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华世纪坛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长安街延长线上,东侧是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西侧为中央电视台(塔),北侧有玉渊潭公园,南广场深远敞亮,在临长安街端有世纪圣火长明。</p><p class="ql-block"> 中华世纪坛造型是个大日晷,它上面的指针直销云天,远远望去,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中华世纪坛简介</p><p class="ql-block">——千年纪念,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中华世纪坛是中国人民迎接新千年、新世纪的标志性纪念建筑,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巧妙结合,是集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大型人文景观。建筑本身具有强烈的仪式属性,不仅是千年交替的永恒纪念,立坛之日起即承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祈祷世界和平的重要职能;同时还肩负沉淀、传承、升华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中华故土地图、青铜甬道、主建筑乾体与坤体、56个民族象征性图饰浮雕、中华历史名人雕像等景观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全方位呈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走过的不凡历程和创造的灿烂文化,有助于激发参观者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自建成以来,中华世纪坛承担了大国首都及国际交往间的大量公共文化活动,如:国家级庆典事件、北京市重大节日庆典、世界主题日活动、中国传统节庆活动、中外名人纪念日等,业已成为国家重大公共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是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自2016年来连续五年策划推出的经典品牌项目。展览以“家庭、家教、家风”为核心,通过选取各类家训、家书、传家宝,以图文、实物、文献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来讲述家风故事和优秀家庭事迹,激发参观者对于家风人文价值和时代价值的思考,传播社会正能量,展示家风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世纪圣火</p><p class="ql-block">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輝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环球共享。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p><p class="ql-block"> 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烽火硝姻,江山激昂。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p><p class="ql-block"> 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蕩。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东方。</p><p class="ql-block"> 世纪交汇,万众景仰;共衰盛举,建坛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九年十月</p> <p class="ql-block">中华故土简介</p><p class="ql-block">《中华故土地图》是“华夏文明纽带工程"活动的文化标志物,于2003年2月1日农历春节永久安放在此。其主体部分采</p><p class="ql-block">用了全国34个行政区域最有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地方采集的原质土壤,称之为“五色土”,汇集到北京,经过除菌、防腐和干燥等工艺处理后,分别放入各省、市、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内,以水晶封铸成中国地形图。外框为椭圆形,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好的九个“龙”图腾作为主要元素,表达龙文化的“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镶嵌4颗青、红、白、黑四种颜色的宝石与中心的地图相呼应,表达人民企盼国家统一,安居乐业的愿望。中心以水晶覆盖,整体采用紫铜浮雕,沟槽工艺。</p><p class="ql-block"> 《中华故土地图》的整体设计表达了拥有悠久历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span>脉相连,华夏故土,心手相连的思想,以及经过长期积累,<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潜入生命,积淀于民族精神之中</span>的"厚德载物"的大地文化。</p> <p class="ql-block">站在中华世纪坛观望南广场</p> <p class="ql-block">世纪大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世纪大厅内有一周环形浮雕式壁画,以编年体为序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称为"中华千秋颂"。</p> <p class="ql-block">何以为家-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连续发展五千多年的文明,以"家"为原点的文化认同和传承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向上"慎终追远",向下"生生不已","家"成为联通上下世代的枢纽。"家"不仅是一种社会组织现象,更是一种文化观念和精神观念。"家"是中国社会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支点,还是中国人的心灵归宿与精神依托所在。</p> <p class="ql-block"> 《何以为家﹣﹣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是中华世纪坛"家风文化主题展"系列的继续和延伸,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型探索。展览深入探寻"家"的起源和内涵,从家庭、家教、家风、家园等多个层面展开,全面拓展"家"的维度,以图文叙事和互动体验的形式建立个人与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关系,引发观众对"何以为家"主题的思考和探索,体味家风精神延续千年的无形力量,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做出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1 阖以.家庭</p><p class="ql-block"> 阖,门扇也。"阖有闭合之意,"阖家"即为阖门闭户,逐渐演化成"全家人"的意思。家庭或称个体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以及血缘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最小的社会共同体。每个家庭上或有老,下或有小,又或有其他亲属为其成员,但家庭的主体则是以一对合法夫妇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所谓"有夫有妇,然后为家"。以家为脉络,溯源追本,探索家的源起和历史变迁,领略千年文明社会制度的发展,物质生活的进步与精神文化的丰富,从时空维度感受中国人的家庭观。</p> <p class="ql-block">家的形态-<span style="font-size:18px;">阖以.家庭</span></p><p class="ql-block"> 星罗棋布在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民居,是"中国人的家"。这一个个集聚不同形态、富有独特建筑特色的"家",折射出广袤中华大地鲜明的地域样貌,丰富的民俗风情,平实的烟火气息。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在"家"的庇护下不断繁衍生息,延续流转千年的精神血脉与文化基因。</p> <p class="ql-block">汉字寻根- 阖以.家庭</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先祖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笔一面地契刻成文字。那时的家庭成员之间是什么关系?家中有什么行为规范?</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从字形人手,回到先人造字的历史情境,从传承数千年的汉字象形系统中找到古代生活的蛛丝马迹,窥见先祖生活之一斑,回答事关人类寻根本能的原初性疑问。</p> <p class="ql-block">2 何以.家教</p><p class="ql-block"> 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周易》中的"家人"、"渐"、"节"等卦,便已涉及家庭内容。