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与恭王府(2024.09.12)

姜昌富

<p class="ql-block">  北京,雍和宫与恭王府打卡必达!</p> <p class="ql-block">  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由主要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的雍和宫。</p><p class="ql-block"> 雍和宫,是17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 </p><p class="ql-block"> 1725年,雍正三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 </p><p class="ql-block"> 1735年,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驾崩,因曾于此停放灵柩,故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了黄色琉璃瓦。 </p><p class="ql-block"> 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 </p><p class="ql-block"> 1744年,乾隆九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其事务,成为了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 </p> <p class="ql-block"> 曾先后作为和珅(清乾隆时期殿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庆王永璘(爱新觉罗永璘是清朝末年的重要皇族大臣,被嘉庆帝封为庆郡王)宅邸的恭王府及花园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前海西沿、什刹海南岸,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p><p class="ql-block"> 1851年,清咸丰元年,恭亲王奕訢(清末政治家,道光帝第六子,自幼与咸丰帝奕詝一同成长,深受道光帝宠爱,道光帝死后,根据其遗诏被封为恭亲王)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而得来。</p><p class="ql-block"> 园区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p><p class="ql-block"> 其花园位于王府后,又名萃锦园,建于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p><p class="ql-block"> </p>