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行十一:南冰岛的风雨6/21/24

烂笔头随记

<p class="ql-block">6/21日早4点我们到达这次历时十一天的北欧游最后一个港口城市雷克雅维克。</p> <p class="ql-block">本只计划参加一个黄金圈游即回程的,但在陈蔚的合理建议下临时加改了南冰岛的旅程。没时间做功课,好在有两位旅行大咖在前做足了功课,我们打算跟紧不掉队即可。</p> <p class="ql-block">八点到租车店取到车后,明芳汉文,徐医生张林,春富洪颖及我们一车八人,跟随徽宁鹏游领队的车,向雷克雅维克东北方向开了约四十公里到达有世界最古老的民主议会会址”之称的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Þingvellir National Park)。</p><p class="ql-block">1928 年冰岛通过立法保护议会遗址而成立辛格维利尔 (Þingvellir) 国家公园,也是冰岛第一个国家公园。该公园被颁布为“所有冰岛人受保护的国家圣地,是冰岛国家在议会保护下的永久财产,永远不会被出售或抵押”。该公园后来进行了扩建,以保护周边地区多样化的自然现象,并于 2004 年被指定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从游客中心左转向南走即看到一很大的裂缝或断层横亘于眼前,由此肉眼可见地看到北美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大陆漂移。</p><p class="ql-block">裂缝的右上角是冰岛最大的天然湖辛格瓦拉湖 。</p> <p class="ql-block">前面是从另一公园进口的道路和停车场,周围环绕着湖泽小岛。左望可看到标志着北美板块的边缘的阿尔曼纳加 (Almannagjá)峡谷,它贯穿冰岛的大西洋中部裂谷的边界,是北美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空间,也是冰岛大量历史的见证者,议会立法者曾站在 阿尔曼纳加峡谷上方的一块岩石上,向成千上万的人宣读当时的法律。</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两旁开满或紫色鲁冰花或黄色小花的公路继续向前,中午十二点左右我们来到豪卡达鲁 (Haukadalur) 或叫Geysir 间歇泉地热区。又见白烟飘飘,硫磺味缕缕,只是不似阿克雷里Hverir地热区那么浓烈。这附近有 40 多个较小的温泉、泥盆和喷气孔。地热活动的水源可能来自朗格冰川南部,距北部约 50 公里。最大的间歇泉是史托克间歇泉 (Strokkur) ,每 4 到 10 分钟就会喷发一次,沸腾的水柱携着热汽最高可冲到60 米(200 英尺)。我们在时12:03,12:08各喷发了一次,第二次喷发的水汽差点射到人身上。</p> <p class="ql-block">十二点四十我们来到黄金瀑布(Gullfoss)。黄金瀑布与辛格韦德利 (Þingvellir) 和豪卡达鲁 (Haukadalur) 间歇泉一起构成了黄金圈的核心部分,成为冰岛游客喜爱的一日游项目。</p> <p class="ql-block">走上瀑布顶端,只见本来南流的河水在瀑布上方急剧转向西流,窜入一个宽阔的弯曲三级“阶梯”,然后分两级急流,汹涌地直泻三十二米后坠入下面深约七十米的裂峰。溅起丈高的水汽如白龙一样在峡谷上方游戈,轰鸣声龙啸虎吼般震耳。人站在老远衣服都可能溅湿,好在因是雨天一直穿着防水衣。</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一号公路向南,经过冰岛南部的几个市镇,如Skeiõa-og Gnúpverjahreppur,Ásahreppur,Rangarbing eystra等,欣赏着南冰岛的地貌风光,惊叹无处不在肥得像小猪一样的绵羊和绿草地上矮壮的冰岛马,以及无边无际的紫色鲁冰花海。