之后,先秦的礼法,汉代的家法,六朝以后出现的家训、家规、家仪,以及近人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都属家教的范畴。散见于经、史、子、集中的大量有关家教的名言、名篇,传世千年惟妙惟肖展现中国家庭伦理及家庭生活的艺术佳品,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礼仪风范,无不展现了伦理教育和品德教育为核心的中国家庭教育观以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在子孙世代中传递和延续。</p> <p class="ql-block">文以载道- 何以.家教</p><p class="ql-block">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之本在于家教传承,早期由家族内口传不成文的家训家规,逐步形成于文字,进行体系化分篇逐类编撰为整个家族所用,至广泛刊印传播形成社会教育的独特形式。从古至今,卷帙浩繁的家训文本,及家书、童蒙教材、诗文、史籍等虽不是专门的家训著作,但都包含教人处世的劝诚,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厚邻里、勉读书、崇节俭、尚廉洁等家庭伦理和道德观念。</p> <p class="ql-block">以礼立身-何以.家教</p><p class="ql-block"> "不学礼,无以立",学机、婚礼器立身处的根本。"人无礼则不生,那无礼则不成,因无礼则不干。"以礼为我是中国人的传统,"即有达礼"医理医仍是评价是否有家教的标法。"礼"腰范了人与人之间的灵系,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礼"冰通在我们一日的生活中,一年的节日能节气中,一生的各个重要阶表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润物无声-</span> 何以.家教</p><p class="ql-block"> 以艺通心,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艺术精神之一。"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在传统儒家看来,乐(艺术)由心生,乐是人心的写照,艺术的本质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国外在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思想情感。以艺化人,以美育人,将对家的美好期许融入其中,润物无声。</p> <p class="ql-block">3 和以.家风</p><p class="ql-block">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犹如家庭成员间的精神纽带,是道德品质的世代积累和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成为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无论是传承千年因家风鼎盛后代繁衍久长的名门世家,还是近代忠于理想信念、薪火传承的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亦或是弘扬当代家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最美家庭故事,无不展现出好家风在守护个人健康成长、营造幸福家庭环境、推动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和润新风- 和以.家风</p><p class="ql-block"> 寻找"首都最美家庭"活动是由北京市妇联、北京市纪委监委、北京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群众性家庭文明创建活动,旨在选树先进家庭,弘扬优良家风。在新时代"最美家庭"事迹中,有的传承红色家风,秉持爱党爱国家训;有的自觉践行移风易俗,树立勤廉持家风尚;有的以书香润家,播撒读书立人理念。这些"最美家庭"构建起新时代向上向善的精神坐标系,向全社会传递了扬家风、传美德、正心术、端人品的清风正气,在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优良家风、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p> <p class="ql-block">信仰薪传-和以.家风</p><p class="ql-block"> 家国情怀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无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争时期的革命先驱,还是当代基层普通党员,始终以爱国爱家、追寻理想的家国情怀为内核,以恪守纪律、大公无私的政治品格为基石,以律己修身、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为精髓,以从严治家、励志传承的历史责任为根本,形成共产党人治家修身的精神谱系,并把这些崇高的信念与深切的情怀,沉淀到对后辈的言传身教之中,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4 合以.家园</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对"家"的概念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情感认同,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从小家到大家,从家族繁衍到族群凝聚,从民族融合到国家认同,从家国一体到放眼天下,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欣赏和尊重,从而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致力于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美丽"家园"而努力。</p> <p class="ql-block">福建承启楼</p><p class="ql-block">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p><p class="ql-block">楼中楼来天外天,住上人口近一千;阴阳八卦布其间,天地人楼和为先。</p><p class="ql-block"> 王其钧/绘</p><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是一种供人们聚族而居的大型住宅,位于福建省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是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家圆形土楼,被称为"家族之城"。</p><p class="ql-block"> 楼的布局为四环加院落的形式,最外环是一座高四层的楼房,向内第二环高两层,第三环高一层,最内环是回廊形式,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p> <p class="ql-block">和谐共融- 合以.家园</p><p class="ql-block">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井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于是才能够长久合和、根深叶茂。</p> <p class="ql-block">眉山苏士-苏东坡</p><p class="ql-block">行正大之言,以迈往之气。</p> <p class="ql-block">《庭训》</p><p class="ql-block"> 《论语》中记载,孔子看见经过庭院的儿子孔鲤,问他"学诗乎""学礼乎",又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后世把孔子在庭院中对儿子的教诲称为"庭训",这可以说是孔门最早的家训。此后,孔氏后裔诗礼传家,名人辈出。万历十一年,第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贤制定了《孔氏祖训箴规》,《箴规》共11条,涵盖了各阶层族人为人处世的生活准则,强调"崇儒重道,好礼重德"等孔门传统,要求子孙"父慈子孝""读书明理""克己奉公"。</p> <p class="ql-block">彭湃</p><p class="ql-block">赤子初心,薪火传承。</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邓颖超家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蔡畅</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留给他们的是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好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一曼</p><p class="ql-block">深沉母爱,与国与家。</p> <p class="ql-block">焦裕禄</p><p class="ql-block">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才是真正的丢人。</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会梁氏-</span> 梁启超</p><p class="ql-block">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p><p class="ql-block"> 1927年5月26日,梁启超在给孩子们的家书中写道:"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梁启超的九个子女,有七个曾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学贯中西,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完全有条件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享受优厚的物质待遇。