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人不圆——追忆原29军87师直属侦察连参加中秋剿匪战的指战员们

琅琊

<p class="ql-block">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它代表了团圆与和谐,更是有欢乐喜悦的寓意。1950年的中秋节,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节日。那年中秋节,由于土匪进驻袭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29军87师直属侦察连连长马玉瑞回忆:1950年中秋节前一天,我们获知匪首王仁锋集中匪徒西华附近某山村(小龙逢),杀猪宰牛在那过节,我连即于中秋节夜合击了这个小山村,当场击毙土匪二名,俘虏30多人,缴枪30多支,仅匪首王仁锋和少数匪徒脱逃,在这场战斗中,我7班长壮烈牺牲(他的姓名我已经记不得了)。战斗后我们将烈士的遗体埋葬在附近的山上。(1991年8月回忆录)</p> <p class="ql-block">2024年中秋节前夕,经过20多年的寻找,终于联系到了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第29军87师直属侦察连连长马玉瑞同志的家属,揭开了在上世纪解放战争中一段历史事实。图为当年剿匪作战线路图。</p> <p class="ql-block">马玉瑞,男,1925年8月出生(农历,具体哪天,他也不清楚,所以他给自己给个生日为八月初一),江苏省泰兴县宁界乡马家庄村人。1943年参加新四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苏中地区新四军副班长、班长、解放军侦察排长、侦察连长、87师侦察科侦察参谋、作战处参谋等职,后任福建省晋江军分区教导队队长。他曾经参加过淮海、渡江战役。 </p><p class="ql-block">▼1942年,时年17岁的马玉瑞接受马盘青(江苏泰兴县人)的任务,到泰兴县城的伪军保安团做卧底士兵,配合我地下党的连排长(朱乾元的姐夫)搞策反起义工作,因叛徒告密,大家撤离。</p><p class="ql-block">▼1943年,马玉瑞参加了苏中新四军,部队驻扎在盐湖地区一带。因马玉瑞比较机灵身子敏捷,健步如飞,战友们都称他是“飞毛腿”,当了侦察兵。</p> <p class="ql-block">87 师前身是 1948 年 5 月初在江苏东台朱家灶组建的华东野战军第 11 纵队第 33 旅。该旅虽组建时间不长,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所属的三个团却都是战功累累、功勋卓著,驰骋于大江南北、鏖战于苏中苏南的新四军老部队。</p><p class="ql-block">87 师下辖 259、260、261 三个团均是 1949 年 2 月由 33 旅相应的 97、98、99 三个团改编而成。</p> <p class="ql-block">图为第十兵团29军战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剿匪上山剿匪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第十兵团29军战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剿匪行军照片。</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参加漳州厦门战役,解放厦门和大嶝岛后,部队返回集结在泉州、安海镇(晋江县)一线在泉州市区休整,意在积极备战,再战金门。 </p><p class="ql-block">▼1950年1月间,第29军87师突奉上级命令,转入剿匪。具体任务是由师部步兵261团剿灭盘踞在永安地区的国民党残余匪特。师长林乃清、政委王义勋命令师部侦察科长卓凤鸣同志率领师部侦察连和261团第3连作为先头部队深入永安地区,察明敌情,相机攻占永安城。卓凤鸣随即分别向侦查科参谋顾怀鹏、周和根、孙景山,侦察连长马玉瑞和步兵261团一营副营长丛积善、三连长陆道洲等同志传达了师首长的命令,先头侦察和步兵各一个连,共约300人于1月中旬从泉州出发,经永春县、德化县,再翻过十八格大山。</p><p class="ql-block">▼1950年1月25日傍晚抵达已被我均溪游击大队解放的大田县城(大田县解放日是1949年9月6日),并在大田县城住了一天两晚。</p><p class="ql-block">▼1月27日晨,部队从大田城关出发,马玉瑞等300余名指战员一口气行军约50公里,到达桃源镇稍微休息(住在土堡内),后又急行军20余公里到达永安县西洋镇,在我方控制的西洋乡公所里。在部队进抵距永安城关约10公里的桂口村时,进行战斗部署:</p><p class="ql-block">(1)侦察科长卓凤鸣率侦察连主力从永安城南门突入,主攻守卫专区和县政府内的自卫营;</p><p class="ql-block">(2)步兵261团一营副营长丛积善率3连向永安城东门外突进;</p><p class="ql-block">(3)侦察参谋周和根率侦察连一个武装排攻占永安南门外东南高地后,向东门内高地逼近,以钳制保安团主力;</p><p class="ql-block">(4)侦察参谋顾怀鹏带侦察小分队控制永安汽车站;</p><p class="ql-block">(5)由3连派一个班配合地方工作同志控制和保护永安电厂,并适时实行灯火管制,以利我军突袭。