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6、29(星期六)下午在美琪大剧院观舞剧后顺便到上海展览中心看看。</p><p class="ql-block"> 上海展览中心,位于上海市延安中路,1953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在上海建一座永久性中苏友好建筑,其主体建筑建成于1955年3月,原名“中苏友好大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会展场所。</p> <p class="ql-block"> 友谊会堂门前雕塑“飞跃的马”</p> <p class="ql-block"> 上海展览中心为俄罗斯风格建筑,于1999年被评为“建国50周年上海十大金奖经典建筑”,于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第四批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上海展览中心为典型的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布局规整、建筑华美。东一馆与西一馆呈中轴对称,与序馆中央大厅共同构成辉煌雄伟的整体。</p> <p class="ql-block"> 矗立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前的雕塑《创世纪》,一个男青年双手高举一个象征科技的自由变换的抽象线形体构成,突出了男性的张力与力量。它是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张海平教授,为</span>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首次会晤而设计<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 友谊会堂东侧花内引入了多处园林小景,草坡花境、等造型精美的景观令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东一馆位于上海展览中心南广场东侧,整体建筑呈C字型环绕东花园,展厅布局开阔,风格迥异,展现万国建筑风采,是承载各类展会活动的重要空间。东一馆通高两层,共有十几个展厅,上下两层中部均可通往室外东花园。</p> <p class="ql-block"> 到这里已经是下午五点半左右,展馆5点就不能参观了。没能观赏到展馆内富丽堂皇、精美的装饰,但就是展览中心外观就很吸引人,也有很多看点。</p> <p class="ql-block"> 7、4上海博物馆东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总建筑面积达到11.3万平方米,是上海博物馆的一座分展馆,于2024年2月2日试开放运行。该馆主要定位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构建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p> <p class="ql-block"> 从外观看,其立面蜿蜒起伏、造型典雅挺拔,建筑造型呈矩形体块,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 上博东馆有大小展厅20余个,还设有大量教育体验场地。</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青铜馆”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陈列。展出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的500余件精选展品,充分表现不同时期青铜工艺的特点,展现中国青铜艺术的灿烂辉煌。</p> <p class="ql-block"> “子宗姜盘”盘内装饰了浮雕和立雕的各种水生生物,鱼、龟、蛙、水鸟一应俱全,每个圆雕动物均能原地作平面360度的旋转。内壁铸有铭文,春秋子仲姜盘体现了春秋早期极高的制作工艺水平,是一件世所罕见的奇物。</p> <p class="ql-block"> “雕塑馆”一个展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常设展厅,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创新的展陈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有形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通史。</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展品展示了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先秦的青铜雕塑、秦汉的陶俑和画像石、石雕佛教造像、五代南唐钦陵的陶俑、元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金铜造像等。这些展品不仅涵盖了从商周到明清各个时期的重要雕塑作品,而且特别强调了雕塑艺术的历史延伸和工艺之美。</p> <p class="ql-block"> “思惟菩萨像”是一件珍贵的唐代文物,展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p><p class="ql-block"> 这件思惟菩萨像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唐代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体现。思惟菩萨像是中国所创,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后代渐少。</p><p class="ql-block"> 思惟菩萨像的展示,不仅展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它的保存和研究,对于了解唐代艺术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铜阿弥陀佛三尊像 隋(公元581―618年)<span style="color:rgb(30, 31, 36);">佛像两侧菩萨头冠上饰有化佛和宝瓶,可知为侍立阿弥陀佛左右的观世音、大势至两菩萨。造像铸造精良,造型优美,是现存隋代佛教铸铜雕塑的代表作。</span></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整个建筑的设计以人为本、以文物为中心,改进了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凸显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p> <p class="ql-block"> “玉器馆”是一个展示中国古代玉器的重要场所,它不仅展示了丰富的玉器藏品,还通过创新的设计和互动体验,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玉器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玉器馆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300多件(组)馆藏玉器,包括绿松石、玛瑙、翡翠等不同材质的作品,完善了观众对古代玉器用材及发展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东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玉神人”,这是一件新石器晚期的文物。它头戴平顶冠,两耳戴耳环,全身裸露,仅穿一条裤衩,双手交于胸前,双腿微屈站立,展现出一种威严的姿态。这件玉神人被认为是古代巫师正在做法、通神的形象。它的制作工艺高超,玉质晶莹剔透,是海内外同类传世玉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件玉器都是精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其制作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东馆收藏了丰富的陶器,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多个时期,展现了陶瓷艺术的演变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青釉鹦鹉杯”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陶瓷艺术的魅力。这件青釉鹦鹉杯属于湘阴窑,出土于隋代,其形态古朴,设计巧妙,色彩和谐,是湘阴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陶瓷馆的展览按照历史年代顺序展现陶瓷的演变,让观众能够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专业的照明设计和无反低反玻璃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观展体验,观众能够更清晰地欣赏到陶瓷釉色的微妙变化。</p> <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东馆收藏了丰富的景德镇瓷器,这些瓷器不仅展示了古代瓷器工艺的高峰,也是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景德镇瓷器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技巧和丰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粉彩蝠桃纹橄榄瓶,这是上海博物馆东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以其丰满秀挺的造型和流畅的线条,以及八个寿桃和一对飞舞的瑞蝠的精美绘制,寓意“福寿双全”,代表了清雍正时期粉彩工艺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 东馆收藏的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是一件珍贵的清乾隆时期文物,展现了清代瓷器制作的精湛技艺和独特美学。这件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属于清代瓷器,其形制独特,类似于连体双鱼,因此也被称为“连体瓶”、“双鱼瓶”或“合欢瓶。这种艺术形式反映了清代对于和谐、吉祥和美好生活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东馆收藏的这件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不仅是清代瓷器艺术的代表,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审美价值。</p> <p class="ql-block"> 清雍正青釉刻花云龙纹缸:青釉剔刻云龙纹,色彩青翠欲滴,光泽如新,体现了雍正时期瓷器工艺的巅峰水平。</p> <p class="ql-block"> “五彩草虫图盘”是清雍正时期的一件艺术品,五彩草虫图盘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上海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它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趋势和技术水平,是研究清代雍正时期艺术品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东馆还通过创新展项,如允许观众触摸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瓶(釉下彩青花瓷瓶,这类瓷器不容易掉色)让参观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陶瓷的艺术和工艺细节,这种互动式的体验,不仅让我们能近距离观赏文物的精美绝伦,还能让我们亲手触摸,感受到古陶瓷的细腻与温度。</p><p class="ql-block"> 来此参观的人们排起了长队,都想更近距离观赏文物的美,亲手摸摸它,我们也不例外,<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你手指触碰到这件经过岁月洗礼文物时,那份温润与平滑会让你沉醉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享这份静谧的美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