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天山天池</b></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法桂/文</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去天山天池。</p><p class="ql-block"> 从乌鲁木齐市出发,渐渐地进入了天山山脉。车窗外,远处的山峦大多是黑黝黝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时闪烁着光点。山坡上却有一些低矮的小灌木和成片的草地,成群的山羊慢慢悠悠地在低头觅食。</p><p class="ql-block"> 进入天山天池景区内,景色迥然不同,路的两旁先是高大笔直的白桦树,接着是枝叶旁逸的榆树、杨树,繁茂如盖。景区的区间车沿着小溪旁的盘山路蜿蜒向上,溪流与公路随山势弯曲,像一条飘带似的在山谷里延伸。溪水是天山雪水融化后流淌下来的,溪流两旁的河床上大小卵石间顽强地生长着榆树或杨树,树根裸露在外,枝繁叶茂。</p><p class="ql-block"> 过了榆树沟,进入一段狭长的峡谷中,两旁的悬崖相邻,靠得非常近,天然形成的一线天,崖壁高达数十米,一线贯通,犹如天池这位主人在这里打开了两扇门迎接客人。这里是天山天池八景之一的“石门一线”景观。山道弯弯,越来越高,原先山路两旁的榆树已变成漫山遍野的针叶林带,可以看到远处的山脉。远山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而这里却是满山的云杉和塔松,已成林海。</p><p class="ql-block"> 汽车继续上行,在一拐弯处见到一弘清池,大约有二十几亩大小,水面如镜。池的周围塔松林立,或浓绿,或青翠,倒映池中,栩栩如生,鲜亮清新。这是西小天池,又叫小龙潭,它距山上的大天池还有两公里之遥。此刻,阳光正好朗照下来,西小天池宛如一块碧玉,恬静安详地沉睡在群山之中,晶莹璀璨,熠熠闪光。传说中大天池是西王母的脸盆,这个西小天池是她的洗脚盆。关于这个面积不大的池,至今还有未解之谜,人类还没有探测出它到底有多深。景区的区间车只是在此稍稍慢了一下,没有停留,它惊鸿一瞥的美丽,在我们的眼前一闪而过。</p><p class="ql-block"> 爬上一个山坡,转过一道弯路,便看见有一湾湖泊,像一面平静、明亮而又巨大的镜子,镶嵌在皑皑冰川和绿树葱茏的群峰之间。又如一位纯净的处子,静静地躺卧在一条并不幽深的山谷之中。湖水清澈如玉,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漫步湖边,调换了角度去看湖面,水色此处碧绿,彼处天蓝,宁静而富于变化,让人有一种静影沉璧的感觉。</p> 这里,便是天山天池。<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二<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天山天池三面环山,只有北岸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我们抵达时,大约是十点左右,和煦的阳光洒落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远处的博格达冰川倒映水中,其白雪皑皑的冰川纹理清晰可见,如同一幅清雅的工笔山水画铺展在水底,摇曳着一个似睡非睡的梦。我轻轻地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天地间如此完美无的一种对称。阳光穿透冰川,折射出蓝宝石般的光泽,与天空的湛蓝交相辉映,这景象既真实又虚幻,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之中。我静静地坐在池边的一块石头上,任凭思绪随波光荡漾。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天地间只剩下这座冰峰、这片湖水,还有这璀璨温暖的阳光。<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天山天池方圆大约五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大致相差无几,但它们各自的神韵却大不相同。杭州西湖是闹事里的一处人间天堂,总是以她那温婉娴静的姿态,让人在繁华的都市之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忘却尘世的喧嚣。而天山天池却是上天遗落在西域天山深处的一块碧玉,处处展现着奇山秀水的野性之美,让人在远离尘嚣的秘境中,感受到大自然最原始的力量。两者仿佛是两位性格迥异的佳人,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的山水之美。<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天山天池与长白山天池的景色也有很大的不同。<br data-filtered="filtered">长白山天池为火山口积水成池,四周峭壁如剑,池水深邃,气势磅礴。时而碧蓝如镜,时而云雾缭绕,啸声回荡山谷,令人心生敬畏。而天山天池的形成却与火山无关,而是地质运动与气候变暖共同塑造的大自然杰作。天山山脉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形成,天池所在的山谷冰川则因断裂带下陷,顺着山谷缓慢下移,形成了多种冰蚀地形,成为巨大的冰窖,随着气候变暖,冰窟渐渐融化,就形成了如今的天池。因此,与长白山天池相比,天山天池的水更富有冰清玉洁的神韵。它比长白山天池的水少了一份冷峻与孤傲,却多了几许和田碧玉般的清灵温润,水晶一样的晶莹透亮。<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天池周边树木繁多,茂盛葱茏,主要以冷杉为主。这里的冷杉又与别处不同,有的像白杨树,枝条紧紧抱住主干蓬勃向上,甘于向云天冲击,叫凌云杉。