尽管风雨兼程,我们的心情却如那绿草地和花海一般靓丽惬意,直到我们来到Dyrhólaey 迪霍拉利半岛或海角。</p> <p class="ql-block">到达迪霍拉利顶部后,只见劲风将游客中心后面的草吹得匍匐在地。鼓足勇气出去向海边走去,人一下被吹得转了几个圈,风打在脸上像小针扎着似的。不敢多流连,赶紧四下打量,向东望去,可以看到黑色熔岩海柱 Reynisdrangar影影绰绰地在海面立着;向西望去,则是无尽的黑色海岸线;半岛前方有一个巨大的黑色熔岩拱门伸入大海,半岛因此得名。Dyrhólaey 的字面意思是“有门洞的山岛”。</p> <p class="ql-block">哆哆嗦嗦返车离开迪霍拉利来到Reynisfjara black beach雷尼斯黑沙滩。雷尼斯黑沙滩以汹涌的海浪及附近的雷尼斯德兰格海蚀柱著名。由于存在所谓的“潜行波”,此沙滩被称为冰岛最危险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走上黑沙滩,可看到黑色的火山石在经年弥久的海浪冲击磋磨下变成大大小小的黑色鹅卵石,在海水浸润下发出黝黑的光泽,山体也被海浪淘出一人深的洞,洞壁上有一岩石在地下水的冲刷下显出鳞状层次并呈现鱼形来;外面的玄武岩则在溶岩快速冷却过程中形成整齐的柱状;雷尼斯德兰格海蚀柱就在离山体百米左右的海面上。</p><p class="ql-block">在以为离潮头很远的安全地带给站在玄武石柱上的LD拍照时,一波大浪拍来,忙不迭地撤退,仍然把鞋打湿了。而离我只几步的徽宁姐不光鞋袜,裤子也被打湿了,还感到向海拉拽的力量。想着真有些后怕,“潜行波”果真防不胜防,危险之极!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风雨交加又湿了鞋衣,加之已近五点,我们匆匆结束当天的行程向在Vik维克镇订的旅店赶去。办理完住宿就上街觅食。因一路冷风凉雨地赶来,一心想喝点热乎的暖暖,寻寻觅觅,找到街中段的一家汤店,出售冰岛羊肉汤和鱼汤,而且是可再次添加的,明芳点的汤还被盛在挖空的黑面包里面。我因离船前一晚受凉引起肠胃不适已有一天没有进食了,扑鼻而来的羊肉汤的香味让人食指大动,竟一气干掉两碗。其它人也将羊肉和鱼汤轮番尝了一碗。冷饿僵缩的身体若久旱的禾苗遇甘霖一般活了过来,大家一致认为喝汤是正确的选择。冰岛的羊肉汤鲜而不膻,尽管我回到旅馆后马上如数吐出,但口福是享受过了的。</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起来走出旅馆即听到后山传来此起彼伏的鸟叫声,走过去一看,成群的海鸟在晨雾笼罩的山坡上飞来飞去,原来这是一个鸟儿的王国啊,难怪我们所住的旅馆名叫海鹦鹉呢。</p> <p class="ql-block">沿着旅店旁边的小道向海边走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维库尔费贾拉黑沙滩。与昨天看到的雷尼斯黑沙滩是同一片海域,从这边能看到更多的岩蚀柱。</p> <p class="ql-block">在镇与黑沙滩之间有一大片鲁冰花海和其他植物,路旁还见几株当归,当归在中国主要作药用。12 世纪当归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作为蔬菜和药用植物流行起来,尤其在萨米文化中。它曾被用作萨米烹饪中的香草,被称为 kvanne。用于调味利口酒或阿夸维特酒(例如查特酒、本笃酒、苦艾酒和杜本内酒)、煎蛋卷和鳟鱼,以及制作果酱。它长长的亮绿色茎也被制成蜜饯,用作食物装饰。既然维京人殷格·亚纳逊一行人是冰岛最早的永久定居者,想来这当归的用途在冰岛也大致如此吧。</p><p class="ql-block">当归旁边还有个鸡蛋大小破了的蛋壳,不知什么鸟的蛋有这么大。维克应该象迪霍拉利一样鸟类种类繁多,为当地人提供了宝贵的鸟蛋和鸟肉来源。