</p><p class="ql-block">▼1950年农历1月28日早上6点钟,行军部队全体集合在桃源的公路桥头一侧,卓凤鸣科长对全体指战员作战前动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月28日傍晚(夜)开始,战斗开始,马玉瑞率3连沿大路直向永安城南门突进,到了南门外小山坡时兵分两路,马玉瑞率一个排跑步迂回插向县政府后门,卓凤鸣科长带一个排进攻县政府大门,还有一个排作为后续预备队。到了县政府后门,迫使敌人投降…..全城战斗结束后,夜已很深了。马玉瑞、周和根以及另外一个同志去街上,碰到一根甘蔗啃起来…… </p><p class="ql-block">▼1月29日,永安县城解放次日,街上十分热闹,到处都在宣唱《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p><p class="ql-block">▼1月31日,马玉瑞等这些先头进城的部队集中后,前往迎接从沙县方向来的永安地区地专首长王敬群、林志群、左丰美、曹俊吾、任曰淼等一行人,一路上敲锣打鼓,放鞭炮,非常热闹。王敬群骑着灰色的马,林志群骑着黑马,这些领导走在队伍的前头,随从的部队全部是南平分军区警卫连战士,他们进入永安城,接管了国民党的旧政权。</p><p class="ql-block">▼此时,永安县城虽然已经解放,但是还有一些如上坪、青水、槐西乡仍被土匪控制。。</p><p class="ql-block">▼1950年初期,马玉瑞带领的侦察连根据上级的指令,先到永安县上坪乡、青水池乡(即现在的青水乡)剿匪,又往宁洋城(即现在永安县小陶镇)、小陶乡、安砂乡、大湖乡、三元县(三明等地)游剿了几个月。</p><p class="ql-block">▼1950年入夏后,上级改变剿匪战术,实行分区域驻剿,明确侦察连的主要清剿区域为上坪乡----龙青乡(青水乡)、西华(五堡)----桃源等乡,清剿对象为王仁锋股匪。马玉瑞率侦察连全连先到青水池(青水乡),将侦察连驻下后即布置干部战士发动群众。连队驻扎在青水池后不久,侦察连就抓到一名西医医生(经审查系国民党特务),随后,侦察连主官做思想工作,让这名特务医治并救助了这名患病的青年理发师,永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战士爱人民的决心。</p><p class="ql-block">▼1950年冬十月(农历),侦察连正在吃晚饭,一位年过半百的溪南乡山头村老农民向马玉瑞报告,说他们村里(现在的溪南村在当时叫溪南乡,现在的山头自然村在那时叫山头村)有一股新成立的土匪,并详细报告了土匪的人数和地点。马玉瑞经过研究,决定立即兵分两路前往搜捕,这位农民主动带路包围了山头村,指认搜捕土匪12人,收缴长枪2支、手枪4支,子弹数十发,缴获新刻的“福建反共救国军燕江支队司令王飞虎”条章大方印。这次战役,有二名解放军战士受伤,山头村民罗某某等人用竹椅抬救伤员,抬到永安县上坪区公所驻地。途中,一名战士因伤势过重去世(名字待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为1950年1月28日夜,永安县城解放后,这是当年首届县委班子领导合影(截至2024年1月24日,照片中的人均已去世。)</p> <p class="ql-block">  卓凤鸣 ,笔名耿卓,(1925年生-2023年逝世)安徽灵璧县渔沟镇卓庄村人,1925年10月26日生。1939年10月参加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在5纵队1支队1团任勤务员,1940年冬任勤务班长,1941年1月入党,随后调到团政治处任宣传员,同年2月 ,部队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19团后,秋参加了盐阜区第一次反“扫荡”。8月,团宣传队撤消,调团通信排任通信员。10月,参加程道口战役。1942年3月到七旅教导队学习,5月任旅司令部收发员。同年底,部队实行“精兵简政”,再次入教导队学习,1943年春再次参加盐阜区“反扫荡”,转战于盐东、盐城。1943年5月至1946年12月调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涟东总队4连(后改称涟东独立团2连、华野10纵82团2连、1连),历任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连长。1947年1月至1949年9月,先后任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叶挺总队(团)、5分区2团1营、三野10兵团29军82师261团作战参谋、副营长、营长等职。1949年10月任师部侦察科长。随后改任作战科长。</p><p class="ql-block">  1951年3月,调任261团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1952年2月,调到南京总高步兵学校学习,随后调任战术教授会教员、组长;1959年12月至1970年1月在南京军事学院历任战术教员、教学组长、研究员。