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朵二班班本课程故事

南区幼儿园朵朵(二)班

课程背景 <p class="ql-block">  一只乌鸦口渴了,</p><p class="ql-block"> 飞来飞去到处找水喝!</p><p class="ql-block"> 它发现远处有一个水瓶,</p><p class="ql-block"> 可是瓶子里的水太少了,</p><p class="ql-block"> 瓶口又小,</p><p class="ql-block"> 乌鸦喝不到水,</p><p class="ql-block"> 这可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朵二班的小朋友们在生成主题《动物本领大》中进行了《乌鸦喝水》语言绘本教学后,孩子们问老师“老师,乌鸦扔石头下去真的能喝到水吗?”。</p> <p class="ql-block">  问题1:乌鸦扔石头进去真的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吗?</p><p class="ql-block"> 杨怡宁说:乌鸦可以喝到瓶子里的水。</p><p class="ql-block"> 陈美轩说:水在下面乌鸦喝不到。</p><p class="ql-block"> 赵毅宸说:石头都扔进去乌鸦不就喝到睡了吗?</p><p class="ql-block"> 蒙禹硕说:我觉得是乌鸦的头太大了,它头要是小一点就可以进去的更深一点,就能喝到水。</p><p class="ql-block"> 祁恬说:瓶子太小了,乌鸦根本就进不到。</p><p class="ql-block">赵嘉祥说:石子可以进去,乌鸦可以喝到水。</p><p class="ql-block">经过激烈的讨论,小朋友一致决定,来试一试乌鸦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  问题2:石头从哪里来?</p><p class="ql-block"> 秦穆馨说:河边有石头,我们可以去捡。</p><p class="ql-block"> 王舒熙说:我老家有石头。</p><p class="ql-block"> 范梓琪说:我可以让我爸爸带我去山上找石头。</p><p class="ql-block"> 段妡说:我家花盆里有很多彩色的漂亮石头,我可以带来。</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开始了自己的“寻石之旅”。</p> 投石喝水 第一次实验 <p class="ql-block">  经过第一次实验:孩子们发现瓶子里的水过少、石头过大,都不能让乌鸦喝到水。</p> 第二次实验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预设:乌鸦要喝到水,瓶子里的水不能过少,选择的石头不能过大,</p><p class="ql-block"> 经过小朋友们对实验方法的二次改进,小乌鸦都喝到了水。</p> 第三次实验 <p class="ql-block">  问题3:大石子和小石子哪个能帮乌鸦更快的喝到水?</p> <p class="ql-block">  经过第三次实验对比,孩子们发现:同样多的水,只需投入七块大石子乌鸦就能喝到水。而小石子要十六块。</p> 投物喝水 <p class="ql-block">  经过前面三次的实验,孩子们的想法从“扔石头”转向了“还能扔什么?”孩子们经过讨论后,在教室里寻找到了他们想要放进去的材料:瓶盖、沙子、雪糕棒、卫生纸、粘土球,这些物品会有什么结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孩子们的实验。</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多种材料的实验后,孩们发现,有些材料可以让乌鸦喝到水,有些材料不能让乌鸦喝到水,甚至有些材料会把水给“吃”掉。有了实验中的发现后,孩子们经过讨论,发现了能让乌鸦喝到水的材料的共性——硬硬的、能够沉到水底的。</p> 实验结论 <p class="ql-block">  经过实验后我们发现:硬质的、重的材料能够让瓶子里的水满起来;软的、轻的材料放进瓶子里后,瓶子里的水不多不少;而吸水性的材料放进瓶子里后,瓶子里的水越来越少。</p> 教师有话说 <p class="ql-block">  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探索者。孩子们在听完乌鸦喝水的绘本故事后,立马就想到“乌鸦扔石头进去真的能喝到水吗?”,并用亲身实验验证了乌鸦的办法确实可行。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通过家长和教师为他们创造的条件,主动的、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探究,获得了相关科学知识和经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p>

乌鸦

瓶子

石头

实验

喝到

孩子

材料

经过

喝水

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