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直是我心中想去的地方,特别是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袍纪念馆以后,更想来此,以更多、更深、更全面地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滔天罪恶,铭记历史。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柳条湖立交桥西北。建于1991年。1997年在原残历碑和地下展厅的基础上开始扩建,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名。“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地上是残历碑及广场,地下是展厅。</p> <p class="ql-block"> 残历碑最令人瞩目!它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因碑体造型酷似一本巨大残缺的台历而得名。其框架由混凝土筑成,花岗岩贴面,其坚固挺拔表现了东北人民坚贞不屈的英雄气节。主体正面弹痕累累,喻示了日军侵华的野蛮罪行。同时,经过艺术加工,组成呻吟呐喊的骷髅浮雕群,表现了殉难同胞对日军血腥罪行的控诉。残历碑右面刻着“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的字样,向人们昭示着那个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史实,由著名书法家杨仁恺题写。“九一八”事变博物馆和残历碑,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表达了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永恒主题。</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阴谋策划,自行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此,东北大好河山惨遭践踏,东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者长期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严重的民族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旗帜,号召全国人民进行武装反抗,直接领导和推动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成为东北军民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在由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进程中,以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为代表的东北军民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和平正义,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殊死斗争。</p> <p class="ql-block"> 走过残历碑,博物馆广场迎面墙上的另一个巨幅雕塑《国难》跃然眼前。这幅雕塑,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后,国土失守,山河破碎,东北锦绣河山惨遭日寇蹂躏,生灵涂炭,黑土地在流血呻吟。雕塑用46吨青铜浇铸,永世铭记国难之耻。</p> <p class="ql-block"> 江泽民题:“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几个大字醒目于墙,引导着人们肃穆地走进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生灵涂炭、罄竹难书的雕塑,凝固了日本军国主义犯我中华的滔天罪行!</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序厅,以白色浮雕和黑色大理石地面营造出的白山黑水景象宽阔壮美,象征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好河山。</p> <p class="ql-block"> 序厅中间,是一铜铸卧碑。碑顶长明不熄的火焰,象征东北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和民族英烈浩气长存。</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于1945年9月3日在《新华日报》上的题词: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正义必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和平必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民必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抗日战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只有工农兵劳苦群众自己的武装军队,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共设有7个展厅,展览照片800余幅,实物300余件,文献、档案资料近100件……无不展示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浩天气概和日军残忍、残暴、残酷的野蛮暴行。</p> <p class="ql-block"> 雕塑《白山魂》,通过在岩石中嵌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遗容,寓意着烈士英魂与白山同在、浩气长存!</p> <p class="ql-block"> 仰望着雕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刻,现场响起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歌声,人们情不自禁地随曲而歌。望着历历在目的民族浩气,感人肺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起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愿做奴隶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把我们的血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筑成我们新的长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後的吼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起来!起来!起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万众一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进!前进!进!</p> <p class="ql-block"> 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们可爱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收回那无尽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留着我们的头颅有何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拿起刀枪向前冲!</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幅《八女投江》的画作。描画出了八名女官兵壮烈殉国的英雄气概。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在乌斯浑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她们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赵一曼致儿子的信</b></p><p class="ql-block">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的做了繁忙抗战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组织"抗日化装宣传队"</p><p class="ql-block"> 1932年春节前后,中共汤原县委书记裴治云等人组织"抗日化装 宣传队",进行反日宣传,点燃了这一地区的抗日之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办军政讲习所</p><p class="ql-block"> 1932年七、八月间,由崔石泉 (崔庸健)负责在宝清县小城子沟开办军政讲习所,为饶河游击队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慰劳抗日队伍</p><p class="ql-block"> 1933年,在李延禄的率领下,抗日救国游击军取得了团山子战斗的胜利,当地群众欢欣鼓舞,杀鸡宰羊,慰劳战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柳条湖事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本帝国主义炮制伪满洲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策划东北独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溥仪被扶植成为满洲国皇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伪满时期“溥仪坐像”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伪满洲国玉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满洲帝国之宝”(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伪满洲国的各种宣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场景</b></p><p class="ql-block"> "731"部队所有建筑均有地道相连,以掩盖其惨不忍睹的罪恶行径,这里再现的是原地道一隅。从地道的缝隙,看到了其惨无人道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 "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使用的细菌名称及数量统计图。639.5公斤啊!</p> <p class="ql-block"> "731"部队远征队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细菌战的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伪时期的刑具“滚地笼”</p><p class="ql-block"> 日本在我国东北地区实行殖民统治时期,对抗日反满志士及无辜民众用尽各种残忍手段进行镇压和迫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军武装装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北抗日联军武器装备</p> <p class="ql-block"> 日伪统治时期,旅顺监狱里中国囚犯穿的囚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民众抗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北民众自卫军通用钞票一元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百万日本侨俘大遣返</p> <p class="ql-block"> 1946-1948年,105万日本侨俘经葫芦岛港遣返回日本。下图是位于葫芦岛港海边的日本侨俘遣返之地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一八的警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了解历史,铭记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一个实证 - <b>炸弹碑</b>。在广场的西侧阵列,是当年日本人建造的石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关东军在所谓的南满铁路爆破现场设立了一个木板牌,上书“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线路爆破地点”,以方便对爆破地点的指认。1938年,日本关东军为了炫耀其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赫赫战功”,改用水泥建成此碑。该碑高7米,上宽下窄,至顶部分为三叉,造型酷似炸弹的尾翼。原立于一个2-3米高的石砌基座之上,基座正面刻有“爆破地点”四个大字。从远处望去,整个碑就像是扎入地面的一枚炸弹,因此也被人们称作“炸弹碑”。抗战胜利后,此碑被推倒,1991年迁至残历碑广场,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一个实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奉天忠灵祠石碑</b></p><p class="ql-block">“奉天忠灵祠”是日本靖国神社在奉天(沈阳)的一个分祀场所,供奉着从日俄战争至 “九一八”事变期间所有在中国东北战死日军的所谓“英灵”。该碑制于昭和7年 (1932年),碑体上“表忠”二字为当时日 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题写,整个碑文充满了美化侵略战争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日式供养碑</b></p><p class="ql-block"> 此碑制于昭和16年(1941年)。据碑文记载,该供养碑所供养的人名叫宫畸吉藏,1912年来到中国东北,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后只身由沈阳起程进入战区,后失踪。日本人寻找17年未果后设立此供养碑。该碑由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第四水厂于2006年10月捐赠我馆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和平祈愿柱 </b></p><p class="ql-block"> 和平祈愿柱由日本民间团体"花甲志愿者协会"成员小久江弘之出资建于2010年。 高2.5米,四面分别用中、英、日文撰写:"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旨在呼吁、倡导世界和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反战碑</b></p><p class="ql-block"> 2005年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日本人主动来此建碑。碑体正面阴刻"反霸权、反战争、反侵略”大字。大字背面阴刻着立碑的日本友人与日本民间团。</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墙体上的浮雕《奋起》,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再现了东北义勇军奋起反抗,英勇杀敌;爱国学生走出书斋,点燃全国抗日的燎原之火;亿万军民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场面。体现了中华民族抗争、昂扬、胜利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警钟长鸣,勿忘国耻</b></p> <p class="ql-block"> 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仿佛走进了抗日战争的历史长河之中。走出博物馆,一幅悲壮的历史长卷在心中深深刻画,铭记,铭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083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拍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