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

大郑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大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472689</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27日,来到旅顺监狱旧址博物馆参观。</p><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旧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向阳街139号,占地面积达到22.6万平方米。这座监狱原称旅顺刑务所,始建于1898年,由沙俄建造,后由日本侵略者扩建并沿用至1945年8月。旅顺监狱旧址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见证,也是研究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历史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旧址博物馆的历史充满了屈辱和血泪。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这里被用于囚禁和屠杀来自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国的人民。这座监狱成为了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设置的囚禁、屠杀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战士的魔窟。1988年1月13日,旅顺监狱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被辽宁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此外,它还在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旧址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教育的场所。它向世人展示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和反人类的铁证,同时也警示着后人勿忘国耻。如今,旅顺监狱旧址已经更名为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教育基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这里展示了完整的监狱设施,包括牢房、刑具刑场等,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那段屈辱的历史,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和平与正义的重要性‌。</p> 第一展厅区:日俄法西斯监狱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维护殖民统治,沙俄关东州总督阿列克谢耶夫奏请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在旅顺元宝房修建监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本再次霸占旅大,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始对沙俄尚未完工的监狱进行扩建,最终建成当时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法西斯监狱。牢房从85间增到253间,可同时监禁近2000人,监狱围墙内有各种牢房,工场,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等。</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旅顺,接管旅顺监狱,这一法西斯监狱随之解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旧址占地22.6万平方米,包括监房253间、15个工厂以及一座二层楼的绞刑场,周围有丈余高的围墙,为当年东北第一大监狱。被囚禁者大部分是中国人,也有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德国等国人士。[2] 沙俄、日本侵略者先后在这里施用各种刑罚,残酷地镇压、屠杀中国人民,留下了大量的实物证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旅顺日俄监狱是20世纪初,俄国与日本建在中国土地上,用以囚禁和屠杀我爱国同胞和抗日志士的法西斯监狱。它的历史是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史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检身室:</p><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内共设有三处“检身室”。被关押者在去工场服役时,每天早晚必须经过这里,先脱光衣服,举起双手喊着自己的编号,跨过木杠。被搜查后,再去服役或回牢房。</p> <p class="ql-block">牢房监狱牢房建筑放射状。</p><p class="ql-block">东侧三层牢房,共有87间,每间牢房面积11—— 15平方米不等,平均囚禁七八个人。</p><p class="ql-block">本房墙上贴着中、朝、日三国文字的狱规。门旁有查点人数的号牌。夏天本房里宝气污浊,非常闷热,冬季没有取暖,十分寒冷,条件极其恶劣。</p> <p class="ql-block">监狱犯人的餐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旅顺监狱首任典狱长——栗原贞吉</span></p><p class="ql-block">1906年4月,在台湾监狱担任看守长的栗原贞吉被调到大连关东州民政署,筹建关东州监狱。同年9月1日,日本在大连地区最高殖民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成立,其内部设置民政部和军政部,民政部内设监狱署,<span style="font-size:18px;">栗原贞吉</span>担任关东都督府监狱本署典狱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旅顺监最后一任——典狱长田子仁郎</span></p><p class="ql-block">田子仁郎自1944年5月至1945年8月任旅顺刑务所典狱长。在日本投降前夕他指挥销毁狱中档案和重要文件,毁灭罪证。1945年8月16日,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第2天,他亲自指挥狱中看守绞杀了共产党员刘逢川等抗日志士共计5人。1945年10月被苏军逮捕。1950年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p> <p class="ql-block">初玉昆的证言:</p><p class="ql-block">领导福纺工人罢工的侯立鉴被关进狱中后,看守将他绑在老虎凳上,用胶皮管往他嘴里灌水,肚子鼓起后再用木板压,一会儿血水就从口、鼻、肛门冒出来。他昏死过去,看守再用凉水将他浇醒,在他脚下垫砖,半个小时松绑后脚已无法走路。看守还将他的手固定在桌子上,用钢针往他指甲缝里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隋学敏的证言:</span></p><p class="ql-block">1937年6月, 日本人以给共产党办事的罪名把我抓去,关进旅顺监狱。他们把我绑在老虎凳上,用竹条往死里打。隔一天一打,称作 “揭疙瘩”。我被关了3个月,换了1个半月打。至今身上留有一道道疮疤。