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官渡古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昆明旅游的主要历史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官渡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它的历史比昆明的建城史还要悠久。 走进官渡古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柱三重檐歇山顶古牌牌坊建筑。</p> <p class="ql-block">官渡古镇大门牌楼上有两副行书对联,概括了官渡的人文历史。正面写:碧野螺洲纷呈人物万千众,金刚古渡领略风云五百年。写出了古镇人杰地灵、独领风骚几百年的气势。</p><p class="ql-block">里面写:万劫沧桑存古渡,千秋日月照螺峰。写出了古镇的苦难历程和光明未来。</p> <p class="ql-block">官渡古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既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誉满滇中的古渡口及佛教圣地。不到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以及上百间保存完好的"一颗印式"民居,古时有"小云南"之称。现有国家、省、市、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文物古迹30余处。其中尤以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金刚塔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古镇在历史上一直是商贾云集之地,留下了众多的人文古迹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古时滇池东岸所设的船舶渡口,入夜,渡船和渔舟上的灯火宛若群星闪耀。南诏时期,官宦往来拓东城,需横渡滇池,在此登船下船,于是改原名“涡洞”为“官渡”,意味官家的渡口。官渡在昆明南边,滇池东边,历史悠久,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原是滇池的渡口,来往的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之后再改坐轿或骑马过状元楼入昆明城,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古镇内的云子棋院是一个专门从事围棋文化和相关产品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举办高端围棋比赛,为围棋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状元坊,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南石屏人袁嘉谷有关,</span>袁嘉谷,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1903年6月,他应经济特科试,列二等七名,复试列一等一名,授编修,是云南唯一的状元。在全国应试的306人中,袁嘉谷得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大魁天下,是为“经济特元”,弥补了“云南不点状元”的空白。清代先后开博学鸿词二次、经济特科一次,因此袁嘉谷被赞为“国朝第三人”、民间称袁嘉谷为“独一无二的状元”。</p> <p class="ql-block">魁星阁,元代,孔子楼也在官渡建立起来,这对官渡子弟读书习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这里走出了著名文人王思训。王思训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任过江西学政,他曾当过幼年雍正皇帝的老师,康熙帝曾赐他书万卷。王思训荣归故里之后,建赐书堂典藏。</p> <p class="ql-block">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云南石屏县,距今已近300年历史,它以乌铜为胎,在胎上錾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纯银(或金)熔化后走入花纹图案的刻痕中,利用高温使银(或金)与乌铜融为一体,再经过成型、组装、打磨、抛光、捂黑等技术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技艺效果,其色彩古色古香、典雅别致。因一般多以走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以及上百间保存完好的“一颗印式”民居。古镇内还有30余处文物古迹,其中区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刚塔”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法定寺,始建于宋代,后经多次重建、重修。现存正殿为清初重建,是官渡名胜之一,也是云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定寺体量不大,但举架较高。斗拱出45度翼形拱,富于装饰。正面外檐装饰华丽,明间檐下饰双凤朝阳透雕,檐柱顶端饰木雕麒麟,四角梁出头刻成凤形状,造形生动,仍然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风貌,具较高建筑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官渡有句老话:“千年古城看官渡,官渡之魅在宝塔”,这里的宝塔指的就是位于官渡古镇最中心的金刚塔,该塔塔高16.5米,重1350吨,全以红砂石砌成。