碱性植物等生物改良措施,提升土壤肥力水平,降低耕层土壤有害离子含量,使土壤质量得到稳定提升。禁牧休牧,人工抚育,对迁出区生态进行重塑,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能力,逐步稳定地表植被群落,扭转草地退化趋势,提高植被覆盖度。通过围栏封育、人工种草、补播改良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 </p><p class="ql-block">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表示,不仅是六盘山,贺兰山、罗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已经审议通过,并制定逐年实施路线图,推进项目落地实施。目前,宁夏已规划建设“五个百万亩”生态建设修复治理项目,包括建设生态防护林100万亩、建设经济林100万亩、新建和修复湿地100万亩、治理退化草原100万亩、开展露天矿山治理和国土综合整治100万亩。</p><p class="ql-block"> 宁夏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 崔奇鹏:谋划项目99个,建设规模73万公顷,估算投资186亿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项目以解决矿山开采、破坏地质环境、水土流失等问题为目标,按照安全生态景观的治理秩序,修复地形地貌、恢复地表植被,逐步实现破损地区自然风貌和周边的自然景观和谐一致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附注:部分图片拍摄游历当下,大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综合,添页观世察史究性,纯粹学习交流,虔诚开心度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