</p> <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刑讯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旅顺监狱绞刑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旅顺监狱遗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陈列的是当年狱中的部分遗物,主要有照相机、木升、台秤、计算器、报夹、泵气炉等,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真实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狱方在教诲室摆佛念经,旨在麻痹和消磨被关押者的反抗斗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田子仁郎关于工场服役的供述:</span></p><p class="ql-block">“我命令部下对收容的中国爱国者、和平居民给予腐败的糠和混有砂子的高粱米饭食,并强制他们在刑务所内的制砖、纺织、木工、铁工等15座工场中每天做10小时以上的重劳动。在我任职一年中,该15座工场的总利润达53万日币,相当于159万公斤大米,并将此经过日本银行送交日本大藏省(财政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医务系:</span></p><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医务系有普通病牢12间,隔离病牢6间,以及诊断室、药室、化验室、停尸室等,占地面积461平方米,可同时关押患病的被关押者40人。医务系主要负责对被关押者进行身体检查、病情治疗以及严重的刑伤处理。当年,那些因患重病无法坚持劳动的被关押者,在这里经过简单的治疗后,即被送回去干活。患了传染病的被关押者就被关进隔离病牢。</p> <p class="ql-block">药剂师的职务:</p><p class="ql-block">第四十九条 接受监狱医生的指挥,负责从事药物调剂工作,辅助监狱医生完成与监狱卫生相关的事务。</p><p class="ql-block">第五十条,对于药品和其它医疗物品的操作要给予严密关注,并在设锁的柜子保存,对于剧毒药品要个别存放。</p><p class="ql-block">第五十一条,医疗器械、器具等要严格地予以保管,保持清洁有序,借给病人的药罐类物品要经常进行清洗与消毒。</p><p class="ql-block">第五十二条,对井水和食用物品的分析识别以及其它卫生上必须确认的事项,要向监狱医生报告。</p><p class="ql-block">第五十三条,要将发放的药物及其它物品记入台帐,并每月将记好的药品发放簿,经监狱医生提供给监狱署长审查。</p><p class="ql-block">——摘自《关东都督府看守、女监拘管、教诲师、药剂师、技术员、押丁职务规程》(明治三十九年九月训令第16号)</p> <p class="ql-block">原旅顺监狱日本医师古贺初一记述当年执行绞刑经过:</p><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的重刑犯,大多数是从满蒙等地送来的。每次执行死刑,有时是三个人,多的时候有五六人。临刑时监狱长、医师及各系长都并排站在二楼台阶上,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便把死囚拖到台阶下,先由站在中央的监狱长宣布判决,‘根据关东军司令官的命令,处以死刑,立即执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囚犯被拖到一米见方的木板上,戴上手铐,蒙住眼睛,套上吊首刑具,再用纽带把脖颈系紧。这些做完了,我便快步下楼,等合页一开,死囚就从活板落下,我立即检查死囚心跳停止情况,并向监狱长报告。第一具尸体装桶转移后,就等下一个,惨!真惨!一具、二具,以至五具,必须连续地测听下去。面对如此生身死体,我痛的感到自己担任此种职务是多么的不幸,真叫人难以忍受,那条作续刑用的大麻绳,已经相当旧难以忍受了,证明它已经吸尽了多少人的鲜血!”摘译自古贺初一《旅顺刑务所回顾》</p> <p class="ql-block">绞刑室:</p><p class="ql-block">1934年监狱增设了这座秘密杀人场。判处死刑的被关押者,被带到这里执行绞刑。从设立绞刑室到监狱解体,这里究竟杀害了多少抗日志士已无法计算,仅1942年到1945年8月,就有700多人被绞杀。1945年8月16日,即日本宣布投降的第2天,穷凶极恶的殖民者惨无人道地将共产党员刘逢川、何汉清及其他3名抗日志士杀害。</p> 第二展厅区:监狱墓地 <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墓地位于监狱东山坡,占地面积3亩多(约2000平方米),墓地顺山势挖有5条近百米长的壕沟,尸骨桶排列埋在壕沟里。</p> <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旧址与旅顺监狱墓地遗址俯瞰图</p><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墓地遗址位于监狱的东山坡(今旅顺口区向阳街东一巷)。墓地遗址整体方位是坐西向东,其中东面靠着河套,河的对面曾是清军将领郭振邦驻营地的土围旧址,俗称“郭营”。西面是清军驻守旅顺的毅军总,兵马玉昆的营房驻地,俗称“马营”。墓地遗址即位于“马营”的后山坡,旅顺百姓俗称“马营后墓地”</p> <p class="ql-block">日本殖民当局在监狱墓地事先挖好5条壕沟,装着尸体的木桶由被关押者抬到墓地,一具挨着一具,排列埋在壕沟里。待5条壕沟都埋完后,再依次将这5条埋有尸骨桶的壕沟重新打开,把已腐烂的尸骨和木桶全部挖出来合葬到别处,清理后的壕沟继续掩埋尸骨桶。由此可见,旅顺监狱墓地是被循环使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结束语:</span></p><p class="ql-block">深切怀念近代以来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顽强奋斗的所有仁人志士。他们力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一个民族的根。昔日的旅顺监狱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铁证,杀人的魔窟;今日的旅顺监狱旧址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史教育基地,是激励我们发奋图强的警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继承先烈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 第三展厅区:地狱烈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近代大连,曾遭受俄国、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长达半个世纪的侵略,大连人民为此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批共产党人受组织派遣来到大连,建立进步团体,宣传马列主义。1926年1月15日,中共大连地方组织成立,从此,斗争的火种始终在辽南地区传播。在敌人的血腥镇压面前,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出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p> 第一部分:成立党组织宣传马列主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爱国进步团体的成立——大连中华青年会</span></p><p class="ql-block">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使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逐步被大连的先进分子所接受。