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的一天,我们离开平乐古镇去蒲江西来古镇。两镇相距22公里,一会儿工夫便到了古镇边上。但为找到古镇入口,我们还费了不少周折,花了不少时间。</p> <p class="ql-block"> 终于找到老街口,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出现了。</p><p class="ql-block"> 眼前这座老古塔,名“文风塔”又名“惜字宫”,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是古人焚烧字纸的焚字炉,展现了我国崇文敬字的文化传统。该塔是楼阁式砖塔,高13.6米,塔基为六边形,塔身分为三级,上刻“三英战吕布”等精美浮雕。文风塔玲珑精致,堪称“集建造工艺诗词书画为一体”的精品力作。它是西来古镇的历史文化地理标志。</p><p class="ql-block"> 1982年10月,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2022年1月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古镇一幅“福从西来.遇见魏了翁”的横幅跨街而立,仔细看,那是今年古镇新春民俗演绎剧游活动留下的,似乎新春喜庆的气氛还在古镇上空飞扬。</p> <p class="ql-block"> 古镇有1400年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时期。古镇当时是繁荣的商品贸易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一个文化名镇,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观光。联想到文风塔,惜文敬字的文化传统,可能多少与文人墨客有所关联吧。</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古镇有近百年历史的老街,构成了一条1200米的长街和700米的小巷,老街完整的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民居也具有典型的川西特色。</p> <p class="ql-block"> 青石板铺成的街道,老式木板铺面房,木格窗棂,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 纵横交错的小巷,每一条都可通往临溪河畔。</p> <p class="ql-block"> 不知是不是因为时间有点早,古镇老街除少量游人外,街上冷冷清清,显得有些没落萧条。</p> <p class="ql-block"> 关门闭户的西来戏院(当然,戏院一般下午和晚上才可能有演出)</p> <p class="ql-block"> 门可落雀的老戏台。</p> <p class="ql-block"> 小巷中的老式木板房民居。</p> <p class="ql-block"> 从小巷中穿出,我们前去临溪河畔。一座高建筑很突兀的耸立在眼前,形状有些奇异,它叫“临溪塔”。据当地百姓讲,塔里面放了一个船棺,长6.8米、直径1.5米,是由一棵树龄超过1000年的楠木树凿制而成。据说出土时还有许多珍贵的陪葬品。船棺属古蜀国上层社会最流行的丧葬礼俗。(这个说法不知真实性如何)临溪塔很少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认为,临溪塔是塔式的文博馆。</p> <p class="ql-block"> 临溪河到了。最醒目的是一座横跨临溪河两岸的“南引北接”大桥。桥形很特别,不同于一般的廊桥,桥的顶就是一片;桥身桥栏为钢柱支撑,简洁大方;桥面为梯式微拱形。一行红灯笼穿透大桥首尾,一气呵成,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 桥门上一幅对联:</p><p class="ql-block"> 上联:佛从西来佛光普照佛福千载缘佛来</p><p class="ql-block"> 下联:人到临溪人心可度人文万事祈人安</p><p class="ql-block"> 横联:南引北接</p><p class="ql-block"> “南引北接”有南来北往、南北相接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有内行人把临溪塔、“南引北接”桥和临溪河边的观景亭三者对比、研究,认为这三个建筑的风格是同一种风格。(下面不妨把临溪河边的观景亭照片放在一起比较一下)</p> <p class="ql-block"> 临溪河边的观景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 临溪河边的古榕树公园。</p><p class="ql-block"> 西来古榕树公园是以古树保护为核心,以公众游憩参观为主要功能,以提升古树景观、普及古树知识为目标,是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兼具生态、景观、宣教、科研等功能的主题公园。公园内目前挂牌保护的古榕树11株,错综复杂的树干和浓荫蔽日的树盖,增加了古镇浓厚的古貌古趣。