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走中轴

<p class="ql-block">不久前,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钟鼓楼作为15个遗产构成要素,位列于中轴线的北端👌</p> <p class="ql-block">1980年代初,教育局在钟鼓楼区域、中轴线上修建了两座小红楼,父亲分到一个单元,面积不大,60多平米🍁</p> <p class="ql-block">感谢改革开放,父亲得以“右派”改正回京,我家也得以和钟鼓楼结缘✌</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单元,是父母遮蔽风雨的居所,也承载了我们的温馨快乐。又过了许多年,小红楼仍在,却早已不是父母的家。但沉淀在心底的那些美好,总让我想着“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中秋节,行走在鼓楼、什刹海,混迹于摩肩接踵的游客中,耳边是天南海北的话语,有点熟悉,有点恍惚,也有点不知今夕何年,不知身在何处😂</p> <p class="ql-block">很多年前,我的单位在皇城根,家在北四环。数十个春风夏雨秋月冬雪间,我都是在单位、父母家和自己的家中穿梭往返渡过的🏃</p> <p class="ql-block">每次走过父母家的小红楼,都仿佛看到父亲为我们打开屋门的样子。年逾古稀的父亲一边微笑地抚摸着微微鼓起的将军肚,一边说“又不打招呼就来了,这不是为难我吗?”转眼间,父亲就能像变戏法一样,在桌子上摆满蔬果佳肴🙏</p> <p class="ql-block">某年年三十,我在单位值班,回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从皇城根骑自行车到钟鼓楼,一路鞭炮声声陪伴。快到父母家的时候,一声炮竹巨响在车后,眼前孩子在奔跑,大人在说笑,我的耳朵却一点动静都听不到,瞬间觉得世界好安静😶</p> <p class="ql-block">儿子一岁半时,入托鼓楼脚下的华丰托儿所。托儿所是教育局所办,刚刚入托两个月,连话都说不利落的儿子,竟能说出完整童谣:“新年到,拍手笑,穿新衣,戴新帽,叔叔阿姨新年好”。新衣新帽新年,简单美好👶</p> <p class="ql-block">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家从市中心搬到北四环,儿子需要从西城转学到东城🧚‍♂️</p> <p class="ql-block">跨区转学难度很大,分司厅小学对转学生统考,科目是语文和数学。考试结束,儿子说“数学满分,语文有作文,不知老师能不能给满分”。儿子考试成绩第一,顺利转入新学校,后来儿子也是凭借着自己优异的学业,由小学保送到重点中学。钟鼓楼见证了儿子那稚嫩的童年,那满满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站在高高的钟鼓楼下,看着舞狮的老人,跟着教练练习叠马步的少男少女,画架前的孩童,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看着,就十分美好🌹</p> <p class="ql-block">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