大连中华青年会、大连中华工学会等爱国进步团体相继成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成为大连地区反帝爱国斗争的骨干力量,从而为中共大连地方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阶级基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共产党人在大连的早期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得到迅速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批共产党人先后来到大连开展马列主义宣传,为中共大连地方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p> <p class="ql-block">社会主义青年团大连特别支部建立:</p><p class="ql-block">1924年6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大连特别支部建立,直属团中央领导。至1925年末,发展团员30余人。为中共大连地方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第二部分:英勇斗争不屈白色恐怖猖獗 <p class="ql-block">从1927年7月到1937年7月的10年间,中共大连地方组织先后4次遭到日本殖民当局的严重破坏。面对敌人的疯狂镇压,中共大连地方组织广大党员无所畏惧、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恢复重建,坚持不懈地同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共大连地方组织建立:</span></p><p class="ql-block">1925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出《121号通告》,指示要将超龄团员转党。根据党中央和北方区委的指示,1926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大连特别支部正式建立,党员除由团转党的8人外,还有1925年入党的傅景阳,共计9人。</p> <p class="ql-block">中共大连地方组织第二次遭到破坏:</p><p class="ql-block">1927年10月,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成立,派牡丹江市委负责人杜继曾到大连开展组织恢复工作,与幸存的党支部和党员取得联系,建立了中共大连市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共大连地方组织遭到第三次破坏:</span></p><p class="ql-block">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又一次变得暗淡的艰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1929年3月后,上级党组织先后多次派人来连恢复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共大连地方组织遭到第四次破坏:</span></p><p class="ql-block">1934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派张敬文以省委巡视员的身份到大连开展工作,以码头,印刷、铁路工人为重点,发展党员30余人。1935年1月建立了大连市委。</p> 第三部分:隐蔽战线英雄红色电波不逝 <p class="ql-block">1940年前后,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國际反法西斯组织先后派遣沈得龙、刘逢川、何汉清、黄铁城等谍报人员来连从事情报工作,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性,秘密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特妹的贡藏。</p> 第四部分:烈火怒焚地狱,英雄续谱壮歌 <p class="ql-block">1934年至1940年,在大连地区活跃着一支秘密的抗日团体,他们采取“火攻”这一战争史上克敌制胜的有效手段,以破坏日本占领区内的军事设施和战略物资为目标,共实施“放火”行动57次,烧毁日本军用物资价值达2000万日元,给日本的殖民统治以沉重的打击。</p> <p class="ql-block">1940年6月,大连抗日放火团不幸被破获,纪守先、秋世显、邹立升等一大批抗日志士被捕入狱。1942年3月5日,纪守先等12名抗日志士被日本关东地方法院判处死刑。</p> 第五部分:薪火照耀农工 福纺罢工威风 <p class="ql-block">1926年4月27日,大连“福纺”纱厂工人为反抗日本資本家的剥削和压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中共大连地方组织因势利导,组织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迫使日本殖民当局答应了工人的要求,罢工斗争取得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复工那天,我和杨志云、唐宏经等到了现场,但我未和群众见面。召集几位“福纺”干部,对他们说:这次罢工胜利了!罢工胜利是由于“福纺”全体工人的团结和坚强的斗志以及大连和全国工人阶级、附近农民的大力支持。要求工人们今后更加团结,同时向工人们交代清楚,被押的工人我们一定想法营救,要大家安心。“福纺”罢工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就这样胜利地解决了。——邓鹤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结束语:</span></p><p class="ql-block">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厚重的共同记忆,它记录曾经的奋斗与苦难,昭示未来的光明与辉煌。中国共产党领导大连人民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史,时刻激励我们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担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为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力量!</p> 第四展厅区:淮海战役历史陈列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60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对国民党军80万人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战略决战。此战人民解放军是在兵力、武器装备不占优势,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进行的。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决策,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筹划和野战军各级首长的卓越指挥,以及苏、鲁、豫、皖、冀五省人民的全力支援下,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各军区部队密切协同、英勇奋战66 天,取得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的伟大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特举办“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历史陈列展”。