1960年12月返回原单位,在第一教研室参加一系(指挥系)教学工作,1962年平反。1963年春,任司令部研究室教学组长。1970年2月南京军事学院解散后,调到福州军区守备第二师任副师长,1976年4月任第三师师长等职。1983年12月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副军职研究员。同年秋,被选为福建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2000年5月,又被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研究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聘为特邀研究员。</p> <p class="ql-block">图为原国民党永安县政府。</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连长在1954年左右拍摄的一家三口照片,图中婴儿应该是长女马燕。</p> <p class="ql-block">图为小龙逢村卫星图。</p> <p class="ql-block">1950年9月26日(农历中秋节)87师直属侦察连围剿“东南反共救国军燕江纵队”战斗遗址卫星地图。</p> <p class="ql-block">图为在1950年9月26日(公历)中秋节剿匪战,为牺牲的侦察连7班长捐出棺材的群众罗上求照片。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7班长(姓名不详)入棺后,抬到该村安坑栏埋葬。</p> <p class="ql-block">图为时任29军87师侦察连长马玉瑞儿子马军为其父亲战斗过的小龙逢村题词: </p><p class="ql-block">剿匪闽山书伟绩,</p><p class="ql-block">护民福境立丰碑。</p> <p class="ql-block">图为1952年国庆节,时任87师永安军分区卫生队部分人员合影。(左2为卫生队员冯维娥)</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在担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新四军苏中军区七纵队63团3营8连1排3班副班长的标识,大致时间应该是1943-1945年期间。</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参加新四军时的臂章。</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的党员证。(大致时间为1944年~1945年)由于他参加新四军,国民党反动派就对他进行报复,把他位于马家庄村的房子烧毁,他的母亲无处居住,只得背井离乡投靠远房亲戚。</p> <p class="ql-block">图为永安地委第一届妇女委员会合影。(1950.10.8拍摄)</p> <p class="ql-block">图为时任29军87师直属侦察连二排长陈英在永安县时期的军装照。(拍摄日期应该是1950年1月29日~1952年之间)</p> <p class="ql-block">图为时任29军87师直属侦察连二排长陈英在永安县剿匪时期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时任29军87师直属侦察连二排长陈英因在1950年9月26日小龙逢村同“东南反共救国军燕江纵队”交战,负伤后在永安县城部队卫生队治疗期间的照片。他在2009年回忆:……我果断指挥5班上前阻截,与土匪面对面交火,冲在前面的几名战士负伤倒下了后,我的右大腿也挂彩负伤了,大动脉被子弹穿破。还好,另外2个班战士赶到,加入战斗,班长高汉指挥战士掩护我等伤员撤离……1951年春节过后,在我康复返回侦察连驻青水驻地,继续任二排排长,追剿当地残匪。小龙逢战斗中俘虏的土匪被押往永安县城审讯,多数被枪毙,这些土匪多数已被解放军俘虏过,按照当时的政策,二次俘虏的土匪要处决。1952年,我离开永安,到福州参加情报训练班培训,后来,我在平潭、长乐等地等地工作多年,1969年因在小龙逢战斗中负伤的伤口发炎,回到江苏启东老家,一直工作到1982年离休。(备注:陈英排长2018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图为时任29军87师直属侦察连二排长陈英的简历。</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在担任87师直属侦察连连长时结婚照。(拍摄日期应该是1953年)</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连长立功证书。</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连长的功劳簿。</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连长一家四口和岳母的合影。