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宁夏,旅游旺旺季,殿堂级四大“咖”进入了角色,同是五个A,平起平坐不意味雨露均沾,抢季节的【沙湖】和【沙坡头】齐头并进,迎来客高潮;全年敞开的【镇北堡西部影城】,继续它的长盛长有;唯独一言难尽的【水洞沟】,真的一言难尽。自从兴起“西北热”,“雅丹地貌”成了时代宠儿,其麾下酷似火星形态的“魔鬼城”,更受青睐和追捧。【水洞沟】有“雅丹”却无“魔鬼城”,它的土林峡谷、崖壁荒滩、沟壑砾地,风蚀特征不明显,人们刷不到大众所期待的“狰狞”面目和“炸裂”外形,感受不到“惊吓”,零“存在感”的原状待着。说原状又不原状,岁月落下的古人营造,无论是可见的城障、墩台和瓮城,还是几不可见的关隘、堑壕和砦堡,破的破、败的败,尘归尘、土归土,融入地表层,若不是营销需要,湮没了的“兵洞”依旧湮没黄土中。不限于此,此处处处长城,却看不见长城,而同时期建造的“八达岭”,以其气宇轩昂的“史诗”级形状连亘燕山脉,当然这与所处位置和重要程度有关。行至深深处,有大大字提示,乃长城,走上一瞧,仍然土坷垃模样。枯燥与“木讷”的背后,是历史的真实,“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转捩在不易察觉间,有人独爱这一款,越是迷蒙越追索,越是“抽象”越留人,把赫赫有名、同具历史底蕴的【西夏王陵】和【贺兰山岩画】挤在它身后,【水洞沟】的TOP级地位不是“白漂”的。</p><p class="ql-block">每年有大把的团游涌向大西北,都朝指定点奔去,那儿的“美”经整肃,够规范,又不失沧桑与大气,满足游客竞逐一把“西北美”的时尚追求。【水洞沟】不在此列,由四根包石大方柱组成的大门,矗立在铺了广场砖的大广场中央,柱子正面是五官夸张的人头浮雕,类似复活岛的“摩艾石像”,左边飞碟型博物馆,右边极宽敞的售票厅,这已是【水洞沟】最豪横最奢华之地。接下来基本是以“蓬头垢面”示人,袒露的老土没浇一寸混凝土,路是来往车辆碾压而成,路以外望不尽的坑洼不平,半蔫半焦的蒺藜,枯槁了的灌木丛,看是奄奄一息,但再不济也不会死,包括干瘪的野草,土一样的颜色,其根须仍紧紧吸附在瘦瘠的砾地。数十棵新移植过来的槐树,顶是绿的,成了最耀眼的“星”。【水洞沟】像进入了矿区的范围,除了不堪的地面,还有一根根电线杆,稍远处塬上一座座输电塔,大大咧咧的不掩饰。我很意外,又很快的接受了,好比天天“大鱼大肉”,突然一天上野菜,又惊又喜。</p><p class="ql-block">来到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视觉切换另一“趴”内容,在虚拟的【水洞沟村】,甲方仿造一些上古时代半地穴式房子,现场有“真迹”供你比对。为纪念发现这遗址的两个法国科学家,在【水洞沟村】旁边重建了他们居住过的客栈——【张三小店】,很有旧时车马大店的味道。一村一店联手,揭示了它的来龙去脉。无论“原装”或者复制品,肯定有破绽,别较真。出来后,同样老土层,不像之前的拉胯,少了弯弯岔岔,显得坦缓开阔,绿植多许多,扬起的尘土没有那么粗颗粒。这整片是考古体验区,现场搭起数个长棚,是考古人员的工作场所?还是应付游客的摆设?都不矛盾,这儿确实进行过六次正规挖掘,与【水洞沟村】【张三小店】的“归堆”形成闭环。现场一块剖开的坡地,立【水洞沟遗址】牌子,应是正宗的,距离明城墙一箭之遥。