展览共分三个部分、五个专题,再现淮海战役的历史进程和伟大胜利,展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人民军队的信心勇气、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揭示中国革命成功规律和人民的胜利历史规律,昭示党和人民事业正义性质和胜利原因,教育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p> 第一部分:逐鹿淮海决战决胜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的胜利迸程和辉煌战绩</p><p class="ql-block">1948年9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审时度势,抓住战机,决定发起淮海战役。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华北的地方武装共60万指战员,坚定贯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发扬高度的革命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下,势如破竹,摧枯拉朽,战胜80万国民党军精锐部队,取得准海战役伟大胜利,创造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p> 第二部分:依靠人民深厚伟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的丰功伟绩!</span></p><p class="ql-block">为保障淮海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华东、中原、华北三大解放区周密部署,全力组织人民群众支援前线。获得翻身的解放区人民选择共产党,倾力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亿万群众男女老幼齐上阵、家家户户忙支前,数百万民工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千里远征,随军转战,展开了人民支前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成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和人民战争深厚伟力的生动写照。</p> 第三部分:全歼杜聿明集团夺取战役胜利 <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主要作战目标是歼灭杜聿明集团,为配合平津战役,麻痹并稳住傳作义集团,淮海前线解放军奉命暂停对杜聿明集团的军事攻击,主要展开敦促杜聿明等率部投降的政治攻势。至华北战场解放军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后,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拒不投降的社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经4昼夜激战,全歼邱清泉、李弥2个兵团,生俘杜聿明。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结束语:</span></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昭示了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p><p class="ql-block"><br ></br></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同、决战决胜的淮海战役革命精神永放光芒!</p> 第五展厅区:殇痛曙光 甲午战争130周年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130年前,甲午战争爆发。这是日本蓄意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战争中,无数清军将士浴血奋战,为国捐躯,涌现出了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等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p><p class="ql-block">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面对强敌,挺起脊梁、奋勇抗争。中华儿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不畏强敌、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的失败,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无数志士仁人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探寻救亡图存道路,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p> 第一部分:彷煌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 <p class="ql-block">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清政府学习西方,寻求解决中国内忧外患的道路。近代中国开始了“图强自救”的洋务运动,主张“师夷之长技”以求“自强” 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加强国防建设,建立近代海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一单元:鸦片战争的失败</span></p> <p class="ql-block">19世纪初,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清政府颁布禁止吸食鸦片,并派林则徐在虎门禁烟。英国以虎门销烟损害英国在华利益为借口,发动战争。鸦片战争的爆发,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p> 第二部分:交锋 甲午战手的爆发 <p class="ql-block">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推行“图强自救”的洋务运动。与此同时,日本也从1868年开始了”明治维新”改革,迅速走上近代工业化道路。他们扩军备战,积极寻求扩张道路,1894年在朝鲜丰岛、平壤挑起战争,甲午战争爆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一单元:中日两国国防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清政府进行了改善武器装备、建立北洋海军等一系列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军事改革。同一时期,日本也推行了明治维新,设置军工产业,强化军队建设,为对外侵略扩张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第二单元:丰岛海战</span></p><p class="ql-block">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出兵镇压,日本亦以保护使馆和侨民的名义出兵朝鲜。“东学党”被镇压之后,清政府与朝鲜政府多次敦促日本撤兵,日本非但拒不撤兵,还不断向朝鲜增兵,干涉朝鲜内政,有意制造摩擦,寻找开战借口。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域袭击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爆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第三单元:平壤会战</span></p> <p class="ql-block">平壤会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陆军的一次决战。