但是,他们无一人留居国外,都是学成后即刻回国,与祖国共忧患。</p> <p class="ql-block">九子才俊</p><p class="ql-block">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梁思庄,图书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四子梁思达,经济学家,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三女梁思懿,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五子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吴越钱氏-<span style="font-size:18px;">钱缪</span></p><p class="ql-block">利在一身勿谋也。</p><p class="ql-block">利在天下者必谋之。</p><p class="ql-block"> 钱王原名钱镠,他创建了吴越国,他在任期间,重视农业,也发展商业,奠定了上有天堂,下有“丝杭”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更可贵的是他非常重视教育,他的教育理念堪比现在。他告诫子孙:“爱子莫如教子,教子读书第一义。”</p><p class="ql-block"> 他的这一家训被代代相传,所以钱氏子孙中人才辈出,除了钱学森、钱传长、钱三强三位科学院士外,还有钱穆、钱钟书、钱玄同等。</p> <p class="ql-block"> 所以,钱氏一门祖祖辈辈也出了不少人才,钱伟长的父亲钱穆是国学大师。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不仅是思想和文学大家,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不仅是一位文史专家,还是爱国的革命人士。除此之外还有文学大家钱钟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钱永健,水利学家钱正英,军界活跃人物钱其琛,革命人士钱壮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琅琊王氏-王羲之</span></p><p class="ql-block">执事有恪 厥功为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管仲</p><p class="ql-block">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p><p class="ql-block">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p> <p class="ql-block">老子</p><p class="ql-block">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p><p class="ql-block">金玉满堂,莫之能守。</p><p class="ql-block">富贵而骄,自遗其咎。</p> <p class="ql-block">孔子</p><p class="ql-block">德不孤 ,必有邻。</p><p class="ql-block">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p> <p class="ql-block">孙子</p><p class="ql-block">將者,智、信、仁、勇、严也。</p><p class="ql-block">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p> <p class="ql-block">屈原</p><p class="ql-block">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p> <p class="ql-block">李冰</p><p class="ql-block">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一一(清)吴文锡[都江堰]</p><p class="ql-block">啮山喷怒雪,垒石卧寒云。禹绩真堪补,双流此地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一(清)吕元亮的《都江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司马迁</span></p><p class="ql-block">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p><p class="ql-block">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p> <p class="ql-block">张衡</p><p class="ql-block">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p><p class="ql-block">流长则难竭,柢深则难朽。</p> <p class="ql-block">蔡伦</p><p class="ql-block">伦有才学,尽心敦慎。</p><p class="ql-block">数犯严颜,匡弼得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義之</p><p class="ql-block">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于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p><p class="ql-block">-﹣琅琊王氏《训子孙遗》</p> <p class="ql-block">祖冲之</p><p class="ql-block">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浮词虚贬,窃非所俱。</p><p class="ql-block">迟序之数,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p> <p class="ql-block">贾思勰</p><p class="ql-block">力能胜贫,谨能防祸,顺天时,量地利。</p> <p class="ql-block">吴道子</p><p class="ql-block">一笔之中,必有三折。</p><p class="ql-block">一点之墨,墨有数色。</p><p class="ql-block">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p> <p class="ql-block">李白</p><p class="ql-block">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p><p class="ql-block">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p> <p class="ql-block">杜甫</p><p class="ql-block">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p><p class="ql-block">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p> <p class="ql-block">司马光</p><p class="ql-block">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 之帅也。</p><p class="ql-block">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p> <p class="ql-block">毕昇</p><p class="ql-block">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惠及全世界。</p><p class="ql-block">[毕昇精神]就是敢于领先、卓越的首创精神。</p> <p class="ql-block">沈括</p><p class="ql-block">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天下。</p><p class="ql-block">专心致意毕力于其事而后可。</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p><p class="ql-block">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p> <p class="ql-block">关汉卿</p><p class="ql-block">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p><p class="ql-block">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p> <p class="ql-block">黄道婆</p><p class="ql-block"> 乌泥泾庙祀黄婆,标布三林出数多,衣食我民真众母,千秋报赛奏弦歌。</p><p class="ql-block"> --(清)秦荣光</p><p class="ql-block">一梭穿行宇宙,两手织就云裳。</p> <p class="ql-block">李时珍</p><p class="ql-block">窥天地之奧以达造化之极,</p><p class="ql-block">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p> <p class="ql-block">.