</p><p class="ql-block">在我国现存的十余座金刚塔中,妙湛寺金刚塔是建造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p><p class="ql-block">这座金刚塔,与妙湛寺的两座密檐砖塔相辉映,不仅体现了“有容乃大”、“显密并举”的佛门精神,而且建筑上高低错落,品字布局,十分壮观,构成了官渡镇古建筑群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金刚宝座塔原为印度伽耶城尼连禅河畔释迦牟尼佛得道成佛处的纪念塔,称为“佛陀伽耶大塔”。又被称为“坛城”,即“神坛”。</p><p class="ql-block">塔座四角各建一幢小方形塔,拱卫着中间一座高大锥形塔。五个塔代表五方佛,正中大塔代表大日如来,四周四幢依顺时针代表阿閦如来、宝生如来、弥陀如来和不空如来。</p><p class="ql-block">官渡金刚宝座塔由基座、塔体两大部分组成,基座的平面为正四方型,边长为10.4米,高4.7米。基座的底部跨空,有东西南北四道券门相通,可过往行人车马。</p><p class="ql-block">基座之上,五塔耸立。中央建高16米的主塔,四角配以高8.84米的小塔。主塔宏巨雄伟,小塔小巧玲珑。主塔与小塔都由须弥座、塔身、塔颈和塔刹组成,但式样不同,风格迥异。</p><p class="ql-block">大小塔相映生辉,十分谐调。高耸俊秀的塔刹,簇拥耸立,犹如雨后春笋,争相破土,形象轻盈俏丽,有一种飞动之美。</p><p class="ql-block">官渡金刚宝座塔不仅整体构思意象飘逸,令人沉思遐想。细部的铜铸石刻也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主塔须弥座上的五种坐骑动物形象和四角的金刚大力士,还是佛龛中的佛像,雕工都极为精细,无不细腻逼真,活灵活现。</p><p class="ql-block">铜铸伞盖上的手持宝剑、琵琶、珍珠伞、花狐貂等法器的四大天王,以及跨空的塔基顶部中心嵌砌的铸有九尊佛像的铜质金轮,铸刻也极为精美,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p><p class="ql-block">官渡是藏传佛教进入昆明地区的登陆地,妙湛寺石塔的建筑留下了藏式密宗佛塔深深烙印,这鲜明地体现在喇嘛塔式的塔身建筑上。</p><p class="ql-block">后来建造的北京大正觉寺、碧云寺和呼和浩特慈云寺金刚塔的塔身都是典型的汉式多层密檐塔,喇嘛塔式塔身的金刚塔全国仅此一例。</p><p class="ql-block">官渡金刚宝座塔既浸透着宗教文化的灵光,又洋溢着建筑艺术诗意的魅力,给人以精神陶冶和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官渡“六寺之首”妙湛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后因被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古镇的中央。寺内建有东、西两座13层密檐实心方形砖塔,结构仿大理崇圣寺三塔的主塔式样。</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在金刚塔和双塔之间矗立的古建筑,是古戏台。坐落在两大塔之间的古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当年,这座康熙末年建起的戏楼上演了无数精彩剧目,二楼的戏台需仰视才得以看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破五更霜","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笙鼓送我归",昔日官渡,商贾云集,沉浸在一片丝竹管弦之声中。</span></p> <p class="ql-block">九转花街作为官渡古镇最为热闹的步行街,是官渡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的交汇处。这里汇集了民间手工艺品、民族乐器、民族服饰、民宿客栈、特色旅游商品等各类商业元素,围绕着旅游休闲的各大项目,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氛围的新区域。是昆明人及外地游客旅游休闲的好地方。在这里,不需要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在步行中您可以真切的感受“清明上河图”中的情景:不论文化的、经济的、还是流行的、复古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和谐交融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土主庙大殿体量较大,前廊后厦,穿斗式七檀梁架结构,特别是大殿正面屋檐下的清式九踩四翘如意斗拱,规模宏丽,繁富华美。</p> <p class="ql-block">建议游览线路:官渡古镇牌坊一云子棋院——状元街——法定寺——金刚塔——妙湛寺双塔——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官渡古镇随想</p><p class="ql-block">古镇渡口源渔村,</p><p class="ql-block">历史悠久文化深。</p><p class="ql-block">唐宋明清遗址留,</p><p class="ql-block">塔寺庙宇景观存。</p><p class="ql-block">商贾云集官家渡,</p><p class="ql-block">游人如织民宿邻。</p><p class="ql-block">金刚妙湛相辉映,</p><p class="ql-block">誉满滇中远近闻。</p><p class="ql-block">2024.9.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