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行书作品《枯树赋》,古韵新魂,遒劲飘逸!

致远

<p class="ql-block">459</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被称作“元人冠冕”。其篆、籀、分、隶、楷、草诸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的行书,其笔法主要传承“二王”一脉,典雅清逸,圆润秀美,含蓄精妙,其用笔方圆兼施,刚柔相济,藏露得宜,收放有度,提按自然,转折娴熟,有楷书之稳健,兼草书之灵动。</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其书法成就跨越了多个书体,尤以行书见长,将古典韵味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枯树赋》作为赵孟頫行书作品的杰出代表,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堪称“古韵新魂,遒劲飘逸”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枯树赋》虽非赵孟頫原创诗文,但其以行书形式书写,赋予了这篇古典辞赋新的生命。赵孟頫在书写时,巧妙运用中锋行笔,线条流畅而不失力度,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积蕴。他的行书,既保留了晋唐以来的古朴韵味,又融入了个人独特的审美追求,使得《枯树赋》在笔墨间流淌出古雅而不失清新的气息,令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p> <p class="ql-block">《枯树赋》虽非赵孟頫原创诗文,但其以行书形式书写,赋予了这篇古典辞赋新的生命。赵孟頫在书写时,巧妙运用中锋行笔,线条流畅而不失力度,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积蕴。他的行书,既保留了晋唐以来的古朴韵味,又融入了个人独特的审美追求,使得《枯树赋》在笔墨间流淌出古雅而不失清新的气息,令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的行书以其遒劲有力著称,《枯树赋》更是将这一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作品中,他巧妙地运用提按、转折等笔法,使得每一个字都如同枯树般历经风霜却依然挺立,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同时,整幅作品布局严谨,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既有相互呼应,又各自独立成章,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而又气势磅礴的视觉效果,让人不禁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遒劲有力之外,赵孟頫的行书还以其飘逸灵动著称。《枯树赋》中,他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以及笔势的起伏跌宕,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意境。仿佛那枯树虽已老去,但其枝叶间仍透露出生命的顽强与希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启迪。这种意境的营造,不仅体现了赵孟頫深厚的艺术修养,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乃至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枯树赋》之所以能成为赵孟頫行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于其技法上的精湛与完美,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赵孟頫通过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时间、自然等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这种“古韵新魂”的艺术特色,使得《枯树赋》在历经数百年后,依然能够触动现代人的心灵,引发共鸣,成为连接古今、沟通心灵的桥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