</p> <p class="ql-block"> 临溪河沿岸围绕古榕树开出了一大片场地,庞大粗壮的千年古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游人可在树荫下歇息品茶,享受清凉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 好大一棵树,可以撑起一片天,骄阳肆疟,酷暑难耐之时,只要在它的蔽护下,你就尽享清凉舒适吧!</p> <p class="ql-block"> 大榕树下好乘凉!</p> <p class="ql-block"> 在大榕树庇护下的荫凉处小憩聊天也是很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 突然看到这里有家名小吃店“巧姑传”,出售三合泥、油茶、汤元等小吃。好多年没吃过三合泥了,看到这名字好亲切!于是叫了几份大家品尝,这叫尝新又怀旧,儿时记忆中最美好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歇息够了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一棵树前观赏。这是一棵外型独特的古榕树。从根部看好似两棵树长成后相互盘缠合为一体,树盖茂密,苍翠繁华,亲密无间,宛如相拥挽扶的一对夫妻。于是取名为“夫妻树”,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夫妻树近景。</p> <p class="ql-block"> 正好我们出行的朋友是几对夫妻,大家被夫妻树相亲相爱始终如一的感情感染,纷纷在夫妻树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 它的名字是“英雄树”。顶天立地,气势轩昂!</p> <p class="ql-block"> “母子树”,母爱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 拍张“母子”照。</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棵“菩提树“。传说是一位僧人种下的。北宋末年战祸连年,西来却得以安宁祥和。后来老僧坐化于树下,此树便称为“菩提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兄弟树”,情同手足。</p><p class="ql-block"> 临溪河畔的古榕树,成为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临溪河岸的绿荫中,我们游玩得很尽兴。随手拈来的景致,都让我们开心。</p><p class="ql-block"> 大桔大利😍😍😍</p> <p class="ql-block"> 一棵弯弯树,也这么漂亮!被绿意笼罩的四周,为我们洗眼提神。</p> <p class="ql-block"> 福从西来 Xl LAI🎄🎄🎄</p> <p class="ql-block"> 快乐今日自由🥰🥰🥰</p> <p class="ql-block"> 顺着临溪河下到岸边,又是一幅幅迷人的水景画。</p> <p class="ql-block"> 水面如镜,岸上小屋树林倒映水中,清新宁静!</p> <p class="ql-block"> 大榕树的身姿伸入河心,与对岸小树握手相牵。</p> <p class="ql-block"> 一叶竹舟靠岸而息,它让我们浮躁的心静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多么优美的临溪河风光,多么宁静的大榕树公园!悠闲的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吧!</p> <p class="ql-block"> 顺河流往前走,宁静的河面好似从睡梦中醒来,平静的水面从河堤上翻越而过,形成道道白浪,呼啸着争先恐后涌入河坝,再流入下一河堤中,缓缓流向前方,水面又逐渐趋于平静……</p> <p class="ql-block"> 景色秀丽的临溪河畔清幽宁静,带给人们无尽的暇想;千年大榕树风姿绰约,千姿百态,送给人们清新和舒适。它们相依相伴,共度时光的岁岁月月,共同见证西来古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p> <p class="ql-block"> 都说西来古镇是个冷门古镇,但它拥有的文风塔和临溪塔形成了古文化风格和现代文化风格并存的特色。以文风塔及老街一片区域为古式文化风格,以临溪塔和临溪河一片区域为现代文化风格。二者并存于古镇,是西来古镇的一个特别看点。冷门不冷!</p> <p class="ql-block"> 三天时间,我们游览了川西的四个古镇:火井古镇、夹关古镇、平乐古镇、西来古镇。各古镇之间相互距离20多公里,可以称为古镇群落。它们从古而来,各有特色。了解它的历史,游观它的今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虽然我们只是在成都周边走走游游,但也了解了不少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并从中体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天府之国四川,我可爱的家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游记中所及史实资料和专业术语源于百度百科和景区文字介绍)</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