朱载堉(1536—1611),明太祖九世孙,音乐家、数学家、天文历算家,在他多达百万字的著述中以《乐律全书》最为著名,在西方人眼中他是大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王子。他对文艺的最大贡献是他创建了“十二平均律”,此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故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p><p class="ql-block">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p><p class="ql-block">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p> <p class="ql-block">曹雪芹</p><p class="ql-block">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p><p class="ql-block">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p><p class="ql-block">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p> <p class="ql-block">詹天佑</p><p class="ql-block">学术虽精,道德不足,<span style="font-size:18px;">犹诸筑高屋于流沙之上,稍有震摇,无不倾倒。</span></p><p class="ql-block">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p> <p class="ql-block">齐自石</p><p class="ql-block">欲立艺者,先立人。</p><p class="ql-block">耐得寂寞,百事可做。</p> <p class="ql-block">蔡元培</p><p class="ql-block">囊括大典,网罗众家。</p><p class="ql-block">思想自由,兼容并包。</p><p class="ql-block">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精神世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p> <p class="ql-block">鲁迅</p><p class="ql-block">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p><p class="ql-block">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p><p class="ql-block">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p> <p class="ql-block">马寅初</p><p class="ql-block">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不能言,就更难。</p><p class="ql-block">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已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p> <p class="ql-block">李四光</p><p class="ql-block">我是炎黄子孙,天经地义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体贡献给我敬爱的祖国。</p><p class="ql-block">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p><p class="ql-block">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河山一寸金。</p><p class="ql-block">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p> <p class="ql-block">梅兰芳</p><p class="ql-block">人不光得活着,还得往好里活。活得好,好好活着,活得不害怕。</p><p class="ql-block">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p> <p class="ql-block">徐悲鸣</p><p class="ql-block">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p><p class="ql-block">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走上成功之路,但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去开创。</p> <p class="ql-block">矛盾</p><p class="ql-block">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p><p class="ql-block">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p><p class="ql-block">我唯一可以奉献给祖国的只有我的知识。</p><p class="ql-block">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p> <p class="ql-block">林巧稚</p><p class="ql-block">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告诉我,成功,唯一靠得住的经验就是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p><p class="ql-block">我是中国人,我要和我的事业共存。</p> <p class="ql-block">冼星海</p><p class="ql-block">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的解放胜利,就是要每一个国民贡献他纯洁的爱国之心。</p> <p class="ql-block">华罗庚</p><p class="ql-block">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p><p class="ql-block">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p> <p class="ql-block">邓稼先</p><p class="ql-block">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生在中国,选择从事核事业,选择你。</p><p class="ql-block">未来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做好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征程中,有着每个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为之自豪的丰富精神内涵,有着千百年来耕读传家的儒家文化体系,有着兼容井蓄、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有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深厚底蕴,更有着长期民族融合、共同奋进历程中所形成的血融于水、追求一统的家国观念。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中华民族,继续努力前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p> <p class="ql-block">《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集》《大众篆刻十八讲》首发式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行。展览以“印记北京中轴线”为主题,通过篆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北京老城永定门到钟鼓楼15个核心遗产景观、建筑布局和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面:天坛</p> <p class="ql-block">展览分为序篇、遗产中轴、文脉中轴、活力中轴四个部分。一枚枚精美别致的印章,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让观众在感受大众篆刻艺术无穷魅力的同时,仿佛置身于北京中轴线气势恢宏、秩序井然的空间形态中,近距离体验到了中国传统城市建设中追求天地和谐的文化理念,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共同保护好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面:神乐署</p> <p class="ql-block">印面:三音石</p> <p class="ql-block">印面:大前门</p> <p class="ql-block">站在中华世纪坛北观-玉渊潭公园南门</p> <p class="ql-block">站在中华世纪坛西观-中央电视台塔</p><p class="ql-block"> 北京中央电视塔,高度405米, 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