</p><p class="ql-block">毕竟外表不讨好,难入众人法眼,要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那无须打“三万年到五百年的时空穿越”这类超炫广告,尽管它半点不忽悠。说了“三万年”,说说“五百年”,过了考古现场,前后脚走上十来米高的“原创”,就是所说的明长城,不见高垣厚壁,不见青灰色长城砖,不见跺口墙,不见烽堠相望,太陋了,我算“见多识广”,知道绝大多数的“城墙”以前都是这样,那来的讲究,就地取材,形状高低肥瘦不等,夯土中甚至还夹有芦苇杆,但它经用,以不规则的垒土挡住来犯敌人,主要还是拦截横冲直撞的骁骑,“不教胡马度阴山”,它挺过剑拔弩张的年月,没有毁于兵燹战祸,却扛不住数百年风霜雨雪,尤其地震灾害,以及人为因素,有的坍圮,有的塌落,有的低如田垄,有的埋于流沙,有的断层错位,有的你跟着跟着就不见了。它叫“东长城”,属“九边重镇”之“灵武”段,起点设在西面十公里的黄河边,向东止于盐池(实质上延伸至陕西定边,与“九边重镇”“榆林”段接拢,另话)。守军将士依仗这土围子,对峙墙外的瓦剌和鞑靼部落武装二百多年,在无险可守的毛乌素沙漠边缘,引爆一个冷兵器年代的“王者荣耀”2.0,但它不等于长年累月都处在腥风血雨的厮杀中,保护这一边耕种不受侵害才是最大公因数。散落城墙内一侧的山神庙、土地庙和巫台等祭奠场所,祈求的不是风调雨顺,而是念叨边界的安宁。如今已片迹无存,竖起一块块告示的牌子,说明它们曾经有过。厚实的黄土,剩下一个打上“补丁”的“镇虏墩”,刚巧还有两三只半跪的骆驼,城外更是空无所有,一大片的真干净,大西北的经典画面之一。“画蛇添足”加一句,灵武是唐平叛“安史之乱”的策源地。</p><p class="ql-block">从“观景台”下来转入【芦花谷】,通俗又脱俗的名字,芦苇丛密不透风,株株挺拔粗壮,听说长三公里(显然夸大了),宽二三百米不等,右边是陡起的台地,不高但有压迫感,左边的夯土墙很长,插上许多面杏黄色兵旗,骑在宁蒙交界。走完“青纱帐”,翻过堤坝,下面是【红山湖】,一个不规则的窄长的大蓄水池子,不知够不够格称为内陆湖,连沼泽湿地大三十万平米,占了【水洞沟】的四分一,从未听说过的【水岸长城】就趸在湖边。游船开出不久,对岸横亘一堵黑里透红的巨无霸,是【水岸长城】还是天然崖壁,或是两者结合,码头没有图示,船工又不喊麦,游客也没人提问,白白过了。我自个想,守军实无必要制造一个超出实战范围的庞然大物,况且那时候还没”红山湖”,【水岸长城】应是天然的,名字是现代人赋予的。带着不确定上岸了,先是【沙枣湾】,后是【红柳滩】,把同一荒地分拆两部分,一边种沙枣一边种红柳,名字起得有诗意,可稀稀落落不成气候,并且不够纯粹,遍种才有意义,要是【沙枣湾】全是沙枣,【红柳滩】全是红柳,【芦花谷】全是芦苇,呼应自然多,“粉丝”必然涨。我去过灵武以北几十公里的陶乐,净沙漠,漫山红柳,紫红紫绿的,有的高达两三米,那种气势楞是不同。回说【水洞沟】,继续往深走,冷不防蹦出个养殖场,里面主要圈养鸵鸟和绵羊,我“吹毛求疵”,觉得与“五星”的题旨不符,即便不“自废武功”,也拉低它的含金量。</p><p class="ql-block">过了【沙枣湾】【红柳滩】,又过了“养殖场”,【大峡谷】将现未现,而“大招”说来就来,右边坡面竖起八块牌子,每块牌子三个字,合起来:“你已进入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令人肃然起敬,并且期待满满。一条由游人踩出来的路,沿着山坡斜向顶端的缺口,我三步拼两步赶上去,又是一脸茫然,一长列凹凹凸凸的残土,究竟是夯土还是原土我无从辨别,更别说是不是颓垣断壁了,但长城是确定的,只是我的一知半解。