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领航行致远 秋阳杲杲育新篇 __"国培计划(2024) "一对一精准帮扶通榆县教师培训(小学语文)

何亚利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9日,国培计划"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在通榆县实验小学校报告厅举行,与会的领导有吉林省教育学院李春光主任、吉林省教育学院培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鲍赫、通榆县进修学校张国栋副校长及刘绘红主任、实验小学校的包广环校长,初中和小学部的领导老师共计三百余人。</p> <p class="ql-block">  会议由鲍赫副主任主持,之后由省教育学院的李春光主任向所有参会学员解读了项目培训方案。此次国培,我们所有学员都为之心动如许,亦或是对前行中,这一季满眼斑斓的秋色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  19日下午由集中到分散式培训,小学语文的培训会场在第一小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培训议程有两项:第一项由省学院崔晓娇老师带来的学科研讨沙龙活动,50名语文老师以小组的形式向崔老师呈递了一线教师对于目前语文教学中我们的困惑与烦恼,希望专家们能为我们指点迷津。晓娇老师问题式设计点燃了学员们的讨论热情,有人感慨前行旅途漫漫,我们早已疲惫不堪;有人鼓舞无论多难,都要心中保留一束不灭的光芒,是呀,纵然有困惑亦是百般无奈,前方依然还有人在帮着我们,因为晓娇老师手里的平板电脑已将文字整理好,档案袋已将我们的问题收集好,我们深信美好皆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第二项议程由县进修学校郭玉峰老师为接下来几天的培训向各位学员逐一解读,我们相信此次培训在省教育学院的精心设计下,县进修学校的鼎力支持下,这必将是一场饕餮盛宴!</p> <p class="ql-block">  20日上午由长春博硕学校的钟鹤童老师带来的讲座《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思考与实践》,讲座既实用又非常的接地气,昨天我们许多老师对于如何用好新教材中遇到的困惑给予了相应的解答,3个小时的讲座背后,让我们看到了老师对于小语教学的热爱与执著的探索,我们也将寻着这道光在小语的道路上努力前行!</p> <p class="ql-block">  20日下午秋阳暖暖,微风不燥,我们经历了春夏的吵嚷之后,突然觉得秋风携一缕暗香而来,带给我们的是收获与惊喜,这场讲座题为《新课标视域下读文方法的科学设计与适切运用》,喜欢源于欣赏,因此我们记住了这个人,他是来自吉林市教育学院的唐德喜老师。第三小组刘静组长的发言代表了所有学员的心声:今天听了唐教授的讲座后,我们的感受有以下几点:一是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二是忌教师、课件和课堂教学设计的花样和繁琐,课堂教学要落地生根;三是忌教师课堂用语的模式化和公式化,课堂用语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情景,话题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最后是教材视角分析和典型案例的阐述,唐老师的讲解层层递进,让我们受益匪浅。希望我们借着国培的东风吸取唐德喜教授科学的读文方法,努力学习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在唐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在小语的求索之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会更加坚实和自信!</p> <p class="ql-block">  聚焦课堂教学 研磨精彩课例</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月29日是我们本土教师的教研活动。上午,在实验小学校五楼多媒体教室,有三节精彩的课例向我们展示,第一节作课教师是我们的本土专家陆阳老师,她作课的题目为《爬天都峰》。第二三节课分别是研磨课例展示,于春雪老师的《葡萄沟》和周欣欣老师的《秋天的雨》。下午,首先进行的是作课教师的教学反思及各小组成员的研讨活动。之后由我们的本土专家孙丽艳主任带来的讲座《单元统整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思考》,及教研员郭玉峰老师的讲座题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微思考》。水本无华,想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我们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和两位教研员的引领把脉,加之各位同仁的智慧众筹,我们的小语课堂教学定会异彩缤呈。</p> <p class="ql-block">  10月9日依然是我们本土教师教研活动。上午有三节精彩的研磨课例展示,分别是李诗盈老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吕佳琳老师的《爬山虎的脚》和李海𨫎老师的《搭船的鸟》。下午由三位教师作教学反思之后各小组成员进行研讨交流。</p> <p class="ql-block">  专家引领促提升 聚力赋能共成长</p> <p class="ql-block">  时光微步,岁月静缓,不知不觉间,10月10日,今日阳光正好,在满怀期待中,我们迎来了三位国培专家:他们分别是赵姗姗老师、姜百双老师、安晓波校长!</p> <p class="ql-block">  这一季我们注定收获满满,两节国培专家示范课分别是:赵姗姗老师的《示儿》,姜百双老师的《扁鹊治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两位专家可谓全情投入课中,精彩的课堂呈现,可见的学生生长过程,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让我们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大家上课寻常,小家上课慌张!之后安校长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p> <p class="ql-block">  下午安校长的讲座题为《关注体例 立足文本 有效链接__统编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讲座围绕三方面展开:1. 关注体例,厘清任务。①依次增量,指向传承。②题材多元,指向沉淀。③文法迥异,指向运用。2.立足文本,聚焦素养。①批文入情,沿波讨源。②跨越时空,共情古今。③以点带面,隽永传承。3. 有效链接,提升能力。①寻找"日积月累"与单元整体的融合点。②寻找"日积月累"与研究的拓展点。③寻找"日积月累"与活动的结合点。讲座之后,让我们对古诗教学有了明晰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  书法是中国人的精神气象!汉字,承载着文明的曙光,从远古走来。它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穿越了漫漫长夜,走到了我们面前。汉字五千年了,它依然年轻,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汉字,是华夏文明的原始基因,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10月17日上午,王洪义老师的"书者如是也"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汉字的博大精深,而且教师自身带有的书者风骨,也让我们看到了先贤们的精神在这一代人身上的美好传承。一节课无法参透书法的精髓,课后我们会继续努力,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是每一位中国人永远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下午,肖宇轩主任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关于语文教学的精彩讲座,题为《聚焦学习方式变革 着力推进课堂转型》讲座从三个方面展开:①缘由:学习方式变革的本土现状。②构建:推动变革专业支持机制。③突破:聚焦关键点解决课改瓶颈。老师强调语文课堂就应该有语文的样子,我们要在听、说、读、写、思中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每一位教师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与研究,打破本土现状中的固化模式,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探究课改中新的教学方式,最终还原语文课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同研共探精点评 深挖细耕谋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10月18日上午,进行的是三节成果汇报课的展示,分别是实验小学校周欣欣老师的《秋天的雨》、吕佳琳老师的《爬山虎的脚》和第一小学校李海鑫老师的《搭船的鸟》。三堂课都能通过文字、美术、影视等多方面的鉴定,意在提高学生的审美与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下午,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肖宇轩主任对三节课例作了精彩的点评。专家认为三位老师都能以文本内容为中心,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审美能力!同时专家指出,现代的教学课堂下,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师要深入研究所讲的文章,以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去影响课堂上的学生们!</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进修学校的孙丽艳主任对此次国培进行总结。孙主任既表达了对所有来通榆传经送宝的专家们的感谢,也表达了对省教育学院领导精心安排课程的谢意,同时也感谢在座的每一位学员。主任殷切地希望所有学员都能够学有所思,学即能用,不负所学,不负国培!</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相信在先达之士和勤勉后辈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展示出我们通榆小语课堂教学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p> <p class="ql-block">编辑:何亚利</p><p class="ql-block">图片:苗若兰</p><p class="ql-block">审核:孙丽艳</p>

老师

我们

教师

讲座

语文

国培

教学

培训

课堂教学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