</p><p class="ql-block">张林还在山脚下发现一地窖式的棚屋,不知是否用于储藏食物的。维克镇的居民自建镇以来就在这里种植土豆和其他耐寒蔬菜。</p> <p class="ql-block">在旅馆吃过早餐我们跟上南冰岛行新领队陈蔚又访黑沙滩后约定我们自己先去卡特拉地质公园斯科加瀑布Skogafoss后再到塞里雅兰瀑布踫头。</p><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左右我们到达斯科加瀑布。走近瀑布,只见宽二十五米,落差六十米的冰岛最大瀑布之一的斯科加像一条急速抖动的水帘一样由旧海崖上倾泻而下,溅起人高的水花,水声在石壁上回荡放大,阴天的缘故没看到彩虹。在瀑布一侧的坡上有通往瀑布上方观景台的 527 级台阶。因时间限制,我们只爬到一半,不然上去后应能看到因海岸线退却形成的与海岸线平行数百公里的旧海崖,并和一些山脉一起形成的沿海低地和冰岛高地之间的明显边界。</p> <p class="ql-block">传说因水帘的隐密性,一位名叫布拉西的早期定居者把他的金箱藏在斯科加瀑布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透过瀑布都能看到箱子的一端。有人曾试图取回箱子,费了很大劲才将钩子放在箱子侧面的铁环上。用力拉后只得到铁环,箱子却脱落不见了。后来这铁环被放置在斯科加尔教堂的门上,现在可以在斯科加尔民俗博物馆中找到。</p> <p class="ql-block">十一点我们到了Seljalandsfoss塞里雅兰瀑布。巧合的是同斯科加瀑布一样,这条瀑布也是从一座原古老海崖上直落下 65 米!但因这个海崖有一很深的溶洞,所以可沿着洞壁边的小道绕着瀑布转一圈而从各个角度欣赏它。感觉水量也和斯科加差不多,但因从崖顶缝隙穿出而分成几股而不似那般强劲,但却为这瀑布增添了飘逸感,从背面甚至可看到水流一束束地落下,产生更多更分散的水汽,如阳光照耀彩虹一定会更大的,配以周围的嫩绿色植物让它也更有观赏性,而瀑布落入水面的似珠玉入盘声则更为清脆。</p> <p class="ql-block">从塞里雅兰瀑布出来右转还可看到另外两条小瀑布,瀑布的水汇集成清澈的溪流,小溪的旁边四散着沼泽马蹄莲,那纯黄的金杯花在绿叶的陪衬下倒影在清水中甚是楚楚动人。青苔也如绿色的小鱼儿一样在透明的水中静静地漂游着。</p> <p class="ql-block">继续上路向下一景点奔去。中午一点左右我们来到Kerid 陨石坑, 我们一行人称它为天池。凯里德是位于冰岛南部格里姆斯内斯地区的一座火山口湖,位于黄金圈沿线。</p> <p class="ql-block">红色火山岩构成了陡峭的火山口壁,植物稀少,我们从坡度稍缓有台阶的一侧下到坑底,只见湖水因土壤中的矿物质而呈不透明的鲜艳的蓝绿色,如一方纯度极佳的翡翠一般静置在深约 55 米的天池里。这个天池来自锥形火山爆发,岩浆储备耗尽后火山的重量坍塌到空的岩浆室中形成,故火山口底部目前的水池与地下水位处于同一水平,并非降雨形成,所以我们的天池之称并非完全子虚乌有。</p> <p class="ql-block">因跟丢了我们南冰岛行的领队徽宁然后又陈蔚,离开天池后我们这车人决定赶回雷克雅维克参观Hallgrimskirkja church哈尔哈林姆教堂和上Perlan 俯瞰全市,但因查导图时几个字母之差,我们居然一下窜到雷克雅维克北边的华尔菲扎拉斯河Hvalfjararsveit 镇。看到眼前长得完全不一样的教堂,大家有些傻眼了。不过说起来咱们和这镇也算缘渊不浅,因目前世界第二大硅铁厂就是由中国蓝星集团旗下埃肯公司在这里运营。走错路也罢,就当到亲戚家串了一下门吧😄</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回到雷克雅维克。感谢领队陈蔚徽宁,司机徐医生和必然,导航总管春富让这次的风雨兼程、同车共济南冰岛行顺利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