之前不确定的“水岸长城”仍不确定,更不知道刚刚走过的养殖园,它的靠背是长城,你说气不气人,怪不得八达岭上天天人头涌动。到了【大峡谷】,你最好忘记这名字,真配不上“大”,且没那么“峡谷”,平平无奇四公里,我信“阴谋论”,一条普通山沟,若无大动静打死我不信。果然,深谷藏有【藏兵洞】,作为卖点,不能原封不动。经清理,地道开放了一公里,我认为它肯定超出原规模,不展开论述了,听说还有两公里待开发。以前在晋中的张壁参观过,和【藏兵洞】大致一个模式,据称是隋末刘武周挖的,我看更多是现代人的“加持”,里面空间明显扩充并很堂正。不过,既然已千山万水,就不纠缠细枝末节,虽撩不起冲动,但三十块的入场劵这时候不应该省,怎么说也是【水洞沟】的头牌。从【藏兵洞】出来,路两旁的土坡,窑洞一个接一个,前面搭起一排竹木棚子,棚顶用芦草铺盖,摊位大多空着,其中有一档一嘟噜的马鞍马镫。路中放置几顶青白两色的蒙古帐篷,两顶大红花轿。出口处的木栏栅,镶嵌一副牦牛头骨,一个有艺术气息的“互市”。出了峡谷,又见【红山湖】,从深不见底的透彻蓝,过渡到可见底的浑浊绿,上布满浮藻和水草,没有出路,夹在中间,再前就是【红山堡】,整个长城军事防御系统的突前城障,占地好几千平米,堡内有【藏兵洞】的另一出口,附设了一个【宁夏长城博物馆】,名头大,却没拿得出手的东西,循例一穿而过。由于提示的标识不显眼,堡内有一处城墙塌落,形成两侧斜坡,全是游客的所为,我差点也犯错,刚好有工作人员提醒。其他城墙破损程度不一,轮廓还在。穿过【红山堡】砖砌的拱门,意味游览进入尾声,压轴仍是土林,有说它像“魔鬼城”,我看不到红色的岩石和土壤,也看不见柱状、塔状、长垄状、残丘状等的单形体,全是“歪瓜裂枣”样的大土墩大泥团,但放在这特殊地段,再用特殊眼光“发掘”一下,勉强算是“低配版”的“魔鬼城”。</p><p class="ql-block">出景区,游客等电瓶车接驳回正门,正门才有专线车回银川,专线车为何不直接设在出口?我可没多想,正合我心意,好让自己有这个机会走个“明白”,距离正合适。不陌生,路边的洼地,隔着一张绿色铁网,野草半遮盖的又是长城。在“九边重镇”万里沿线,我看过好多这样的网,每一次我都驻足良久,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只是好奇和盲猜它的原样。黄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掐着时间走走停停,几辆空电瓶车迎面驶来,二十多分钟后,凑够人数的第一辆电瓶车姗姗来迟,也许这条路“舍我没有谁”,游客纷纷回望,又过了十多分钟,第二三辆满员的电瓶车接踵而来,游客同样纷纷回望,也许同一问:为啥不坐车?哈哈,一来省下十元八块,够半程回银川的钱,二来喜欢走人稀车少的公路,最好是县道乡道的,会走出许多心得和心情,非常“治愈”,而这条是S103省道,好像叫宁蒙公路。</p><p class="ql-block">【水洞沟】不是众星拱月型,哪哪都中心,正如【水浒传】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将,舍谁都不舍得,只好流水账记事。随着人们见识的增广和多元,【水洞沟】这块璞玉,懂的人会越来越多,保持现状,不需要开剖和打磨,它的“身价”与内涵,真不是“盖”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