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命的吉祥如意,家庭的吉祥如意,家族的吉祥如意,一定是从顺应天道而来。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自然而然。</p><p class="ql-block">生命起源于宇宙,诞生于自然,必须和宇宙、和自然同频共振,才能从自然、从宇宙中获取最佳最优的能量。对于我们太阳系的生命来讲,我们仰仗的最大的能源就是太阳,太阳的运行规律就是早晨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黄帝内经》讲的养生的三大原则,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常”就是顺应天道,就是遵从太阳、月亮、地球的运行规则。</p><p class="ql-block">黎明即起,天刚刚亮就要起床,这讲了一个天人合一里顺应之道的早起。许多家训都把早起作为重要的一条。曾国藩治家八字诀:考宝早扫书蔬鱼猪,考,是要敬祖先;宝,处理好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家族亲人间的关系;早,早起。曾国藩说看一个家族能不能兴盛,能不能发达,要看这家的子孙能不能早起。早起干吗,耕和读,修身养性。</p><p class="ql-block">“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第一步,这是生命个体和大自然的一种对应关系,那就是天人合一。起居要顺应天道,日出日落为自然之规律,黎明即起就是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天道。一方面我们的身体经过晚上的休息、调整,到早晨状态最佳,精力最充沛,工作最有效率;另一方面,只有早起才能共振到大自然的生机。从解放生产力的角度讲,早晨太阳升起是我们来响应阳气的时候,中国人特别知道,阳气对生命的滋养作用,而晚上太阳落山就到了暮气。</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春夏秋都要早起,养生即养“生机勃勃”的生,早起是对“生机勃勃”的生的一种共振和响应,早起本身就具有养生效果。对于生命体家族是如此,对于国家民族也是如此,因为响应朝气就能蓬勃,所以讲朝气蓬勃。</p><p class="ql-block">《治家格言》里藏着深不可测的生命原理,从生命闭环来讲,早起是一个人的出发地,一个人能够早起,从他的生命惯性里讲他能不忘初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起一天我们不觉得,早起一年就不得了,读一年经典就成功夫了,生命粮仓里的粮食就要比别人多得多。</p><p class="ql-block">“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从时间学的角度讲是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是对生命缘分的珍重。珍惜缘分从珍惜每一天开始,珍惜每一天首先从黎明即起做起。荀子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华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从小事做,积小成大,积小善成大德。</p><p class="ql-block">从象征性的层面讲,洒扫庭除就是打扫心灵,生活工作之前要先打扫心灵,再进入工作生活状态。中华文化有很强的象征性,它在做每件事时都要想到它是心灵的投射。</p><p class="ql-block">从空间的角度,我们“洒扫庭除”是对空间的礼敬,当养成每天早晨洒扫庭除的习惯,这个人到哪里都受欢迎。学校军训也是对整洁感的一种训练。</p><p class="ql-block">格言第一句是从礼敬大自然,礼敬时空,礼敬生命,迎接生机开始,它符合《周易.乾卦》生生不息的原理。它从阳开始讲起,符合阴阳辩证、阴阳平衡。中华医药特别注重防寒扶阳,而我们太阳系里的生命最好的阳气提供者就是太阳。从迎接生机来扶阳,来获得“朝气蓬勃”的“蓬勃”,把朝气变为我们的生命力,最后落在内外整洁。</p><p class="ql-block">家庭能够内外整洁,那我们的心灵就能内外整洁,就有秩序感,就有感受力,因我们的心像一个明镜一样,有映照力,有判断力;因没有灰尘,信息没有污染,信息准确,有行动力;没有灰尘就没有拖拉,没有阻力,就有持久力;内外整洁,有反省力,看谁进步快看他的反省力强不强、快不快,力度大不大;内外整洁能保持秩序力,生活中最怕经常修改程序,修改程序会让我们的潜意识无所适从,经络处于乱的状态,时间长了就会生病。</p><p class="ql-block">“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跟天道相应就要少修改程序。《治家格言》也是朱伯庐编了一套程序,让我们在这种合乎天道的程序中去高效运转。宇宙中各个星球都有自己运行的轨道,特别有秩序力,所以才能天长地久。</p><p class="ql-block">洒扫庭除的过程就是处理、选择、扬弃的过程,屋舍的整洁度显示出主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心灵的洁净度决定了生命境界,境由心造,心也由境造。“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修为不够时,需要时时勤拂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想真除尘,就得无有我,这是更高的境界,就像我们一旦到了云层上就再也不需要用伞了一样。</p><p class="ql-block">“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是对时间的礼敬,对空间的礼敬,对大自然的礼敬,对生命的礼敬和响应。中华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整体性,要内外整洁,整是不缺,洁是不染,它是一体的。整洁既是物质层面的整洁,也是心灵层面的整洁,是对生命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既整又洁,生命力才会畅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