1894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随后,双方在朝鲜平壤地区展开激烈战斗。9月15日,日军攻下清军战略要地玄武门、牡丹台,清军被迫退回中国境内,之后日军渡过鸭绿江,侵入中国。</p> 第三部分:国殇 旅顺大屠杀 <p class="ql-block">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的一场重要战役,随着北洋海军的失利,清军丧失了制海权。日军为截断清军补给,登陆辽东半岛,占领旅顺要塞。</p><p class="ql-block">1894年11月21日至24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四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第一单元:黄海海战</span></p><p class="ql-block">黄海海战,是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称大东沟海战。北洋海军失利,损失5艘主力战舰,日本海军也有多艘战舰被重创。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退入威海卫,丧失了对黄海海域的制海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二单元:旅顺陷落</span></p><p class="ql-block">黄海海战后,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为了准备与清军进行最后的决战,日本大本营组建第二军。</p><p class="ql-block">1894年10月24日,日军第二军从庄河花园口登陆,先后攻陷金州、大连湾。11月21日攻陷旅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第三单元: 旅顺大屠杀</span></p><p class="ql-block">日军攻入旅顺后,进行了四天的血醒大屠杀,近2万中国人惨死在日军的屬刀下,其中大部分死难者是无辜的平民,史称“旅顺大屠杀”。日军为掩盖屠城罪恶,将尸体集中焚烧。后来,由于俄、德、法三国干涉,日军被迫撒出旅顺。1896年,清政府官员顾元勋为死难者修了、建享殿,并亲书“万忠墓”刻于石碑</p> 第四部分:屈辱 甲午战败与《马关条约》 <p class="ql-block">1895年,北洋规队售威海卫海战中全军覆没,辽</p><p class="ql-block">河西岸重镇田庄台失守陷落,清政府在损兵失地的压力下,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第一单元:决战威海卫</span></p><p class="ql-block">1895年1月,日军从大连湾出发,在山东菜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南北岸炮台群。由于陆战失利,炮台资敌,北洋海军被困刘公岛,将士们英勇还击,直至弹尽援绝,全军覆没,提督丁汝昌等将领自杀殉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第二单元:辽河平原会战</span></p><p class="ql-block">是甲午战争中日陆军的最后一次会战,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陆上会战。中日双方先后在缸瓦款、海城、牛庄、當口。田庄台等地激烈战斗。尤其在牛庄战役,双方展开了残酷的白刃巷战,彰显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随着田庄台的陷落,山海关以西门户打开,清政府被迫求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第三单元: 签订《马关条约》</span></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关欢后,清政府不得不向日本请降求和。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日本政府全极代表伊腾博文,经多轮谈判后,签订《马关条约》。此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p><p class="ql-block">中国的狂潮,频频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p> 第五部分:觉醒中国共产党成立 <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的仁人志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变革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努力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第一单元:救亡图存与民族觉醒</span></p><p class="ql-block">甲午战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几乎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批变革先贤开始奔走,振臂一呼,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吹响号角。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组织基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第二单元:开天辟地的大事变</span></p><p class="ql-block">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转向社会主义,选择新的救国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揭开新的篇章。</p> 第六展厅区:日俄侵占旅大物证陈列 第七展厅区:国际战士在旅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旅顺监狱是日本侵略者监禁和摧残中、韩、苏、日、美国等国反法西斯战士的法西斯监狱,同时也是抗日志士们坚持正义、宣扬崇高理想的战场。无数的爱国者为人类和平而献身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载史册,激励我们为建设和半世界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安重根(1879~1910)</p><p class="ql-block">朝鲜半岛爱国志士,致力于成立三兴学校等救国人才培育。1909年在哈尔滨击毙日本首任朝鲜统监伊藤博文后就义于旅顺监狱。1962年韩国政府追授建国勋章。</p> <p class="ql-block">申采浩(1880~1936)</p><p class="ql-block">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家、历史学家、言论人。号丹斋,出生于韩国忠清南道大德郡山内面。1905年开始投身爱国启蒙运动,担任《大韩每日申报》主编,发表国内外民族英雄传记和历史论文,来激发群众民族意识。他以“历史是我与非我斗争”命题和观点,来树立民族史观并确立韩国近代史学的基础。1962年韩国政府追授建国勋章。</p> <p class="ql-block">李会荣(1867~1932)</p><p class="ql-block">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家。1910年,李会荣变卖全部家产迁居中国东北吉林省柳河县,设立耕学社和新兴讲习所,并加入中国国籍,开展抗日独立运动。</p><p class="ql-block">1924年,与申采浩、李乙奎等人开展无政府主义运动。1962年韩国政府追授建国勋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