拍摄时间大约是1956年。</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连长的转业证明。(1966年)</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连长转业回江苏担任国营米厂厂长期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连长转业回江苏担任国营米厂厂长期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儿子马军1978年12月入伍坦克二师后回家探亲后父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冯维娥夫妻同探亲回家的儿子马军的合影。(拍摄时间大致维1979-1981年)</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连长转业回江苏原籍后,一家六口的合影,拍摄时间应该是1975-1980年之间。</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连长晚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时任侦察连长马玉瑞和妻子在其家中的合影。(拍摄日期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图为时任侦察连长马玉瑞在其家中的合影。(拍摄日期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时任侦察连长马玉瑞和妻子的合影(1996年10月27日摄)</p> <p class="ql-block">时任侦察连长马玉瑞和妻子的合影(1996年10月27日摄)</p> <p class="ql-block">永安市烈士陵园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永安市烈士陵园内所记载的烈士名单。</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玉瑞连长次女马江,为纪念29军87师直属侦察连发起的小龙逢村剿匪战74周年书写的感言。</p> <p class="ql-block">  曾经参加小龙逢村剿匪战抬救解放军伤员的亲历者罗联宽讲述了当年的情况。(2021年10月16日录制)</p> <p class="ql-block"> 任凭岁月流逝,心中丰碑永存。我们缅怀侦察连的全体指战员同志,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永安解放最美丽的篇章。我们不会也不敢忘记他们为永安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比如,在小龙逢村剿匪战牺牲并埋葬在该村的那位7班长姓名和籍贯,比如,在一次追剿土匪在田埂摔倒在地,导致被枪击身亡的战士……他们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记录下来名字籍贯,导致无法联系家人。根据统计,在永安解放斗争中,共牺牲一百二十余人(含解放军、县大队战士、区中队、农会干部、热心村民等),他们有的评上烈士,有的却未能评上……我们深切地缅怀他们!感谢他们!也希望大家能积极提供有效线索寻找他们和家人!</p><p class="ql-block"> 💕 铭记历史,就请记住他们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29军87师直属侦察连战友名单</p><p class="ql-block"> (全连共140余人)</p><p class="ql-block">连长:马玉瑞(江苏泰兴县人,1925.8-1997.7,享年72岁。)</p><p class="ql-block">指导员:蒋雄飞(籍贯未知)</p><p class="ql-block">副连长:不详</p><p class="ql-block">副指导员:不详</p><p class="ql-block">一排长:李景文(山东省青州市人,1927.6−2012.9,享年85岁,曾任87师侦察连一排长,山东矿业学院总务处科长)</p><p class="ql-block">二排长:陈英(江苏省启东市人,2018年3月去世,享年95岁,转业回启东原籍)</p><p class="ql-block">三排长:不详</p><p class="ql-block">四排长:不详</p><p class="ql-block">通讯员:不详,</p><p class="ql-block">文书:不详</p><p class="ql-block">战士:名字大都不详,(约130余人,80%苏北籍贯,党员较多。大部分是江苏籍贯、部分山东)</p><p class="ql-block">二排5班班长:高汉</p><p class="ql-block">二排7班班长:其名字不详,在永安县槐西乡小龙逢村1950.9.26中秋节剿匪战斗中牺牲,先是就地入棺安葬,听说后来挖走,现在查看埋葬地,已经找不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