有的枝条一律向下拥抱大地,向大地取暖,叫落地杉。刚才站在池边的山坡上俯视天池,宛若置身于一片江南的秋色之中。而此刻站在这一片冷杉林中仰望耸立的远山,冰川皑皑,一片雪白,心里顿生寒意,仿佛又觉得是到了冬天里的北国。这一俯一仰之间,如穿越了两个不同的季节,秋与冬,在这里共处一时。<br data-filtered="filtered"><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 class="ql-block"> 天池北岸,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定海神针”,乍看之下,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不过是一棵挂满祈福绸带的榆树,侧立一石碑上书“定海神针”四个大字,再无其它。但就是这棵普通的树身上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王母娘娘在这片土地上创建了一个名叫“西王母国”的国家,并自称“西王母”,她把天上的蟠桃种进了天池边的一处山坡上,这桃也是奇了,一年开花,一年结果,第三年方才成熟。为了庆祝这好不容易成熟的蟠桃,王母娘娘决定在天池边召开“蟠桃大会”。 </p><p class="ql-block"> 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周穆王听说此事,决定前来一探蟠桃会盛景。谁知周穆王与西王母两人一见钟情,在大会上眉目传情,颇具暧昧。这可气坏了暗恋西王母的天池水怪,瞬间兴风作浪,翻江倒海,王母一怒之下,拔下头上的一根宝簪插进天池北岸镇锁水怪,为了保护这根宝簪,周穆王在宝簪旁种下一棵榆树,这棵榆树一直存活至今。如果你在天山西王母桃园摘一颗蟠桃,再来榆树下坐一坐,想必也能感受到西王母和周穆王之间的缠绵爱意。</p><p class="ql-block"> 越过“定海神针”,沿着天池北岸曲曲折折的栈道步行约半小时左右,到达天池东岸,只见高山突现一座宫殿,这是西王母祖庙。此庙始建于元朝初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间曾历经三建三毁,它是新疆最古老海拔最高的一座道观。</p><p class="ql-block"> 西王母祖庙也称“瑶池宫”,它位于博格达峰的西北方向,传说王母娘娘就是在此修道成仙的。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西征时,邀全真派的丘处机来天池论道,七十高龄的丘处机率全真教弟子,从山东来到天池会见成吉思汗。后人为纪念这次会面,便依据传说在此建了西王母祖庙,从此,西王母祖庙成为了西部道教文化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西王母祖庙修筑在天池东岸的半山腰,上得庙中须得攀登三百多级陡峭的台阶。拾级而上,回望身后的天池,与先前所见的景色又有了一些变化,此时的天池,水色幽蓝橙碧,犹如一位美丽而害羞的少女,让人爱慕而不可及。其间偶尔有游船驶过,为宁静的水面留下一道印痕。</p><p class="ql-block"> 一边上山,一边拍照,镜头中的天池,山色空濛,云影悠悠。当我站在西王母祖庙前的平台上观看天池,天池之美远远超出刚才在天池北岸所看到的景致,这里可以称得上是观天池美景的绝佳之处了。在这里更能体现出天池池面之宽广,池水之湛蓝和清秀。</p><p class="ql-block"> 进入庙内,庙中香烟袅袅,香客跪在铺垫上双手合十,祈祷着自己的心愿,愿王母娘娘能保佑他们来年心想事成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 据说在重建西王母祖庙时还发生过一个故事。台湾的道教“慈惠堂”是信奉西王母的,一夜,该堂总道长梦见王母娘娘要求他重建已经毁坏多年的道观,这位道长按梦中娘娘所示方位寻访到了天山天池,这位道长惊讶地发现,他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与娘娘托梦的地方完全吻合,于是便组织慈惠堂百人道众 亲临天山朝圣,并为重建西王母祖庙慷慨捐资。</p><p class="ql-block"> 在西王母祖庙院内,我看到祖庙是个庭院式的结构,其规模并不算大,据说,这个西王母祖庙虽然是在原址上重建的,但重建后的西王母祖庙比原址有所扩大,大殿的两侧增加了东西两个侧殿,在山门前还修建了钟楼和鼓楼。</p><p class="ql-block"> 西王母祖庙后的山坡上,是祖庙的聚仙宫,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周穆王朝拜西王母的地方。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从中原乘坐八骏神车抵达瑶池,瑶池之畔西王母设宴款待,席间宾主酒酣甚恰,于是就有了前文的那个神话故事。</p><p class="ql-block"> 周穆王依依惜别与西王母互赠厚礼,并载下一棵槐树作为留念,与西王母相约三年后再来。可是三年后,西王母却没有再见周穆王来瑶池,这段神奇的传说让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如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曾有这样的诗句:“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山坡上极目眺望,层峦叠嶂,气象万千,天池就像一块碧蓝的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心里想着,天山天池处处弥漫着浓重的神话色彩,这个神奇的地方,孕育出了丰厚的西王母文化,这一文化让美丽的天池焕发出人文的神韵和光彩。一阵阵微风吹来,池水像梦一样晃动,仿佛听到周穆王西游的马蹄声,从山那边隐隐传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